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山海经》原文学习之十二

《山海经》原文学习之十二

作者: 坐看云起时wjh | 来源:发表于2023-07-15 06:42 被阅读0次

又北二百里,曰丹熏之山。其上多樗(chū)(1)柏,其草多韭薤(xiè)(2),多丹雘(huò)。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棠水。有兽焉,其状如鼠,而菟(tù)首麋(mí)身(3),其音如獆(4)犬,以其尾飞,名曰耳鼠,食之不(cǎi)(5),又可以御百毒。

【注释】

(1)樗:臭椿树。(2)薤:草本植物,鳞茎和嫩叶可作为食物。(3)菟首麋身:学者考证应为“兔首麋耳”,这个说法更符合文意。(4)獆:通“嗥”。(5):一种腹部肿胀的鼓胀病。

【译文】

(虢山的山尾)再往北二百里,坐落着丹熏山。丹熏山上长着茂密的臭椿树和柏树,山上的草本植物中,以野韭菜和野薤菜最多,还盛产丹雘。熏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棠水。丹熏山中活动着一种野兽,它外形像一般的老鼠,却长着兔子的脑袋和麋鹿的耳朵。它发出的声音如同狗的嗥叫,并且它用尾巴飞行,人们称之为耳鼠。人吃了它的肉,不仅不会生鼓胀病,还可以避百毒之害。

又北百一十里,曰边春之山。多葱(1)、葵、韭、桃、李。杠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2)身,善(3)笑,见人则卧(4),名曰幽鴳(yàn),其鸣自呼。

【注释】

(1)葱:山葱,一种野菜。(2)文:通“纹”。(3)善:喜欢。(4)卧:躺卧、卧倒假睡。

【译文】

(石者山)再往北一百一十里,坐落着边春山。边春山上到处是野葱、葵菜、韭菜、野桃树、李树。杠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泑泽。边春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身上满是花纹。它喜欢嬉笑,一看见人就躺卧假装睡着,人们称之为幽鴳,它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又北二百里,曰蔓联之山。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有鬣(liè)(1),牛尾、文臂、马蹄,见人则呼,名曰足訾(zī),其鸣自呼。有鸟焉,群居而朋飞(2),其毛如雌雉,名曰(jiāo)(3),其鸣自呼,食之已风(4)。

【注释】

(1)鬣:某些动物脖颈上又长又密的毛。(2)朋飞:结伴飞翔。(3):古代一种鸟儿,也有人认为是鸬鹚一类的。(4)风:我国中医中所指的癫狂病。

【译文】

(边春山)再往北二百里,坐落着蔓联山。蔓联山上不生长花草树木。蔓联山中生活着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但长着鬣毛。这种野兽还有牛尾般的尾巴、长满花纹的双臂以及马蹄般的蹄子。它一看见人就呼叫,人们称它为足訾,它叫的声音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蔓联山中又有一种禽鸟,它们喜欢成群栖息,喜欢结队飞行。这种鸟的尾巴与雌野鸡相似,人们称它为。它的叫声便是它自身名称的读音,人吃了它的肉能治好风痹病。

又北八百里,曰单张之山。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犍(jiān),善咤(1),行则衔(2)其尾,居则蟠其尾。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鵺(yè),食之已嗌(yì)痛,可以已痸(chì)(3)。栎(lì)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杠水。

【注释】

(1)咤:怒吼、大声吼叫。(2)衔:含着、叼着。(3)痸:痴呆病。

【译文】

(蔓联山)再往北一百八十里,坐落着单张山。单张山上不生长花草树木。有一种野兽活动在单张山中,它的外形像豹子,但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它还长着人一样的脑袋和牛耳样的耳朵。它只有一只眼睛,人们称其为诸犍。诸犍喜欢吼叫,它行走时会用嘴衔着尾巴,卧睡时就将尾巴盘蜷起来。单张山中还栖息着一种禽鸟,它的外形像野鸡,长着满是花纹的脑袋、白色的翅膀以及黄色的脚爪,人们称它为白鵺。吃了白鵺的肉,人们能治好咽喉疼痛的病,还可以治愈疯癫病。栎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杠水。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灌题之山,其上多樗、柘(zhè)(1),其下多流沙,多砥。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訆(2),名曰那父。有鸟焉,其状如雌雉而人面,见人则跃,名曰竦(sǒng)斯,其鸣自呼也。匠韩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其中多磁石(3)。

【注释】

(1)柘:一种贵重木料。(2)訆:同“叫”,大呼。(3)磁石:吸铁石,一种天然矿物。

【译文】

(单张山)再往北三百二十里,坐落着灌题山。灌题山上生长着茂密的臭椿树和柘树,而山下则到处是流沙,此外还出产很多磨石。灌题山中有一种野兽,外形像普通的牛,但尾巴却是白色的,它发出的声音如同人在高声呼唤,人们称它为那父。灌题山中还栖息着一种禽鸟,它的外形像雌性野鸡,却长着一副人脸。这种鸟儿一看见人就跳跃,人们称之为竦斯。竦斯的叫声便是它自己名字的读音。匠韩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泑泽,匠韩水中出产大量的磁铁石。

又北二百里,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楛,其阳多玉,其阴多铁。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1)生毛,或曰旄(máo)(2)牛。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栎泽。

【注释】

(1)四节:节,骨节、关节,这里引申为四肢。(2)旄:即“牦”,牦牛。

【译文】

(灌题山)再往北二百里,有座山叫潘侯山。潘侯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松树和柏树,其山下则生长着茂密的榛树和楛树。潘侯山南蕴藏着丰富的玉石,而其山北则蕴藏着丰富的铁矿。潘侯山中活动着一种野兽,它形状像牛,但四肢关节上都有长长的毛,人们称它为旄牛。边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栎泽。

相关文章

  • 《山海经》原文译文——《中山经》之十二

    原文: 中次十二经洞庭山首,曰篇遇之山,无草木,多黄金。 又东南五十里,曰云山,无草木。有桂竹,甚毒,伤人必死。其...

  • 论语学习(五十二)- 原文

    (六)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 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The...

  • 山海经之幽都之山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二百八十二:幽都之山 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了一座山: 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

  • 山海经之碣石之山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四百一十二:碣石之山 山海经北山经北次三经中记载了一座山: 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

  •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二百四十二:轩辕之丘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二百四十二:轩辕之丘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8年10月12日 山海经西山经西次四经中记载了...

  • 山海经之脩辟之鱼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三百六十二:脩辟之鱼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8年12月10日 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六经中记载了...

  • 第十二课 古诗文:读山海经

    第十二课 读读《读<山海经>》 《读山海经》十三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首篇为序诗,后十二首从《山海经...

  • 山海经之玄鸟(二)

    山海经之玄鸟(二) 山海经之玄鸟 来自专栏山海经破解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五百五十三:玄鸟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

  • 山海经之柜格之松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三百八十二:柜格之松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8年12月12日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了一种植...

  • 小大由之,知和而和

    《论语》学习之101202 学而篇第十二章的后半部分。 【原文】“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海经》原文学习之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pb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