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西班牙作者塞万提斯说:“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
晚上看了几段易中天对话王立群的视频,很精彩,内容很丰富,让人感触很深。
虽然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对于残酷的现实生活来说,过于狭隘、呆板、迂腐。但话又说回来,从书中了解历史,从历史中了解人性,从人性中明觉明悟,借前车之鉴,少走弯路,自然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
常言道,才财不可兼得,而实际上,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人,当然是凤毛麟角。
王立群说,人有五种类型,并例举了五种类型。当知名学者易中天问他,他属于哪一种的时候,王立群坦言,自己是属于第一种琢磨事的人。他还说,当做到第五种,既琢磨事,又琢磨人,又琢钱的,那就真了不得了!大家看看,自己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人。
第一种人:琢磨事的人
在这里,琢磨事的人,指做事的人。比喻一个人事业心很强,尽心尽力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把事情做好。比如公司CEO要想尽办法让公司越办越好,把事业做大,能够让公司走得越来越好,员工们也跟着享受到更好的福利。这样的人,就属于事业心强的人,一门心思都扑到事业上的人。当然,现实中,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一种人,是那种想尽力把事情做好,自己从中有所收获,生活能够过得更加幸福。
第二种人:琢磨人的人
在这里,琢磨人的人,指做领导或做官的人。
做官的人,就是管人的,所以就要琢磨该怎样把人琢磨透,好对症下药的管住那些人。当官也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情,管人当然比管事要难得多。做事更多下得死功夫,而管人更多的是下得活功夫。当然更加费脑子,费心力,掌握每个人的性情,每个人的长处,扬长避短的让他们各自发挥能量,做到人尽其才,那才是管人管到了精致之处。
第三种人:琢磨钱的人
在这里,琢磨钱的人,指想发财的。
想发财的人自然是一门心思都在生意上面,本钱多少,利多少,多少盈利,有没有可能会赊本等等。当然这个年代是想发财的人比较多,都在想着能够运气好一些,发财之路上顺一些。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还是奉劝各位,走正道,得正财,财源来历清白,才是属于自己的财产。
第四种人:琢磨事与人的人
在这里琢磨事与人的那种类型的人,就是指又想管事,又想管人,这样的人就很厉害了。
一个人能把事情做好,再把人管好,那还真的不简单。那么,这个人,是那种很典型的成功人士,既有劳心的能力,又有劳力的体力,能做到这一步,实在不简单。
第五种人:琢磨事、人、钱的人
这个第五种人就更厉害了,那就是既要事情做得好,还要官做得服人心,还要钱挣得合情理。
大家可还记得红顶商人胡雪岩,人家就是这么一个狠的角色。他既是一个名扬四海的一个慈善家,又是一个事业做得顺风顺水的商人,还是一个名震朝野的红顶商人。这样的人,才是万里挑一的人才。能够成此大器之材,必是经历过寒冬的腊梅,香自苦寒来。又是一个历经人世沧桑,阅历非凡,思想非凡,成果非凡之人。
从历史中总结出这五种类型的人,任何一种,不论是做事的还是想发财的,只要能做好其中一项,就非常的不简单。而如果能发愿做第五种类型之人,必是大有抱负之人。这样的人,也定是一位吃大苦耐大劳者。
荀子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经过无数个时代却始终没有改变的东西,才能作为纵贯古今的“道”而存在。什么是这样的东西呢?那就是人性,就是良知。
要改变世界,只能从改变人心开始。要成就大事业,也一定要了解人性、掌握人性。只有人心变了,世界才能改变。
历史是追求真实之道的学问,只有从真实出发才能提炼出真实的道理,也唯有“真”才能打动人心,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