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撞上幸福》(stumbling on happiness)一书围绕幸福的话题,剥开我们追求幸福这一现象的表皮,结合严密的逻辑和科学的实验,探讨传统的幸福观存在的疑点,并带给我们关于幸福的全新认知。对于我来说 遇到这本书是一种幸运。现在,幸福的接力棒到你啦~
图片来自网络01 整天为未来忙碌的你撞上幸福了吗?
读到这本书,我不禁开始思考:你以为的“追求幸福的方式”真的会带来“幸福”吗?
以我自己为例,自在学校读了近二十年书后,毕业进入职场已四年有余,期间我已结婚并有了自己的宝宝。我以为,毕业不到五年,我的首要工作是保持学习的状态以获得持续职场竞争力,以为努力工作可以获取更多的收入后能给家人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经济保障。所以,很多个下班后到十点的时间,我没有陪伴家人看电视,而是选择自己看书充电。在陪伴孩子玩耍和哄睡后,精力有余时仍继续读书(主要是电子书)。为此,先生多次提醒我注意眼睛和身体,建议我下班后放松下来,不要因为工作太累。而我,以前是几乎听不进去的。
按照书中的观点,我就是“被自己关于幸福的愿景所驱动着”。我追求的幸福,就是“家庭收入提高会提升家人的家庭生活质量”,而所谓的“生活质量”的效用主要通过收入衡量。实在“俗不可耐”!
02 世俗的幸福观为何得以广泛传播?
可是,为什么大家都沿着既有的轨道忙着追求幸福呢?
书中通过系列实验和实例,阐述了这些错误举动产生的原因。幸福的传统智慧,包括“金钱能够带来幸福”、“孩子能够带来幸福”等,之所以能代代因袭,不是因为它们正确,而是“因为这些观念能够确保人们所依托的社会系统可以延续下去”,是因为某种惯性做出的选择。
作者用诸多实例证明,观点得以广泛传播,不一定是因为信息的正确性,也可能是信息像病毒一样自带超级复制的能力。看到这里,不免细思极恐。
03 哪些因素影响我们想象幸福的未来?
关于对未来的预测,有两种可选的方法。
第一种是借助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变幻莫测的想象力做时间旅行。
第二种是找一个正在经历我们想象的那种体验的人,问问他们现在的感觉。即从他人的相似经验中学习。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种方案,即从自身的经验中学习。其前提是,我们必须得准确地记忆它们。
可是,吉尔伯特说,类似视觉会产生错觉,人类的记忆不总是可靠的,它会受诸多因素影响。
此外,人的想象也是不可靠的。首先,它会随意添加或者遗漏重要的信息;其次,对自己未来的想象只是今天认知的投射;第三,一旦事情发生了,因为未来偏好和趣味的不同,你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即事情的发生和看法的不确定性。
既然想象不可靠,我们仍可以选择第二种方法即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
科学实验证明,第二种即依据他人的经验做出的预测要准确得多,可实际中大部分人选择后者。
可惜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是特别的个体并认为自己的精神世界与众不同,我们常常会抵制那些本来能够从他人经验中学到的智慧,即追求让我们固执己见。
是什么造成这种认知偏见呢?
在本书中,吉尔伯特提到,我们“认为自己特别 ”的内在原因包括以下三点:
其一,我们通过监控“自己头脑中的意识流和感觉流 ”(内在)认识自己,而通过“其语言和行为”(外在)来了解他人。
其二,我们珍视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觉得自己与别人的有差异性会使得自己感觉良好。
其三,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我们更关注个体间的不同,因而在“个体相似性”的大背景下,“为数不多的一些相对不太重要的个体差异反而被凸显出来了 ”。
04 绘制寻找幸福的地图
由第三部分的讨论,我们可以找到获取幸福的一些线索。
首先,当有想法时,请记录下来,因为烂笔头才有相对靠谱的记忆。
其次,记录当前的偏好、目标及任务,不断升级认知水平,并结合长期目标和短期任务做动态调整,即对关于未来的想象(或未来生活规划)进行目标管理。
再次,要诚心接受“个体间的相似性多于差异性”这一事实,放下因差异性产生的自我良好感觉,并学会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言行,以便较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经历。
最后,锻炼敏锐的感官,随时捕捉当下的幸福。感受幸福,从心开始。
正如古典老师在导读里说的:
幸福其实不是一种希望,而是一种能力,现在就可以练,而且现在就应该练。
当下即道场,其实幸福本无须等待。那些让我们温暖的东西,不在远处,不在高处,而在我们内心深处。
05 写在最后
这是一本讨论关于幸福的科学认知的书籍,这是一封“未来的你”写给你的忠告。
借用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古典老师的导读,即
近年来关于身心灵与幸福的书籍,大抵能分成三类:
灵性类、技术类和知识类。灵性类全是态度却缺乏为什么,如《秘密》、《遇见未知的自己》;
技术类则多技术轻原理,如《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做你自己》等。
而第三类书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中间环节,比如说《幸福的方法》和眼前这本书:对于态度,你能看到背后的为什么,只有知道了为什么,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技术。
我是雪夜闻笛,在写作的路上,愿我们一同精进!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