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手绘
“细秀淡雅和气势磅礴”—临摹蓝瑛作品有感(三)

“细秀淡雅和气势磅礴”—临摹蓝瑛作品有感(三)

作者: 理智Li_zhi的智慧庄园 | 来源:发表于2020-10-18 08:07 被阅读0次

    图文/理智

    临摹蓝瑛山水草图局部

    -7-

    理智做事情比较喜欢自己提出疑问来,然后再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得出答案。不怕多次尝试,就怕日日重复做着同样的事,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随着时间推移,书桌上摞起来的大小尺寸画稿、捏瘪了的黑色、白色、湖蓝的水彩颜料管,小有的成就感,渐次收获的新鲜感,以及滴溜溜转着眼珠儿思考问题,能回想起又扑哧一笑时的那些个场景,都是在诉说着人生宝贵时间的去向。

    关于理智想要坚持自学绘画十年、三十年的这个说法,貌似一拍脑瓜就脱口而出的话,其实在自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搜寻相关资料、阅读延伸书籍而得知,早就有书家、画家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很好地解释了若得中国画的苍劲、老到手法,需要坚持至少三十年长期投入的理由。

    北京师范大学李长之教授(1910—1978)在《中国画论体系及批评》一书中提到绘画艺术的用具方面,就是笔墨,“对于笔墨的运用,却起码也得三十年,才能纯熟。倘若一个人十几岁学画吧,只是用具方面,便必须在四十岁以后才能有好一点的成绩,这时所表现的,当然是老年人的心境了。”

    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中进一步解释说:“要知从事笔墨者初十年,仅得略识笔墨性质,又十年而规模粗备,又十年而神理少得,三十年后乃可几于变化,此其大概也。”

    近代史学家、书画家余绍宋(1883—1949)《画法要录二编》中提到:“山水兰竹之属,虽求其工,固非易事……若人物则至少非一二十年之苦工,不能领略。”

    所以,对于一名学画爱好者来说,必须舍得花费零散时间,实际操练起来,呼唤出画面所要表达的苍润、沉雄、淋漓、荒寒、健拔、简洁、明净、韵秀等种种美感来,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中国画具有的一种冷然的理智色彩,才能达成学画的终极目标“成性存诚”(注:“方知初起处,从无画看出有画,即从有画看到无思,为成性存诚宗旨”。—清·王原祁《麓台题画稿》)

    临摹草图局部

    -8-

    张彦远(唐)在《历代名画记》中有过介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时候作画者,从选取的绢纸开始,比如像云雾那般轻盈、如冰雪一样透明的齐地细娟、吴地练帛(注:练,即已经浆洗过的帛,适于绘画)等等,都是纺织品中的绝妙之物;……

    选取各地的特色颜料也大有讲究,如四川的铅华即黄丹,武昌的扁青即胡粉、南海的蚁矿可制胭脂粉等;……

    山西的鹿角胶、吴地的鱼鳔胶等都是着色彩绘时使用的,存放了一百多年的胶用来作画,可以数千年不脱落;……

    选取生长在极高处的山鼠毫毛制笔,划出来的一条线,犹如刀锋利剑般刚健劲挺。”

    由远及近,由繁至简,本来作为自学者的理智,是不受一些繁琐的事物、困惑的问题束缚住自己天马行空的思想,不会对自我像专业老师教导学生那样的严格要求,知道了古时绘画者所用颜料、笔墨、绢帛等工具即可,对于身处初始十年的现阶段,随手挑选出适合自我的绘画工具,如:网购的学院级宝虹300克细纹水彩本、莫奈牌尼龙勾线笔、樱花牌尼龙水彩画笔,晨光二十四色学生水彩水粉画颜料、简易桌面木制画架等,足以应对日常画画儿的需要了。

    当然,在我画完了沈周40幅、蓝瑛40幅、弘仁100幅等共计180幅作品之后,那支最细的莫奈牌尼龙勾线笔,已经变成了可以数得出来它有几根毛儿的弯腰秃笔了,这是后话。

    临摹草图局部

    -9-

    为什么这支最细勾线笔被我用秃了呢?这跟理智学习他人分享的一支笔画法有关。

    曾经看过网上有教授国画的老师说过,在画毛笔画中,要将一支笔用到墨尽水干,俗称突笔法,画面局部中的墨色浓淡轻重、较自然的突出了阴影的渐变层次,画面不涩不垮,让人感觉很舒服。

    理智就用细笔在临摹蓝瑛的前几幅作品时,开始小局部的尝试着突笔法,渐次扩大到整个画面上,再结合整体画面需要大面积的铺排底色,趁水印未干之时,粗笔肚饱喝淡色、毛笔尖稍沾浓色,山石、树干侧峰用笔铺排,则画面呈现出来的颜色融合效果,恰到好处,是以前初学绘画时,一笔一画的勾勒线条所达不到的效果。

    这就应证了一路走来陪着我的闺蜜口中说的:“你现在的整体画面线条与色彩叠色的感觉,要比初期生涩拘谨的勾线、搭色效果,自然、舒服了很多。”

    想来,我们学习绘画,最忌讳的就是把物像的形状、外貌、色彩等等一应俱全的表现出来,这也是初学者常常容易犯的错误,十分地谨慎、十分地细微、面面俱到、追求完美的用力过猛模式,让人猛然一看,外表貌似周到、巧妙的样子,实则失去了自然的天趣,显示不出原画者精妙卓越的神韵、情致过人的敏锐感。真的是:“过分精致即为病也。”

    在临摹蓝瑛作品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有一种闲淡优雅、淳朴自然的感觉,随画面袭来。

    聚精会神,让思想随着笔触在大自然中纵横驰骋,完全抛开了个人的小智小惠,身体的静止状态,与身心的安逸松弛相依相伴,这样的状态下临摹了三个多月,这是自己喜欢的生活状态,理智把它看得比金银珠宝还要珍贵。

    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清初书画家吴历(1632年—1718年)《墨井画跋》为我们描画出的就是这种理想的生活背景:“高遁不必买山,有草亭竹木、亦可幽栖也。盖竹乃四时苍翠,声心静宜,独坐其中,抱素琴,得趣游游,乐而至于老。”

    透过沈周、蓝瑛等人的作品可以看出,中国画里是很少表现悲观色彩的,有怒气写竹、喜气写兰的元僧觉慧(明·李日华《六研斋二笔》,但是没有写愁画怨的作品,愁被认为是女性化的表现。所以说中国画的对象,多表现为大气磅礴、俊逸风格的诗意山水、写意花鸟等,也因为这样,便要求画家们多行万里路了。

    做人,做事,做学问,做道德,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久的毅力坚持与经验积累的过程。董其昌在画旨里说:“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

    哎呀呀,董其昌所说的画祖地位,如同普通人手摘星辰般的高攀不起,但理智自我心中树立起来的百姓画家形象,还是可望能够做到的。

    临摹草图局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细秀淡雅和气势磅礴”—临摹蓝瑛作品有感(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wf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