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妈妈说:
最近生活中,一直让我情绪失常的,是与公婆在育儿上的摩擦。
比如:
孩子幼儿园吃的挺有营养,可他们觉得幼儿园根本吃不好,晚上这顿又是肉又是饭的;
大米饭都是熬好粥后,给儿子专门盛出一碗基本没有汤的,说这样吃的饱,喝稀的不饱;
每天晚上追着喂,孩子说吃饱了也不行,没有吃到他们的标准就是没吃饱;
孩子生病我说忌口他们就生气,觉得本来就不胖,还不让吃;
咳嗽了半个月了,本来快好了,不听我的,看孩子不咳嗽了就给使劲吃肉吃鱼,结果又开始咳嗽,咳嗽了就说还是有炎症,再吃药,边吃药边给吃肉吃糖,我说的根本不信不听;
还有小宝,才一岁,每天吃两三个大虾,说了不能天天吃,他们也不理解,觉得这有营养;
我母乳喂养的,他们觉得母乳没营养,非要买奶粉;
. . . . . .
有时候想想这些都很无语。
儿子是那种敏感又温柔的脾气,我愿意多理解他,照顾他的感受,可是爷爷奶奶觉得男孩就该天不怕地不怕,孩子一说紧张害怕他们就不满意,觉得我带出了个扭扭捏捏的孩子,不像男孩。
他们的观点,男孩就得像个男子汉,不能哭,不能说害怕,不能说不敢。他们觉得儿子胆小,就有事没事的大声吼他,觉得这样才能让他变大胆,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
他们觉得我说的那一套都是错的。
我的教育方式、喂养方式都是瞎胡闹,是被现在的一些书给洗脑了。
在家里,我有强烈的感觉:凡是我的观点他们都反对,他们觉得我身上有好多毛病需要改正(比如他们觉得我不如他们勤快等),自己都做的不好更不可能带好孩子,所以处处都想让我按他们的方式来。
试过沟通,没有用,他们很强势,而且他们的观点根深蒂固,会反过来教育我,希望我能迷途知返。让老公出马,没用,他也不敢违背父母。
其实公婆能帮忙带孩子我很感激,但是他们插手的事情太多,感觉自己的边界完全沦陷。
我一味退让觉得委屈了孩子,我若坚持己见又引来了家庭矛盾,真不知道如何平衡才能让大家都过得舒心?
01 我-懂-你
MaMa,您好!
字里行间,流露着您的憋屈、苦闷与无助。
您感觉自己:不被公婆信任
无论是孩子的饮食,还是孩子的教养,不仅自己辛苦学来的科学育儿方式被长辈全盘否认,自己只要稍微提出质疑,他们的矛头就会指向您;
您感觉自己:被剥夺了作为母亲说了算的权利
明明是自己的孩子,却处处掣肘,频频碰钉。
您感觉自己:所托非人
公婆带孩子想到什么是什么,怎么舒服怎么来。一边在关注孩子营养,一边又在那里不考虑孩子的身体,随意给零食和糖果。
您还觉得自己:进退两难
虽然公婆在这里帮忙带孩子,给自己制造了太多的不愉快,可“双职工” 脱不开身的现实,又不得不憋屈地让自己地低下了头。
. . . . . .
02 为-什-么
定定心,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情况:
1. 公婆为何会是这样的?
这种 ”过分给予孩子营养,逼迫孩子吃东西“ 的现象,在我们上一辈身上十分的常见。这是因为历史的背景原因,让他们生活在了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小时候,他们长身体的时候,没东西吃,饿肚子饿怕了。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做“投射”的心理现象。
说的就是,当一个人的需要,因为现实情况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 通过 “我觉得那是你的需要“ 来变相获得满足。
与其说,他们是在照顾孩子、爱护孩子,不如说,他们在补偿自己内心,那个曾经因为匮乏而挨饿的 “小孩”。
公婆之所以是这样的,是他们的经历所造成的。
人们通常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自己经历过的,越是曾经有过体验的,他们就会越相信,而对于别人对他们说的那些 “科学育儿”的道道,他们是不会信的。
2. 为何与公婆的沟通,会不顺畅
中国人长久以来的习惯,决定了 大家都习惯 “讲道理” 。
可以想象,您和公婆的沟通,多数是:您说您的理论,他谈他的观点,谁都想去说服对方,可谓 “针尖对麦芒”,这样的沟通必然是无效的,搞不好还会吵起来。
其实,不光您这样,绝大多数人,自认为的“沟通”,常常都是“伪沟通”、“无效沟通”。
03 怎-么-办
1. 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想要去说服一个人,凭着一股情绪,硬来,甚至是拉上自己老公来“助阵”, 都是行不通的。
即便暂时他们表面上屈服了,内心却无法真正认可,更为将来家人简的关系埋下地雷。
想一想:
公司里,假如别的部门有人来拜托您做一件可做可不做,却又有些繁琐的事情。
您是接,还是不接呢?
许多人会回答 :
这就要看我和他的关系了。
关系好,我就做个顺水人情,关系不好,免谈!
再想一想:
在我们学生时代,有的人喜欢上一门课,仅仅是因为欣赏那个上课的老师。
就是这个理!
一个人对对方的影响力,在于你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对方是否欣赏您。
而关系的建立,在于情感的交流,在于一起玩、一起分享感受。就好像一对男女结婚前要谈恋爱一样,要一起看电影,要出去玩,要烛光晚餐,要礼物,要浪漫. . . . . .
想一想 : 有了孩子之后,你们和长辈间,除了孩子,还有其他情感方面的联结与交流不?
2.相信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
虽然孩子平时公婆照顾得多,但父母对孩子有着天然的绝对影响力。
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对孩子产生好的影响;
坚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呈现出一个积极的姿态。
即便孩子在爷爷奶奶那里情感受到了伤害,我们也可以事后跟孩子单独相处的时候,去和他分析爷爷奶奶行为背后的意图。
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爷爷奶奶的心是好的,但因为每个人的想法观点不同,所以方式方法可能会让他难以接受。
我们永远都无法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做些什么。
我们可以和孩子多分析,那么这样反而创造出了,引导孩子学习理解他人的机会,慢慢成长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3.推荐爷爷奶奶学习 “科学育儿”
我看到群里有朋友分享:自己邀请婆婆参加“母乳喂养”讲座的成功经验。
我也十分认同。
一方面,授课的老师具有权威性,祖辈会比较容易听进去;
另一方面,专家老师作为无关的“第三方” ,中立的立场,没有了情绪上的对抗,和祖辈的交流沟通也会更有效。
如今,中国社会 “隔代养育” 是难以避免的现状,让孩子的直接照顾者接收到先进的科学观念,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