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5日列车“霸座”事件余温未了。
有新闻爆一名女子带俩娃躺在火车硬座上睡觉,遭到旅客质疑“霸座”,该女子表示因为没有卧铺,所以买了6张硬座车票让孩子休息。
网上议论热烈,赞同和反对都很强烈。我本人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是鲜明和一贯的:反对,如果具体点,就是:
道德上绝对需要谴责;
法律上应该执行处罚;
人情上不该得到原谅。
01 道德层面
在国外待过的人都知道,发达国家比如英、美、德的铁路客运价格非常高,他们的普通列车(时速100km/h)不光比中国的普通列车高得多,同等里程下比中国的高铁都要贵一倍。
在国外待久后会感叹中国的铁路运输简直就是福利。事实上也是,因为中国的客运铁路运营就是具有福利性质的公益事业。
说是福利,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我国用行政命令规定铁路货运盈利补贴客运服务。也就是说我国铁路客运是市场化运营的,价格很高,可以赚钱,但赚的钱很大比例用来弥补非市场化客运的亏空。
第二,政府给铁路建设和营运提供巨额补贴,这些补贴来自中央财政,归根到底是每个纳税人。
所以能享受到这么低廉的客运车票,是因为全国人民的补贴和货运商户的付出,如果市场化运营后,我们绝不可能用现有票价买到。
举个栗子,假定一张北京到济南的票,市场化运营成本应该是300元(硬座),但销售的价格只有100左右,就是所你每买票使用一次,相当从国家财政占了200块便宜。
现有的福利补贴有其合理性。我国运力仍然不足,人民收入有限,为了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出行,需要财政补贴。
既然是福利性质,那么享受就不是无限的,而是普惠的。
为了让更多人买到这种便宜车票,铁路部门实行严格限购,一人一证一票,防止一人多票浪费国家资源和福利,也防止黄牛党获利。
因为在这种财政补贴的票价下,你买的越多,占国家、占人民的便宜就越大。
这个事件中的大姐,带了两个儿童,却买了6张票,除去公民和规定应该享有的3张,另外3张就是她占的国家便宜,因此从道德角度将,绝对谴责。
02 法律
法律层面严格规定了火车票的限购政策。先看一下铁道部规定(来自12306官网):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车票实名制,列车验票时,同时核对旅客、所持车票及票面所记载的有效身份证原件。票证人不一致(含成年人持儿童票情况),按无票处理。”
再看合同法规定“第十七章第二节295条”:
“旅客因自己原因不能按照客票记载时间乘坐的,应当在约定的时间办理退票或变更手续,预期不办理的,承运人可以不退票款,并不再承担运输义务。”
所以,这位大姐的行为不光不道德,也违法。
分两种情况:1. 如果多余得票是以亲友或其他人名义买的;2. 一个大人买了5张儿童票。
第一种情况,这位女子手头多余的5张票是以亲友名义购买的,因为亲友未上车,所以这五张票都无效,也就是说,她只有一个座。
第二种情况,即一名大人买了5张儿童票,但乘坐人只有她自己和两名儿童,那么只有三张票有效,她最多可以占3个座,另外3张是无效的。
如果大姐仍然强占多余的座位,那么按照铁路局规定,应该把她列入黑名单,五年内不得乘坐火车。
这一措施并未执行,不是因为大姐没有违反规定,而是铁路局没有执行,原因可能是顾忌人情、顾忌舆论甚至执行不力。
但没有执行,不能说明此行为没有违法。这位大姐是没有执行,如果其他人这么做,很有可能被列入黑名单。
03 人情
在这个事件中,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人情。
“大姐人很好,白天还把空座让给无座的人,只是晚上睡觉才把人赶走留给孩子睡。”
这是维护大姐行为网友的主要动机,“大姐人很好”。
但这一点是站不住的,因为不管是从道德还是从法律上说,在此列车营运时,多余的三个座都不是她的,她没有权利支配:
既没有权利让给别人坐,也没有权利把别人轰走。多余的三个座,是属于无座人的,先到先得,或者通过商议获得。
“大姐人很好”这一观点,让我想到了旧时期的地主。地主们占了很多地,雇佣农民,压迫农民,是不得不除的三大大山之一。
也有很多地主人很好,时常接济周边快要饿死的贫民。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占地的他们,才是无数农民卖儿鬻女、甚至饥荒惨死的原因。
他们可能救了眼前不多的几个贫民,但更多的贫民却因此丧命。而且,这些被救的这些人沦落到悲惨境地,也是地主们的原因。
我们能因为这些小小的善行就放弃“打倒地主”吗?不能,不符合解放生产力的要求,所以不管好地主还是坏地主都被打倒了,这才有了中国人民的活路。
所以这个好大姐即使充满人情,买五张票的行为也是需要被谴责的。
而且,可能大家只关注为孩子买票的大姐,但有多少人关注这个站着的大哥,他也有孩子啊,可他跟小孩因为没有买到票,因为大姐多占了票,站了20多个小时,对孩子健康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据成都《天府晚报》报道,被传站票抢座的先生姓王,河北人,当天乘坐火车去往哈尔冰,同行的还有他的儿子和侄女两个儿童。
但因为没有买到坐票,他跟两个孩子一直站了20多个小时,本来边上有空座让孩子坐了几个小时,但傍晚后,事件中的大姐却赶他们起来,孩子不愿意,王先生才跟大姐据理力争,引来网友围观。
据王先生说,两个孩子站20多个小时后,腿部肌肉抽搐,腰椎间盘疲劳,目前仍处于卧床休息阶段。
好吧,以上新闻是我编的。但在另一列火车,另一个平行时空内,可能确实有王先生带了两个儿童,却因为大姐多占3座不得已站了20多个小时。这样的王先生,会感念她让出不属于自己的座吗?
04 媒体观点真伪:成都吴先生和哈尔滨客服回复
在这个事件中,有个所谓“官方回复”的新闻,也让民众对事情有了很大误解——四川铁路局宣传处的吴先生。
对此,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宣传处相关负责人吴先生告诉记者:“不管是用几张身份证进行购买,即使同行的人并未前往,手持车票的人也是可以占用座位的。”他解释说,铁路集团在售卖车票时,相当于已经和乘客签订了相关合同,“只要乘客没有进行退票、改签等操作,那么这张票就是属于乘客本人的,乘客有权授权其他乘客使用该座位。”
吴先生直言:“虽然这种情况,有些人表示不太理解,但是公司必须保证每个旅客的权益。”
我查这个新闻,最早出处是四川《天府早报》的一个报道,记者说采访了成都铁路局的吴先生,这个报道的另一半是对川航一名经理的采访,写报道的记者假设飞机票的类似情况。
以此来看,这名写报道的记者根本不懂行,因为铁路是补贴运营,航空是完全商业化,两者绝对不能类比。
我猜测,天府早报的记者根本就没有联系到官方权威人士,只找了两个相关职业者进行询问,没有录音没有图像,不知道是当面采访还是电话采访,只是报道记载几句话,这样的报道能有权威性吗?
这不是铁总的官方回复,只是某工作人员对政策的自我理解。而且这个理解是错的。因为只要记者多问一句:“请问这种行动是不是违反了铁总人票证统一的规定”,相信铁路局的吴先生肯定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个报道,严格来说是个事故,不知道记者是怎么写的,也不知道报社编辑和领导又是怎么审核通过的。
诸多公众号、自媒体拿这个报道当宝,传来传去混淆视听,误导了很多民众。
真正权威的回复是哪一个呢,我认为哈尔滨铁路局的客服回应是官方的:
“一个人一次最多只能买五张车票,一个身份证相同车次不能买多张,她一张票只能用一个人的身份证,如果情况属实的话,不只是哈尔滨,全国列车都不允许这种情况,应该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因为有录音,可以回溯新闻源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