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要有有自己的思考,请从以下三方面提高认识:
一、树立新发展理念
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共享。体现了社会对公民的总要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细读每个关键词,思考当下教育,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正确的质量观和正确的人才观。
比如在“双减”政策下,我们怎样做、怎么减?减什么?减少机械、重复、惩罚性的作业。科学的设计、布置能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作业,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要深入的研读教材,还要对一些练习题进行筛选、甄别,重新设计等等。
二、立足变革时代,勇于改革
在统编教材的使用和“双减”政策下的教学,绝对不是按照老常规、老思路进行。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立足变革潮头,勇于改革。
例如教研部门指导老师不再是听课、评课那么简单,还要从指导老师命题、作业设置、考试安排。进一步探究作业与考试的价值等等。
三、放大格局,突破思维限度
即走到教学、教研的最前沿,接受新的思想,寻求新的方法,跳出思维局限和认知的上限。
比如思考:“双减”怎么做才能保证质量?不能从常规意义上讲,从量上减少学生的作业,质上没有任何的提高,最终教学的质量可想而知。
今后的教研工作要不断地与老师交流,与求同事相助,在行进中找到突破口,寻求新路径。
力求做有个性,有特色,有价值的教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