看了崔允漷老师的的文章《新一轮义务教育课标的修订,即将带来哪些教学上的变革?》之后,内心百感交集。首先我愿意去研究新的课标,我也坚信方向一定是对的。但是我感觉,大部分老师落实起来困难重重。没有配套的措施,做起来挺难。讲公开课按照新标准来讲,一定可以。公开课有足够的时间,公开课多少有些表演的性质,公开课多数是由团队进行备课的,所以公开课一定能展现新课程标准的理想状态。但是现实生活中我觉得困难重重。随便说几个例子。
一、存在归因错误
表面上看起来是老师不做实验,实际上可能存在很多现实的困难。比如做实验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学校没有这笔钱做实验,自然就不做。老师担心实验安全,自然也不愿意做。有的实验,课本上的数据和老师做出来的数据不相同,一个是在实验室做的,一个是在教室做的,效果自然不一样。老师也不敢给学生做,害怕学生考试的时候出错。这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钱和责任的问题,是理论和现实的问题。没有配套措施谈改革,改革成果就只能体现在公开课上。毕竟修订标准的专家,只有专业技术,没有用人拨款的权限。
二、因材施教,顶多做到培优辅差
因材施教,是努力的方向,但是过于理想。老师解决学生的问题,大体思路是这样的:
老师先在教学中尽量解决全班大部分同学的问题,然后解决小部分同学的问题,最后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就这3步,能做到的,就已经是特别优秀的老师了。因材施教,看起来是一人一方法,其实顶多算培优辅差。真正有条件做到因材施教的是辅导班和家庭教育。但现在开始了双减。不但辅导班被砍掉,而且中考的录取率也只有是50%。低录取率,会让“辅差”的效率会越来越低。学困生很难提高成绩,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会大打折扣。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很多都可能会被老师忽视。考不上好大学的学生,老师也不会多花时间。这是现实。我高一的时候成绩倒数,三好学生投票,我只得了两票。我高二的时候成绩前10名,老师安排了4个课代表。理论上,哪位同学差,哪位同学需要老师的帮助。实际上,成绩好的同学,老师的关注才会更多。我花了很多的时间辅差,只能帮助学生养成习惯,改善方法,但是却难以提高成绩。老师花了很多时间,学生素养有了提高,但是成绩不好,依然去了技校,学生和老师的努力不是仍然被无视么?
三、考法不改,教法难改
大部分老师的备课逻辑应该是这样子的。先去看怎么考,再考虑怎么教,最后思考怎么学。因为中高考看考试成绩,老师的业务水平也要依靠成绩。所以老师的出发点并不是学生的学,而是考试的考。从考点出发确定目标,从考法出发讲教法和学法。大单元设计,有研究意识的老师,一定会认真落实的。讲公开课的老师,也一定会抓住这个机遇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概率还是会一课一课的讲,一段一段的讲。因为考试还是一课一课的考,一个词一个词的考。初四毕业班,半年要学习一年的内容,时间紧任务重。老师说,凡是不考的都可以不讲。学生说,凡是不考的都可以不学。在时间紧任务多的情况之下,考试内容以外的东西都不叫内容。
四、不是“案”的问题,是效率的问题。手写的学历案注定会造假。
学历案,明明就是一个排序的学生笔记,非要造一个新词。现在市场上,《课堂直播》30块钱左右,便宜点儿的语文笔记5块钱左右,这并不是一个新东西。新课程标准一出,这种体现学习过程的东西,肯定大卖。
学历案和教案并不冲突。教案解决的是教法的问题,学历案解决的是学法的问题。教法和学法都重要,但是考法最现实。通过这个内容可以看出来,老师以后不仅要写教案,还要写学历案。这东西虽然很美好,但是还是会沦为形式主义。老师手写的教案,大部分都是为领导检查而做的。学历案也肯定会沦为形式的东西。因为注定要检查,所以一定是手写,所以它最终的命运就是形式。教育改革从来不缺新名词,但是不切实际的东西,从来都没有结果。
学历案,对于老师来讲根本不是困难,困难的是手写,因为没时间。老师们的教案大部分都是手写。不管你的内容多么符合学生的实际,不管你的备课方法效率多么高,只要你不是手写的,就一定不合格。不管你的内容多么不符合实际,不管你的教案效率多么低,只要你是手写的,字好看,就一定是优秀。你想用电脑高效备课,不可能,打印出来的教案都不符合检查规定。学历案,很美好,但是只要全国推开,手写学历案,不出一天,就开始造假。
对于一线老师而言,解决学生的考试难题,就已经是要倾其所有了。因为每个老师都要分担学科外的很多事情。大部分老师都认为教学是副业。只有站在讲台上的那两节课才能让自己轻松一点。如果课程标准,不愿意考虑老师的课后服务,午餐值班,晚自习,家访,迎评迎检,学习强国,培优辅差,学校宣传,疫苗接种,app,公众号,接龙,线上线下学习等诸多实际,这绝对很难解决。
新的课程标准,我一定会努力去践行。它给了一个方案,我也很乐意去研究。但是这个东西是否能落地生根,很难讲。分数,决定资源分配,不出分数的老师根本无法立足。
很多东西都是让老师左右为难。工作多任务重,本来应该提高效率,但是用手写来降低效率,只是为了方便检查。做实验很对,但是没有拨款配套。只有要求,但不满足需求。增质提效很对,但是不但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占了一半以上,中考录取率也降低了。我会在我的班级里面力所能及的去践行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但是我觉得,老师们关上门,大概率还是会,考什么就教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