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想法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

作者: 芙蓉里的萤火虫 | 来源:发表于2016-10-13 16:57 被阅读0次
    /1/

    这是美好的时代,我们不用再为温饱发愁,也不用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拿着粮票、布票去供销社排长龙,很多时候甚至都不需要出门购物,只需在手机APP里下订单,隔天甚至当天就能送货上门,这是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可以吃到泰国的榴莲与椰汁,穿上美国的衣服,敷上韩国的面膜,喝上巴西的热可可,至少在物质上,我们过上了前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但,有多少人能自信地大声宣告自己很满足现有的生活?

    人的欲望总是大于能满足其欲望的资源,我们需求的结构总在不断升级,需要永远得不到彻底的满足,比如女人总觉得自己的衣柜里还少件衣服,某天女人得到梦寐以求的新衣服时,可能会有短暂的满足,但过不了多久,她又会觉得自己衣柜里的衣服不够穿了,这就陷入了经济学中“稀缺—丰裕—再稀缺”的怪圈。

    “稀缺”是经济学里的核心概念,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行为经济学家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在他关于稀缺的著作中,将直观的感受提升到了理论的高度,提出了稀缺会导致认知障碍的观点,稀缺会俘获一个人的大脑,使他过于关注稀缺的对象而失去正常的判断力,而我们的心智带宽是有限的,过于关注稀缺会使我们忽略其他重要的事情,这是一种“稀缺心态”。

    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们很大程度上的关注对象是赚钱的多寡,即过于关注的稀缺对象是金钱,由塞德希尔穆来纳森的稀缺理论我们可以知道,过度的关注金钱会使我们忽略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事情,比如会因为项目紧急一再推延去医院体检的时间,以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比如会因为要陪客户吃饭取消了去游乐场的行程,以致错过了与小孩温馨的亲子时光,还有,你还记得你上次拿起一本书认真阅读是什么时候吗?

    所以,为钱奔忙成了很多人生活的主旋律,忙得牺牲了健康、家庭与爱好,我们只剩下骨架,缺失了灵与肉。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过:人生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我想要的;另一种是得到了我所要的。”没得到想要的东西时焦虑,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时无趣,不管得到还是没有得到,得到部分还是全部,我们终归得不到心里的宁静,角逐的过程给了我们有一种充实的假象,一旦停下来,我们就会陷入恐慌,不仅害怕失去未来,也害怕失去现在。

    /2/

    古龙曾说:人在江湖,生不由己。

    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浮躁的社会给了我们膨胀的欲望,我却用它找不到希望的出口。

    你喜欢这样的你自己吗?在丰裕得过剩的物质面前,感受不到多少幸福与尊严,而是焦虑与恐惧更多一点,想要的很多,却搞不清楚自己最最需要的是什么?

    你想要一直这样浮躁下去吗?没有谁能解救你,唯有你自己。人生是一趟永不回头的单程车,我们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重视过程,不能因为急匆匆地赶路,而错过沿途的风景,比如每个人最终的归宿是死亡,但是我们不能一出生就着急地赶向死亡,而不去体会人性的可爱。

    /3/

    我们总想要更多。

    别人住大房子,我们想要;别人开好车,我们想要;别人穿漂亮衣服,我们想要;别人有高薪的工作,我们想要。只要是光鲜亮丽的,我们都想要。

    但是,你有没有停下来仔细想过?

    你凭什么会拥有所以你想拥有的?

    你长得比别人好看吗?你身材比别人好吗?你比别人更勤奋吗?你比别人平台更好吗?你比别人自信吗?你比别人的选择更对吗?

    既然你不能样样都占优势,那凭什么你就会拥有更多!跟别人比,我们不能只比结果,也要比付出与过程,只有知道别人付出的艰辛,才能更坦然地接受别人的成功,而不只是盲目地攀比,想要快速的成功,陷入不可自拔的焦虑中,这其中,不知多少人走上了旁门左道,没有经受住利益的诱惑,最终毁了自己,也毁了家庭。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终其一生,我们只会拥有我们该得到的,而不会得到所有我们想得到的。


    /4/

    人,总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这是人的本性。

    但是,凡是都应该有个度,留有余地,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不然,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是自然之道,是万物生存与发展的哲理,也是中国儒家智慧里所说的“留余”

    在河南省巩义市的康百万庄园还存有一块中华名匾《留余匾》,该匾是康家训示家中子弟的家训匾,同治年间进士牛瑄亲自题词,做于1871年,已有100余年历史。《留余匾》上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

    如果汲汲于名与利,权与财,就会掉进钻营的陷阱,得不到最好的结局。比如清朝有名的贪官和珅,贪污的钱物折算下来超过了10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朝15年的财政总收入,最后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还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留下千古骂名。

    只有理解了“留余”的智慧,我们才会更好地作出选择,在稀缺面前不致贪婪,在丰裕面前不致过度,得到自我满足的快乐。


    ./5/

    我们总在忙,步履匆匆,不愿停下。

    我们紧绷着神经,就像一根链条,还要承担随时掉链子的风险,但是好像事情永远做不完,于是我们容易心浮气躁,有的时候,甚至会把这种坏情绪转接到我们的家人身上,成了传递坏情绪的中间一环,情绪的波动,又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效率,步入一个恶性的循环。

    那你到底为了什么而忙,到底为什么这么忙,我们到底怎样才能摆脱低效率的忙碌?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在他所著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给出了答案:忙碌并不是简单地因为缺少时间,而是一种心态和能力的匮乏,时间表排得最满的计划,不是好计划,如果没有构建起空余,我们就会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

    有人说过,天底下只有四件事:重要且紧迫的,不重要的且不紧迫的,不重要但紧迫的,重要但不紧迫的。人们不大会在前两者上犯错误,但经常会在后两者上犯错误,被急迫但不重要的事情占去有限的注意力"带宽”,而忽视了重要但不急迫的事情。

    这时候静下心来仔细独立思考尤为重要,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总是疲于奔命,我们会精疲力尽,会损耗我们的心神,所以我们需要思考我们最最需要什么,思考我们的兴趣所在,并以此来确定什么才是对我们是最重要的,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而不是随波逐流,自寻苦恼。

    《瓦尔登湖》的作者亨利▪戴维▪梭罗就曾说过:真正有效率的劳动者,不会整天马不停蹄地工作,而是闲庭信步般轻松愉悦地处理事务。


    /6/

    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成功背后,都是无比寂寞的勤奋与坚持。在前期,往往80%的投入,只会得到20%的回报,很多人会因此抱怨天道不公,深感挫败,自我放逐,甘愿放弃,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看到曙光,经过前期的铺垫,用20%的付出,往往能得到80%的回报,这就是稀缺成功过程中的投入产出不对等性。

    就好像以前课本里面的那幅漫画,一个人拿着铲子挖井寻找水源,每次都挖到中间就放弃了,自然也就找不到甘泉。现实生活中也是,绝大部分人都坚持不到那个时刻,因为这个奋斗的过程实在太苦太寂寞了,而且在你挖到泉水之前是没有人会告诉你还需要挖多少方的土,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内心害怕与恐慌交织袭来。

    但是,没有成功之前,你要内心笃定,阳光地处理这些挫折

    不要理会暂时的小挫折,所有挫折都是暂时的小挫折;

    半途而废才是最大的挫折,打不死的磨难是一笔财富。

    /7/

    仓央嘉措曾在诗里说: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黯然,相爱,寂静,欢喜。

    在浮躁的社会,在有能力改变他们之前,我们先做好自己,修成一颗不悲不喜笃定的心灵,不贪婪,独立思考,留有余地,百折不饶,成为一个值得自己尊重的人。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相信自有我们的一番天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rw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