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韩老师南京讲座整理(一)

韩老师南京讲座整理(一)

作者: athenaliang | 来源:发表于2019-10-18 16:07 被阅读0次

                                                               开篇

让大家提问,今天这个缘分让我让我讲些什么呢?

11年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育,也养育了混性格的孩子,中美都养育过孩子。我们家最大的孩子已经21岁了,所以说我已经带领我的孩子穿越过青春期的丛林,我也现在还有两个马上十岁的孩子,女儿 。从美国带回中国来学习,我的个人体验经验比较丰富。

我自己当过八年的记者,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创业产业研究院做过学者。我的个人的研究或者观察社会的经历也比较丰富。所以说,大家什么问题都可以提问。

所以大家什么问题都可以提问,被妈妈们称为百科全书。

                                                                  三个问题

1.三岁孩子的问题 跟着妈妈一起上幼儿园,孩子分不清在幼儿园妈妈是老师不能单独照顾他,妈妈很多的负面情绪给孩子。

韩老师对此问题的额外解释说明:在家里的时候和带孩子去社会化的时候,妈妈爸爸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家里时候更自在一些,一出去吧,就会带孩子有要求了。比如:妈妈约了闺蜜家的一起玩,都带孩子的话,妈妈就会约束自己的孩子,而去照顾别的人孩子。这个时候孩子也会愤怒,只是你的时间(长时间跟孩子在幼儿园)会更长一点。一般的爸爸妈妈都会有这个烦恼。

2.马上升高中的女儿,不喜欢沟通,不跟妈妈沟通,不说也不写,很着急。韩老师总结这个问题:和14岁女儿的沟通问题。幽默的说,”你说自己孩子四岁我相信,说十四岁我觉得太年轻了,南京这个地方特别养人吧。”

青春期孩子的爸爸妈,举手看看还是非常少的呢。

3.6岁男孩的妈妈,不着急的妈妈,跟儿子关系很好。儿子学了几次围棋,到了第三期,不愿意学习了。已经两期了,每期三个月。厦门旅游一次回来课程难了,他不想学了,有为难情绪。问老师看能不能学了,老师特意输给孩子。妈妈问你愿意学还是不愿意学。尊重了孩子的意愿,就是我这样的话,一点点压力都不给他的话,会不会在以后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退缩。这是我的困惑。

韩老师总结,都是非常好的问题,现在覆盖了3岁,6岁,14岁这三个年龄段,我们有没有一个6岁到14岁孩子中间的问题,我再开放一个问题。

4.12岁 ,五年级。男孩,运动很强,学习的内驱很弱,很不主动学习。想了很多办法想了很多老师,也和他爸爸辅导他,很困惑不知道怎么让他自己去学习。成绩中等。民办考不上,公办也不知道高中怎么样。

韩老师总结:搜集到四个问题,涵盖了孩子从三岁到6岁到12岁,到14岁,一会我记不住,大家提醒我一下。非常非常好的收集了,这几个孩子妈妈担忧的问题,所面对的困惑正好我能够用一个案例,给大家解释的时候,让你们能够看到妈妈哲学是什么。

我想讲一讲人的生命过程,为什么我要讲一下人的生命过程呢?其实呢,妈妈哲学是关注人的生命过程的一个学习体系。为什么要关注人的生命过程呢?因为我们使孩子出生,这孩子就拥有了生命,这个生命前面是一大块的不确定性。包括我们无论多大年龄,无论是我们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不管我们是谁。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拥有一个生命。

对生命有一个谋划,比方说,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我们要看到三岁之后的生命动态轨迹是什么,我们对待六岁多的孩子,我们要看到六岁多之后的生命的动态轨迹。包括其它年龄的,他们的生命轨迹是什么。虽然我们都有不同的职业,已经成年人了,生命已经呈现某种特定的形态了,比方说我是个记者。我是个司机,我是个程序员。但是你还有后面你不知道的部分,还没有发生的部分。只要我们都还活着。

虽然我们有不同的职业,各有各不同的姻缘打开我们的生命,但是我们有一些根本性的东西是一致的。哪些根本性的东西是一致的呢?我特别喜欢一套书《西游记》,这个书推荐的很好,大家都不用去记。用它来开始我们的话题,西游记里面的几个阶段,对应我们的人生。

第一个阶段:野猴子阶段。

孙悟空刚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时候就是个野猴子,没有拘束没有教养,不懂规则。我们的孩子在三岁多的时候就是这个阶段,认为哪里都是她的。比如她穿越了水帘洞,这个洞就是她的了,她才不管.只要她一开始接触的东西,这个山就成了猴山,花果山就成了她的了,哪里都是她的了。她去海里面的时候,要把金箍棒抱走,都是她的。像三岁半这样的年龄,我们的孩子就是个野猴子。这个小野猴子,他怎样呢?二岁,或者一岁多,这个年龄就是以占有。她开始有“我”的概念,拥有我的版图。比方说,这个是我的爸爸妈妈,我的爷爷奶奶。我的家,我的玩具,我的朋友,我的老师,我的感受。就对她来说,是最优先,最核心也是她体会认识的直接对象。那么这个小野猴子阶段,要对她进行陪伴和引导。什么呢?一部分是陪伴,一部分是引导。

陪伴就是她需要的时候,妈妈爸爸,家人是不能缺位的。比如涉及到她的安全问题的时候,安全问题是绝对不能缺位的。因为他自己还没有这种安全意识。他还不懂那么多。还有一些东西,比方说,三岁多就开始建立一点点自我的退让。自我建立的过程是这样的,边建立自我,我要进行一些自我的退让。因为我们这个我是要跟社会协作的,我们这个我只有我是不行的,唯我独尊可以吗?但是小孩子都有唯我独尊的倾向,好像家里只有我的事是最重要的。我们大人也很自然的,比如在几个月的时候,一岁多的事情,两岁多的时候。几乎全家是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我们的孩子出生,我们的家庭节奏就变成她是核心的了。在她小时候是不是这样。这个核心就让她建立起来一个牢牢的我的概念。这个我的概念就是,我爸爸,我妈妈。我的感受是优先的。我饿了,我渴了,我要玩。你要陪我玩。

随着她这个建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意识。要让她意识到别人也在。昨天呢。和一个朋友吃饭,这个妈妈非常耐心的喂孩子吃东西,大家都在吃饭的时候,妈妈没有办法自己吃好饭。女儿要什么立刻相应,完全顾不上自己吃饭,或者她吃饭的时候一直一直都在插空偶尔吃一口,趁着孩子嚼嘴里东西的时候.但是孩子真的像个小猴子一样,一会要爬桌子,一会要这个一会要那个,稍微不注意就会把一个花儿扔到妈妈饮料里面了。我当时跟妈妈说,这个时候你要做一件事情是什么呢?你在喂她,你也可以引导她喂你吃东西。比如两个小龙虾,你给孩子一个,引导孩子说另外一个是给妈妈的,引导孩子给你吃另外一个。。这是什么。让孩子边建立我,边让她让度那个我。三岁,所以幼儿园工作的妈妈。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孩子觉得妈妈是我的,然后妈妈虽然在老师的角色上。孩子也认为妈妈是我的,孩子的这个认识完全没有错。那么孩子在你解决她和其它孩子的问题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挫折。痛哭,不再信任妈妈。这也非常正常,在自我消退的时候是不再信任妈妈的。自我的消退的时候是会受到伤害的,但这个伤害会不会成为永久的伤害,取决你接下来的做法。

伤害发生了你要有一些积极的正确的做法,那么这个伤害不但不能成为伤害,反而能成为孩子提升自己的一个重要机会,我的建立起来,同时我给个建立一个边界。伤害可以是这样一个机会。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你在幼儿园,孩子也在幼儿园,你比比的妈妈更有机会观察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过程。怎么做呢?用游戏的方法来做,回家跟孩子说,“你今天哭了。通过你这么一哭我怕就知道你有多爱我。你希望妈妈站在你这边,我也超级想站在你这边。但是我为什么站在别的小朋友那边呢?因为我是老师,是老师的时候,你们两个我都要关照,你呢。因为我是你妈妈,回家后我可以关照你,在那边我会关照别人稍微多些。回家我还可以关照你,所以我不是一次性处理这个问题的。我回家还会跟你在一起,给孩子一个时间上的概念。同时,你不要内疚,你一定要振振有词。你要内疚,虽然内疚在你心里发生。要记着,孩子是我们生的,孩子完全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内疚。一旦孩子感觉到你的内疚,她就感觉你做错了,她的我会建立特别牢固,她觉得我受到了伤害。我妈妈对我不好,我妈妈变成了一个坏妈妈。如果你不内疚,你振振有词。妈妈好盼着下班回来跟你讲一讲,然后你可以跟她玩一个游戏,让她来当一个老师。你当她的孩子,或者其它家人扮演谁呢,扮演另外一个孩子。家里可以玩这个游戏,变成你作为她。宝宝是妈妈,爸爸是另外一个叫小明的同学,现在宝宝和小明发成冲突了,然后这个孩子扮演的妈妈出现了,这个时候她可以向着宝宝,也可以向着小明,她愿意怎么做怎么做。总而言之她有很多个选择可以在一起演这个故事。今天晚上玩一下,过几天又玩一下。周末又玩一下,逐渐孩子就会知道,当妈妈是在妈妈这个位置的时候,当她作为宝宝,别人作为小明或者另外的小朋友的时候,她会知道,这个时候妈妈,她的处理是,在过家家的过程中就理解了。如果他能理解这点,那么她在这里面受到的挑战就变成了非常好的收获,这个收获就是:我知道我和我妈妈,虽然我们是母子,我们是相爱的,但是我们也有其它的责任。我们可以非常依据现实的状况做出客观的选择。她不一定说,像我这样用语言表达的一样,但是这个能变成她的行为方式和心智发展的自然的一个过程。

孙猴子时期是建立什么的时期,是她没有秩序没有规则的时期,一旦遇到秩序和规则挑战的是时候他就进入学习期了,比如孙猴子,她确实有学习期。他去菩提老祖去学习了很多的本领,,这是人的在六岁之前会有这样的事情。

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点辛苦,但是我们这个阶段的孩子,第一能量无穷,第二,天天找麻烦,这个阶段的孩子相当的自信, 真的像孙猴子一样自信,相信自己是花果山的王。她在这个家庭中占山为王。需要什么,她需要什么?她需要一个师傅,这个师傅是谁,就是爸妈。爸爸妈妈个一个功能分区,就是菩提老祖。菩提老祖对孙猴子是怎么做的,第一,看到她的活力,看到她和其它的的弟子,相比较特殊的地方,那么六岁前,我们要带眼识人呀。识自己的孩子,就像《妈妈是什么》里面说的,妈妈像太阳,妈妈像太阳做什么呢?什么样的特点呢。第一,能给我们带来光明,因为光明,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要是太阳不见了,整个世界是黑暗的了,那我们还有辨识能力吗。所以我们作为妈妈爸爸,我们在这个年龄最重要的是要去发现孩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的这个小孙猴子有什么样子的特点。她喜欢动吗,敏感吗?她对爱是大条的还是依赖的,刚才那个孩子的妈妈,她的孩子对爱是非常依恋的,没有那么大条。她是这样的孩子,你就应该在大条上面去磨砺她,努力让她大条一些。我们能做的一是识别她是什么样的孩子,二是,像太阳一样给她温暖。太阳给我们的另外一个感受是温暖,她需要的温暖是什么,温暖就是我们了解她,在我跟她相处的时候非常清楚,她需要什么,给她。同时,我还要母子行为的这个互动中我给你这种温暖,我偏偏往另外一款去磨砺。做一些设计,我明明知道你是这样的孩子,但是我偏偏往另外的方向引导。刚才说的玩游戏,当事人变成置身事外去看待这个事情。我给你建立这样的视角,这就是妈妈是太阳的本来的意思。孩子在六岁前,这个力量是非常非常必要的,也是这种孙悟空跑到龙宫去,取到定海神针这样的一个本意。

第二个成长阶段是一个自立为王的过程,孙悟空学完本领回来就自立为王了,大闹天空,闯出这么大的事情,被压在五行山下面。都是一个自立为王的过程,我们孩子从什么年龄到什么年龄是自立为王啊?从上小学开始,进入一个心智模式开始缓缓提升的这样一个成长期。她其实在小学之前比小学阶段快,六岁前快。变化幅度相当大,这也是早期教育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六岁到十二岁,青春期的前期,马上就开始青春期了。女孩子十一岁就开始了,男孩子要十三岁。比方说在澳大利亚的,原来的土著社群里面,对男孩子有一个十三岁的成人礼,女孩子以生理期为准。一旦女孩子生理期了,毫无疑问她的生命开启了另一段旅程,那么男孩子成人礼在澳大利亚非常有意思的。6-12岁这个阶段,孩子我们看起来,在我们这个环境中,孩子都是在小学阶段。

什么叫自立为王的呢。我们当代的学习是一个工业化的模式,学校是一个工业化的时代相配套的教育系统。以前是不是有人类历史以来就是有这样的教育机制呢?不是,农业社会不是这样的教育机制,我们有学校教育的历史,我们是跟前苏联学的教育体系。全世界形成这样的教育体系是工业革命,现在我们的孩子就在这样的教育体制学习,没有什么多大的变化。从工业化早期,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多大的变化,这也是可以说现在我们孩子在学校里,学校环境,我们爸爸妈妈,包括我。我比大家大一些,跟我们上学时候变化不大,社会变化大吗?社会变化非常大,不要说小学,就说大学,我们现在绝大多数学科在大学学到的内容,在大学毕业之后能够找到工作,凭借她的专业就能找到工作,不需要学习就能做到吗?可以做到吗?不可以。这说明什么,6-12岁的孩子也好,12-18岁孩子也好我们的孩子与现代社会,当代的社会,完全不匹配的教育系统中进行学习,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对吧。我们也没有办法,因此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理解这个时候的孩子的需求,以及这个需求能够为未来的生命轨迹提供一个更为持久的支持,这个就是我现在要跟大家交流的一个内容。

这个内容就是,我们可能真的到了这个时代,我们的家庭教育必须重新的恢复和起作用。在工业化时代的早期学校教育就提供了教育一条龙的服务,在工业化时代,从80后的教育开始,类似新东方,学而思这样的教育辅导机构,做除了义务教育之外的,做个巨大的教育培训市场服务。其实我们相当于把孩子的教育完全外包了,外包给教育课外培训机构,好像我们的孩子上完了课,再上一些课外辅导班,好像我们对他的这个年龄段的教育安排就已经足够了,回家父母是干什么的?父母是后勤辅导,你吃点什么,你喝点什么,你把作业完成。那家庭条件好的作业的完成也不需要父母,就直接送小课桌,要不家教。好像是购买能够解决。购买就能在社会分工上得到我们就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问题,所以我们刚才这个妈妈说,我们孩子这个围棋班的问题。这围棋班就是购买的一个服务,我们现在还有大量的钢琴班的问题,小提琴的问题。英语学习,奥数的问题,要不要学习美术的问题,我在各地网上都是这些问题。

我们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看到本质,我们要看到本质这个阶段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这个阶段的孩子到底长个什么样的能力和本事对她的未来比较有利,那么,我们都清楚一件事,如我特别想吃葡萄,我摘葡萄也可以,但是更有远见的人,她会种葡萄,那么意味着他永远有葡萄吃。我们现在呢,我们现在相当于在这教育流水线上去摘葡萄,那种葡萄的动作是什么,你必须知道你这个教育在6-12岁这个阶段本是什么,就会知道末是什么,就是在本末之间进行权衡,你现在没有这个能力,你在一个惯性上面,作为爸妈。在一个惯性上面,觉得大家都这么学习,那么我们也这么学习。所以我现在讲讲本是什么?本是什么呢?本是在这个年龄的孩子,她要渐渐的建立一个相对理性的自我,刚才说的那个猴子她要进入自立为王的阶段,自立为王的阶段她建立理性自我了吗,她的感性非常充分,而且她在六岁之后,她开始进入另外的阶段了呢?因为她本事大了,我们也知道六岁以后的孩子比六岁以前的孩子本事大,那么她本是大了,她在三岁之前让她干事情,她可能不大会反抗,你带她去哪里她就去了,那么六岁后就会有这样的时候,”妈妈,我不想下围棋了“,一开始下围棋喜欢,送过去,刚开始你送她什么她都喜欢,我们人类一直这么驯养我们的孩子,我们通常说,”假如你五岁不送她去弹钢琴,或者四岁五岁你不让她去练舞蹈,那么在三岁左右不让她接触第二外语,就已经晚了“。这样的说法大家熟悉吗?为什么是这样,我们一直在这样训练我们的儿童,我们认为在儿童的关键期,敏感期让她学习特别重要,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其实这里面一个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其实她在这个年龄她的选择能力比较弱的时期,也是她的自我比较弱的时期,基本上你为他选择什么,她就会毫不质疑的接受这个选择。她什么时候能质疑呢,就是她的那个认知能力提升一步的时候,她能够质疑,基本上我们所有的学琴的小孩,学画画的小孩,学英语,学奥数的小孩都会在一开始会喜欢,很自然会遇到一个我不想去了,我要放弃,为什么要放弃呢。这个放弃是个积极的动作,我想不说放弃怎么对待,我先说,放弃是个积极的动作这个态度。。只要孩子说NO ,意味着她想变成一个自己负责人的主体,我们现在看到20多岁的孩子,我经常经常接到的,咨询,是名牌大学,清华北大的孩子们,马上要毕业的孩子陷入到心理崩溃,我们现在在回龙观有医院,距离清华北大比较近的地方,她有精神科,。她的精神科对清华北大的学生是有绿色通道的,就一旦出现问题,这么优秀的孩子,上到这个水平学校家庭和老师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太担心有问题,这样会觉得损失大,所以特别保护他们,这个时候他们有个什么问题呢。他就开始进入到我怀疑,我知道我们要干什么,以前都是听你们话的,你们让我考重点大学我就考重点大学,我全完成了,现在我不知道要选什么了,她的NO是这个时候说的,用什么方式说,用心理崩溃的方式说NO ,所以孩子在6岁12岁开始跟你NO ,这个完全完全是非常积极地,就是她可以说NO 了,但是具体的事情上来说,这个围棋是不是我再给他一点压力就能让她完成学好,我建议可以。为什么我这么建议呢,这个建议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你给压力,她慢慢能在这个围棋中建立一些成就感,那么你要跟老师结合,涉及成就感给她,比如能有一些陪她练习的棋友,变成她一个实现胜利,同时树立一个数额比较小的失败,这样既锻炼了耐挫败的能力,又能够让她在小规模的胜利中,稍微有成就感,这个要设计出来,这个怎么设计,现在的孩子就是学习的时候多,练习的时候少。是不是,这种棋类的游戏,必须练习的时候多,学完之后要真的有人跟你练,这个练其实一方面是练习,另外一个核心的地方是,练习本是是个陪伴,对方陪伴她,这个很重要。这个在我们学棋的时候,只学不练,爸爸妈妈都不会,她当然会放弃,小时候学象棋,谁教我们了,我们就会一点点,就和小朋友一直玩,反反复复的练习,没有别的玩的了,只有这个,反反复复跟小朋友玩睡不着。考虑那一个怎么走错了,这个功夫能不升级吗?所以,你要是想要孩子练习,一个是让她坚持,一个是教练很多孩子,跟一些家庭达成磨棋的小共同体,缺少对弈对手。找几个小孩,保证他们每天都练习,我学了之后我能学以致用,我学才有价值。这是一条路,你要强迫她,不是一个人努力,强迫他一个人努力,大人也做不到。你们能做到吗?减肥很好,大家在最近一年内下过减肥的目标的有多少人?减肥没成功的人有多少,我在过去甩了十斤肉,我就强迫身边的人,用轻断食,每周一,每周三,男的吃的不能超过600卡路里,女的不能超过500卡路里,分成两顿,其它正常,没有变化,每三个月掉十斤。而且不反弹,这封魔全球。降低开销,但是一个人能坚持吗,非常难,但是一群人坚持就会变成一个游戏,这就很好玩。坚持的本质是你有同伴,没有同伴,那个叫苦修,很少人才能完成苦修,但是绝大数人可以完成坚持,为什么呢?万里长征难不难,真的很难,没有吃的,但是是不是所有人坚持下来,但是一个人很难坚持,毛主席也坚持不下来。所以啊,你要记住,你要压她,你还有一个力量,这个力量叫”妈妈是大地“的力量,大地代表什么?代表我给你一个珍贵的生命,我跟你一样一块去珍贵她,你因为我珍贵你的生命,你因此也特别珍爱自己,这个是个承载的力量,你得接的住她 ,你如果要去压她做一件事,你要接的住她这件事。什么叫接的住?要给她做这件事的资源,让孩子学会围棋,用游戏去锻炼她的思维体系,是非常好的选择,我非常喜欢。学围棋的这种课程我非常喜欢,但是 你只给她找到老师和课程是不行的,大地给植物滋养的时候,会不会只是给你土就行了,因为很多土是不毛之地,真正有生态的大地给的是什么,他给的是土里面的营养量,他跟你相关的生态跟你是共生的,是不是。我曾经读过一本书《树的秘密生活》大家找找跟孩子一起读,森林的树是怎么互相滋养的,他们在根系上互相都是有链接的,像我们的互联网一样,非常神奇,他有的树种之间是敌人,掠夺他们的营养,他们其实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在根系的下面有很多菌群也帮助他们相连,他们的根也相连,他们会用根给自己的族群,甚至那个敌人,输送营养,她光合作用以后她拿到这些营养,他会再用根来输送,为什么?因为在一个生态系统里面。如果有死掉的树意味着所有的树都有可能遭到迫害,和不确定性。他们作为整理适应这一片的能力就会降低,因此他提供了一个生态,这个生态甚至是滋养自己的敌人,只要她在这个生态体内。这是一个特别6-12岁,当然这也包括后面的年龄,小伙伴共同体不难么明显,这个是特别值得注意的,妈妈作为一个大地要有这么一个能力,要让她有伙伴,我们看看孙猴子,她大闹天空,花果山自立为王的时代,她是不是有一群伙伴。干坏事有一群伙伴,特别经历充沛,她去蟠桃宴的时候去弄那个桃子,她是自己吃吗?她考虑自己的伙伴,她有伙伴会让你变得更有活力,会让你变得能够坚持,能够做出一些,你个人做不来的事。能够发挥你的潜能,这个是一个方向。另外一个方向是什么,如果你没有办法给她提供一个坚持的环境,就是陪伴,就是练习这个环境,你也是可以逼她一下,对这个孩子来讲,还是有个两个收益,这个孩子变得听妈妈的话,像接受命运一样接受了,在老师那边练习。那么很悲哀的告诉你,你的孩子可能能成为一个比没有学过围棋的人,甚至能成为一个学过围棋的人,围棋还下的很好的一个人,但是下围棋这个事情,还有她服从的方式已经把她变成了一个服从性很高的人,那么你的孩子可能成为一个机构中执行力很强的一个中层,她不能做到高层,我们大部分教育,现在已知的教育,最多培养到中层,和大量的种下层这样的人,因为她懂得了服从,懂得了在头脑和心智模式上比较高等级的服从,围棋用的是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领域,这个层面,意味着懂得了服从。这也是我们现在谈钢琴,我们社会上特别特别的主张孩子去学,学会钢琴的孩子学习会特别好,为什么?因为练习钢琴这件事,持续的监督下,她还挺享受弹琴这个过程,这种孩子将来完成度非常好,能够像妈妈强迫她弹琴一样,永远有一个力量在强迫她干一些她觉得不愿意干的事情,监督她的妈妈爸会形成她的内在的一个监督力量,所以这个是一个可能,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反叛很强,相当有内在力量,她的自我在对你的反抗中变得相当的强大,变成什么,在另外一个更激烈的情况下放弃围棋。同时当你逼她上围棋课的时,过程中生出一个她自己的兴趣来,这个兴趣还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她发现自己喜欢画画,这个是个积极的画画,逃避围棋的方法,画画。也可能是做白日梦,很多会做白日梦的孩子成了作家,脑子想别的了。脑子开小差干了一件具有创造力的事。两个方面,积极地面向,真正的压力面前她反而找到自己的兴趣,还有一种是消极的兴趣,她可能变得有网隐,她可能逃避到某个事情里面去,刺激性里面去,娱乐里面去。但不是网隐和娱乐就不好啊,这个也是要一分为二,有的人在游戏领域里面成为里面的创造者,有的成了游戏的老板,但是但部分人会被她的娱乐性吃掉,吃掉生命力,包括娱乐业也是这样。但是大部分人是娱乐界内的观众或者韭菜。所以这个6-12岁这个阶段,我们的孩子说NO,就是一个机会,在不之后妈妈,要做出选择。这个选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永远都要选择那个积极地面向。这种能力是妈妈是水的能力,妈妈水的能力是什么呢?妈妈能根据你的变化而变化,是流动的。不是不变的,像太阳和大地都是不变的,我们这大地要是变一变,地震火山爆发了,就会出问题了,水变化无限。水有,冰,气的形态,霜露啊,水这种能力,只要孩子出现不,孩子出现了任何的反应,记着这个就是开始运行水的能量,开始跟着她变化。孩子的的问题就像气温一样,孩子的温度低,你就变成冰,用冰来和低温结合,如果温度高你就变成气,用气跟高温结合运转。永远在一分为二中,找到积极的面向让她流动起来,流水不腐,对不对,他能面对任何不确定,他能奔流去滋养这个水沿途的生态的,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我们文明,早期文明都诞生在有水的地方,人才能驻扎下来,大的社群,才有人口爆炸。所以水的这个能力才能成为滋养孩子种非常重要的,随着问题的出现你要怎么样变化。要懂得一分为二,懂得去寻找积极点,喜悦点,太高兴了孩子开始自主决策了,不要等到大学毕业了,22岁了再自主判断,我不知道干什么了,我不知道做什么了,名校特别多,名校是依从度非常高的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韩老师南京讲座整理(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xi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