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慢慢觉得,在成长过程中所要经历的的各种困境,是我们无论如何都躲避不开的。
就像是,即便,我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也还是会做错。即便,我们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也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去做不应该做的。
比如,我们明明知道应该“少说话,多做事”,但是,我们还是会“想的多,说的多,而做的却很少”。
这不禁让我想到一个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即,那些小有成绩,或是在一件事情上刚刚起步的小伙伴,是最容易犯类似的错误的。但仔细想来,实则,他们是在拿那个尚未实现的美好的未来,来刷现在的存在感。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我们宣扬我们要进步了,或是正在进步了的时候,我们所得到的更多是不屑,是闲言与碎语,而不是鼓励与支持。
还比如,我们明明知道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但是,我们从别人身上所看到的,更多的还是缺点。又,鼓励是应该的,但是,发自内心的鼓励却还是少之又少;在遇到任何问题时,找方法是应该的,但是,找借口却是很多人所乐此不疲的;主观原因,即无论发生什么,都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寻原因,但是,客观原因,比如抱怨别人,抱怨社会,抱怨大环境,却是随处可见的,却是绝大多数人脱口而出的。
除了以上种种困境之外,我觉得还有另外一种困境也常常是绝大多数小伙伴都体会过的。
当我们在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不断进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似乎我们已经很难再融入这个世界了。
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我们会忽然发现,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与身边的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等,所关注的问题,已然完全不同了。
也许,他们谈论的话题常常是关于星座,关于明星八卦,关于街坊邻居的琐碎,甚至是关于某个最近流行的“梗”,也即一个貌似很有趣的话题。而我们所关注的则很可能是某个英语音标的正确读法,是某本书中的新颖独特的见解,是思维的方法,是写作的方法,是投资的策略,是设计的步骤等等。
那面对如此这般的困惑,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有这样一种应对的方法是,当我们在分的清什么是重要的,而什么又是不重要的前提下,大可以去关注一点儿零零碎碎。
这就有点相当于,在我们的大脑里跑着两套操作系统,一个是关于自我成长的,一个是关于能让我们更好的融入周遭的。
因为,我们毕竟总还是要与身边的人产生这样那样的联系的。所以,从我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中分出来一点,关注一些他们关注的话题,也未尝不可。
另外,也许可能会出现的一个神奇的情况是,恰恰由于我们能和身边的人搭的上话,所以,我们不至于被他们影响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