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动源头
传播
“传”,本意是“传递,传送”,是“由一方交给另一方”,是一对一地,有针对性地分发。
“播”,本意是“撒种”,是从一点开始,广泛地散布。
区别:击鼓传花 VS 天女散花
传播的历程:
古代:口口相传,只有传,没有播。
大众媒介时代,播更有效率,播逐渐替代了传。
社交媒体时代,播传并行,传统的播+用户之间的传。
个人媒体时代,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内容分发机制,通过用户行为,帮内容实现更精准、更高效的“播”,可以说是间接的“传”。
对投放的新要求:
在媒介投放广告,花钱让它被人看到,还要追求高互动、高转发,来赚取额外的关注。
吸引很多人更活跃地参与到传播路径里来,让他们的“传”,帮助品牌实现更有效的“播”,让受众变为参与者,去帮助品牌完成、扩大、升级对内容的传播,拉长、丰富这个传播的链条和周期。
“创新的媒介应用”,设计“互动”,努力规划、引导受众的“认知旅程”。
比如说把楼梯变成一踩就能发出钢琴声的大键盘,引发大家互动;或是在地铁通道里设计一个特殊的装置,一有人经过就发出一声枪响;还有,把路边的广告灯箱变成一个透明的玻璃盒子,里头装满了美元等等等等。
“传播”需要互动,否则,就很有可能“播”而不“受”,“传”而不“达”。
假设有一个类似体育解说员的人,解说看广告时的反应,内容大约如下:
“哎哎哎,他刷到这一条了,他先听到了音乐,漂亮!不错不错,他听过这条音乐,好像还挺喜欢,哎没刷走,画面好像还没吸引住他,坏了,他好像没看懂,他还在猜,好像还没看明白,他开始读下边的文案了。啊,他知道这是宇宙牌汽车的广告了!哎哟他不喜欢汽车,不急不急,画面上要出现美女了,美女出现!哎呀,晚了,他已经要刷走了,不要啊不要,啊,别刷走,对对对,留下来留下来,对,他喜欢这个美女,好,还被逗笑了,看完了,漂亮!!!啊,还点赞了!不错!”
一切互动,皆有动机
大部分广告,都会被受众默认为一种打扰。所以广告有一个天然使命,让受众愿意读、愿意看、愿意听。
每个受众观看阅读广告的过程,都是创作者与受众的一场小小博弈。这场博弈是受众的一次互动旅程,由一系列微小的动作连缀组成一个链条,包括他们对于广告所采取的实际操作,比如转、评、赞等,这一切由受众的认知决定,每一个动作背后都有一个认知动机。创作者需要在内容里头,设置对应的诱因,也就是一些“钩子”,以便引导、激发他们的动机,让链条滚动起来。
互动的动机,要从互动的参与者在媒介上的行为、心理来发掘。如抖音的开头三秒、微信的标题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