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费尔明娜和弗洛伦蒂诺在年轻的时候相爱,但是由于费尔明娜父亲的反对及阶级的不同,最终放弃了弗洛伦蒂诺,选择和当地很有名望的医生乌尔比诺结婚。弗洛伦蒂诺秉持着坚定的信念苦苦等待了费尔明娜半个世纪,直到乌尔比诺去世,两个人在暮年才得以相守的故事。
这部小说几乎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那么自相矛盾却又合情合理,那么悲伤却又充满着狂喜,那么苍老无助,却又在某个瞬间,永远年轻,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
书中马尔克斯从容不迫地描述热恋的急迫,失恋的痛苦,婚外情的惊慌失措,夫妻间共生般的相互依存,露水情缘的美妙和空虚,忘年之恋的深沉暗涌……死亡和绝望穿插其间,竟也是被慢条斯理的调调娓娓道来,有时候像缓缓落下的一记闷锤,而在你伤感震惊之际,它并不趁机加大火力推波助澜,而是仍然不厌其烦地用琐碎而真实的细节,把故事往前推——这多么像生活本身。
等了半个世纪的爱情 — 费尔明娜和弗洛伦蒂诺
我觉得,真正朴实深刻的爱情,不是两个人从一开始就彼此相爱(这太幸运了),并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一起;而是两个人彼此充满疑虑,难以确认彼此之间是不是爱情,反反复复叩问内心,累积漫长的时间和无穷的事件,甚至要等到生命之烛燃烧殆尽时才得以印证。前者是偶像剧,后者根本拍不成电影。
少女费尔明娜一度对弗洛伦蒂诺爱的死去活来,某一天在逛街时遇到了他,她偶然的一个念头、一瞥目光,就把曾经的少女情怀消解的一干二净,立刻把热恋中的弗洛伦蒂诺扔进了垃圾箱,她在心里说“上帝呀!可怜的人!”摧毁爱情的有时候不是拒绝,而是怜悯。当你看清楚那个你曾魂牵梦绕的人既不是你想象中的样子,相见的场景也从未如电影或书籍中曾描写的那般。原来那是个普通的人,不是神,甚至连一个梦也不是。
所以,也有人说,老年的费尔明娜爱上的弗洛伦蒂诺,只是生命中出现的另一个老头子,和那些老年之后需要找个伴侣相互照顾才生活在一起的人没有什么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个年轻的弗洛伦蒂诺的确已经消逝了,老年的他几乎就是另外一个人。但是,费尔明娜在老去之后接受了他,又的的确确和她记忆中他的感觉、味道、记忆等有深刻的关系。她爱上的是同一个人,也不再是同一个人。对此,我持赞同观点。
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爱你 — 费尔明娜和乌尔比诺
乌尔比诺医生和费尔明娜的婚姻相对就简单的多,他俩新婚燕尔,马尔克斯写道:“在这个一直谈到天亮的第一个夜晚,他们什么都谈,就是没有谈到爱,永远也不会谈到它的。但是从以后的情况看,在这方面两个人谁也没有搞错过。”能在一起谈论爱,毫不羞耻毫无遮掩也绝非逢场作戏的谈论彼此的爱,这其实是不容易的事情,但这对夫妻没有。
多年之后乌尔比诺医生临死时“用她在半个世纪的共同生活中从未见过的明亮,伤心和感激的目光,最后朝她看了一眼,用尽最后的气力说出了一句话:只有上帝知道我是多么爱你。”
在我看来,这就好比说:只有天知道我有多爱你,所以我爱你吗?谁知道呢。
这个婚姻的一头一尾,足以证明其中没有爱。
但是,这类普通婚姻的吊诡之处在于,尽管费尔明娜不爱医生,却仍然会选择他,照样在年轻的时候和他通宵达旦热烈的做爱,和他一起跨国海洋去蜜月旅行,到世界之都巴黎去见人看世界,和他生了一堆的孩子,并姿态高雅地转入家庭生活,努力维持,相夫教子。
这是个足够圆满的婚姻——很多年轻人其实并不理解,没有爱照样可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当然更多人看来这就是爱,或者说这是升华成亲情的爱,甚至是比爱本身要博大厚重的生活的本质。
所以,什么是爱情?
爱情的定义太复杂了,是一个感性且多变的概念,任何形式化的定义都可以是有失偏颇的矫情,每个人在读这本书时都有自己的体悟,我的选择是爱情仅存在一瞬间,短暂而美好,剩下的时间都不过是两个人在努力认定和验证那个瞬间的美好。
真正的爱情不一定要相守一生,真正嫁给爱情的人微乎其微。
但请一定要相信爱情!
书中经典语录
※人不是从娘胎里出来就一成不变的,相反,生活会逼迫他一次又一次地脱胎换骨。
※趁年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尽力去尝遍所有痛苦,这种事可不是一辈子什么时候都会遇到的。
※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
※心灵的爱情在腰部以上,肉体的爱情在腰部往下。
※回忆总是会抹去坏的,夸大好的,也正是由于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重负。
※谁也别妄图当生活的老师。
※世俗的好处: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但它们终究不是爱情。
※真正的爱情需要什么?需要两个人在一起是轻松快乐的,没有压力。
※易得的幸福无法持久,这点体会更多地是源自教训而非经验。
※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
——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