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本来有三节课,昨天生病换了一节,中午还有午休,于是带着他们复习一单元,再做单元练习。
因为是第一次这样带着他们复习 目的是想要他们建立单元复习框架,从语文要素到基础知识梳理,再到阅读与写作。分类整理,见题型,规范答题要求……原计划少说话,结果没有忍住,多说了一会儿,开始猛烈地咳嗽,大有停不下来的感觉。有孩子说老师快喝水,有孩子把凳子递过来,有孩子去拿我的杯子递给我……虽然我的状态有点儿吓人,教室里仍然有条不紊,其他孩子都安静地坐在自己位置上,心疼地看着我,生怕我多操心一点他们。过了一会儿,总算缓过劲来。表扬孩子们对老师的关心以及在关心过程中的沉重镇定。什么叫做情商高?今天的现场就是集体情商高的表现。下课后,还有好几个孩子来询问我是不是好些了。我也回应给他们温暖的微笑。
一个孩子眼泪婆娑地到办公室找老师,他本来夸另一个同学打球很厉害,就说了一句“你好牛B!”那位同学很生气地说他骂人,他好委屈。我就带着他看手机,百度一下夸人很厉害用哪些词语。什么“出类拔萃”呀,“盖世无双”呀“才高八斗”呀,“超群绝伦”呀……孩子看到词语里有我的名字,直接崩不住笑了。“你比一比,别人夸你厉害,你是更喜欢这些词,还是喜欢你说的那个词呢?”“当然是这些词。可是,我们身边好多人就是这么夸人的呀。”“那个词的确是很多人生活中常用,可是我们比较之后就会发现,那样说话不文雅,听起来很粗俗。我们要多学习一些文雅的表达方式,远离粗俗语言哟。”孩子恍然大悟。“你去跟同学解释清楚,告诉他你以后会用更文雅的表达夸奖。这样误会就解除啦。”孩子笑眯眯地去找同学了。
以前也见过学生,尤其是高段学生,把社会中的那些粗俗的表达用到同学交往中,包括那些带哥们姐们习气的称呼也带进教室。有的家长可能不以为然,认为社会上就是这样,没什么大不了,甚至自己爆粗口都不蔽着孩子。我是坚决反对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粗俗化。既然孩子们在学习语文,学习表达,学校就有责任引领孩子使用文雅的方式表达自己,传递美好。家长也有责任做好孩子的榜样。上一回一个小朋友不经意地在我面前爆粗口,我私下跟家长交流,家长非常重视,询问了事情的来由,专门跟我做了很正式的沟通,表达对对我观点的赞同。
让孩子成为内心温暖、外在优雅的人,是所有教育者的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