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倦怠到闪耀》
作者:英国,琳恩·斯宾塞
翻译:朱雪涵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酷威文化
一杯水我们举1分钟无所谓,举1小时无所谓,如果举一天,一周,一个月呢?时间越长,我们越觉得这杯水沉重。这杯水就像是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如果持续不断,就会变成职业倦怠,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那怎么办呢?
这本书便告诉我们如何做。
读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职业倦怠”在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把它列入《国际疾病分类》,并把它定义为: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管理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征。
职业倦怠有三个特征:
1.感觉精力耗竭或耗尽;
2.与工作产生距离感,对工作产生消极、愤世嫉俗的情绪;
3.职业效能感降低。
但严格意义上讲它不算一种医学疾病,而是一种职业现象,与身心相关。
职业倦怠价怠有分12个阶段:
第一阶段:证明自己的冲动,第二阶段:满足较高的期待,努力工作,第三阶段:加倍努力工作,专注工作,忽视了自己的其他需求,第四阶段:意识到不对,找不到原因,内心冲突引起身体症状,第五阶段:价值观发生改变。第六阶段:否则阶段,不愿承认因工作压力而产生的问题,指责他人,变得懒散。第七阶段:开始远离家人和朋友,常常伴随着无助感,第八阶段:他人发现这些行为的变化。第九阶段:丧失了个性,不清楚个人需要,只关注眼前。第十阶段:为了克服内心的空虚,会通过暴饮暴食、酗酒来缓解,第十一阶段:抑郁、疲惫不堪,认为生活毫无意义。第十二阶段:身心崩溃,严重会出现自杀的想法,需要接受医生帮助。
那么如何来调整我们的职业倦怠期呢?作者认为可以从大脑的神经递质入手,有四个我们需要格外关注:
1、多巴胺。让人工作有干劲。
2、催产素。让人获得放松、治愈。
3、血清素。天然的情绪稳定剂
4、内啡肽。减轻疼痛与压力
这四个方面对保持身体健康格外重要。
虽然出现职业倦怠,但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一个过程,不断修正,才能帮助我们实现从倦怠到闪耀的跨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