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字体那些事
英文字体小结(正文篇)

英文字体小结(正文篇)

作者: shadowfox | 来源:发表于2014-01-03 01:27 被阅读4298次

    最近(考试之前)在看“字体故事”,顺便浅浅的研究了英文字体学。深感这是一门快速提升逼格的学问,英语课pre和论文就写的这个,大受老师“敬佩”。最近又写了好多英文论文(主要是细胞),我在每篇论文里面实验不同的字体,打印出来测试效果。期末复习的时候也会多多留意老师使用了什么字体和论文用的都是什么字体。有趣的发现包括:Cell是唯一用无衬线字体(Helvetica)做正文的,Science用了古风的Minion,魏老师的PPT竟然用的是质朴的Univers等等。

    于是呢,看了这么多,逼格提升了这么多,来这里普及一下实用得的小知识~


    再继续往下看之前,请先自行了解一下“衬线”与“无衬线”的概念。

    本片只讨论在文件中使用的情况,尽管绝大多数字体也会在展示(PPT)中使用,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字母再以小号(8-16px)和大号(32px以上)呈现的重点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这一点是要注意一下的。

    首先是标题字体的选用:

    如今已经很少见到还有用衬线字体做标题的出版物了(除了历史原因,纽约时报还用哥特体呢),所以为你的文章做一个无衬线字体的标题还是非常明智的。加粗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如果你想显得很有科技感,那么你可以走另一个极端用Ultralight(极细体),比如苹果的宣传就经常使用超细Helvetica。使用典型的瑞士字体(包括但不限于Helvetica,Arial,Akzidenz-Grotesk,Univers,Frutiger)是一个非常保险的方法,这些字体在非专业字体设计师的眼中区别很小(所以具体区别就不在这里讨论了),尤其是在加了粗之后,都会打造出出一种严谨端庄的标题,中性又不失醒目,几乎是标题设计“永远不会错的”字体。当然你如果想要更多的风格,可以尝试Futura这种极简风格的德国字体,会有一种很工业很前卫的感觉。当然你也可以使用Gill Sans,这种典型的英国字体,能够体现出一种半古风的感觉,更加温和,利于拉近你和读者之间的距离。Century Gothic和Optima也是不错的选择,前者是艺术向的极简风格,后者因其拱形的笔画末端和多变的笔画粗细有一种华丽的感觉。当然也可以是Gothem这样展现力量与决心的字体,通常用在口号上面。

    然后是是正文字体的选择:

    正文自提的选择是一个很分裂的选择。衬线字体和无衬线字体会传达完全不同的感觉。

    首先来说传统的衬线字体:其实在正文使用衬线字体并不是一件很难选择的事情,因为大部分衬线字体在小字号的情况下都是差不多的。我曾经试验把一篇文章的不同部分改换成不同字体(大约13px),打印出来。不幸的是用的打印纸有一点儿洇,字符的笔画有着很明显不规则的变粗。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一张纸上不同字体的部分从观感上开来基本没有什么区别。由此可以看出,其实衬线字体在印刷质量/小字号的情况下,其实区别并不大。

    当然,考虑到现在都是激光打印,一些选择还是有必要的,那么:放弃Times New Roman吧少年!

    Times的确是一款设计优良的字体,但其流行程度如此之广只是因为早期windows内嵌了这款字体并作为默认字体。过度广泛的使用是这个字体已经有了一种公文式的疲倦感了。放弃Times的另个原因是他是一个“报纸用”字体,其最早设计的初衷是给英国的Times做字体。报纸字体最大的特点是自宽比较窄,从而在报纸上可以放下更多内容。于是在正文中就造成了一种版面局促假象。

    Palatino,Garamond和Minion:典型的古典的威尼斯风格字体,属于最古老的的罗马字体风格(在之前只有哥特风格)。其特点在于j的尾部较小的弧度,比较高的上部,比较小的字怀和字碗。由于那个时候的印刷术实在不高,所以许多设计都是为了再差的印刷质量下能过提高可读性,比如笔画粗细变化不大(粗的正常粗,细的不敢做太细有可能印不上)。因此如果预期的印刷质量很差,那么就可以试一试这些字体。传达的感觉很像文艺复兴时期的书籍,或者17-18世纪的公文的风格。给人一种古板的,每一个字都是雕刻的感觉。古老而正式。目前Science正文就是Minion。另一个提示是,“独立宣言”用的就是Garamond,想象一下那个感觉?

    Baskerville:最经典字体之一。其特点是华丽而古典。作为一款在17世纪诞生的“过渡”字体(Times也属于过渡字体),巴斯克维尔体拥有相比古典衬线字体更显著地粗细对比,在细节处理上也更加华丽(比如g的尾部和Q的尾部)。使用巴斯克维尔体,让正文可以有一种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好像翻开17-18世纪成书的爱情小说一样。

    Didone(迪东体)体(注意没有一种叫做Didone的字体),主要是Bodoni和 Didot。典型的法国字体,现代而性感。非常强烈的笔画粗细对比和平的细衬线。一些比较成功的设计案例比如说在香水瓶上面。当然这种性感的属性在小字号的情况十分不明显,因此不用担心。使用迪东体反而能够给读者很现代的感觉。比如一些时尚杂志是比较好的应用。不过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印刷质量不敢恭维的话,最好不要用这种字体,因为过于强烈笔画对比,细的衬线可能会比较容易印不出来。

    如果你实在喜欢Times,不妨试一试Georgia。微软现代化设计过的Times。加入了一些现代的元素(比如平衬线)。但说实话,并不是很招笔者喜欢。给人一种公文化的感觉。

    如上所说的各种字体,虽然有着各种风格,但因为他们衬线字体的本质,都是适用于正式的文件的。(不要因为迪东体性感就不敢用,那只是说他放大的时候)

    然后说一说无衬线字体:

    无衬线最广泛的应用是在电子世界。无衬线和衬线字体相比,就好像铅笔字vs钢笔字。铅笔字的最大特征是非常没有特征,极端的平淡。这也是无衬线字体设计的一个理念:即透明容器理念。说的是字体本身不应该传达任何复加的意义,而只传达文本本身的意义,就好像一个透明的容器只展示其中的内含物而不展示容器的属性一样。

    Calibri,Segeo,Droid Fonts:这是指新一代的系统默认字体。完美的贯彻了透明容器和易读性的理念。他们的风格就是完全没有风格,既没有古典衬线字体的正式,古典的感觉,也没有20世纪无衬线字体极强的未来感或设计感。是的,他们几乎什么都不传达!极强的现代化大企业的公文感,甚至都不能用冷冰冰形容,因为他根本不传达任何感觉,只能说是一种“冷漠”的感觉。虽然让人读起来有可能会很无聊,但是永远也不会用错!

    Gill Sans:非常好的人文体,很强烈的字宽对比,更多贴近手写的细节。有一些人手书写的感觉,温暖的无衬线。很好的避免了无衬线的冷漠的感觉。唯一要注意的是貌似比普通无衬线要粗一些,混用的时候可能有强调的感觉。

    瑞士字体(包括但不限于Helvetica,Arial,Akzidenz-Grotesk,Univers,Frutiger):最早也最经典的无衬线字体,字体设计史上的里程碑。很好的设计感,虽然大面积使用有时也会有Calibri等的无聊感,但是不是那么强烈。很像设计精良的广告传单的正文,精致,优美而严谨。

    Optima: 比较接近衬线字体感觉的无衬线,笔画的粗细变化比较有趣,是两段比较粗中间比较细。在大字号作为标题的时候,其笔画末端的拱形设计显得十分华丽与人性化。用在小字号的时候会给人一种亲近和华丽的感觉,可读性也不错。

    Verdana:微软的另一款经典字体,有一些借鉴几何无衬线,但是可读性相当好,也是第一批web-safe字体,应用非常广泛。特点是很大的字怀与字宽,很有现代商业宣传品的感觉。宜家用于所有标签,想想一下宜家的感觉,商业-设计-平民化的感觉。很亲切也很友好。注意使用的时候把字号调小一点儿。

    几何无衬线(如Futura和Century Gothic):不要用在正文!很好的标题字体,但是因为易读性太差,不适合作为小字号的正文。

    Trebuchet:也不是很建议用。微软早期设计的很奇怪的一款字体,有一点像等宽的粗衬线(Slab Serif)字体的设计(虽然不是),可能是为了在早期多种低分辨率上正常显示,故意在无衬线上面搞了一些类似粗衬线的东西。除非你想让你的文件像程序员的官方参考文档。很Geek有一点儿呆的感觉。

    最后说一说古老的智慧(old wisdom),古老的智慧说:“正文用衬线字体,标题用无衬线,图注无衬线。”这在大多数正式的出版物和文件中,至今仍然是非常常见的,或者说已经形成了金科玉律式的规范。比如我随手拿起一部Lehninger(真的是随手啊,完全没有花时间仔细鉴别其中的字体,所以鉴别错了不要喷……),其中标题用的是一种粗窄体无衬线(抱歉暂时对窄体没有研究就不鉴别了),图注用的貌似是无衬线的Optima,正文用的是一种类似Georgia的衬线字体。

    然而这种智慧有着过时的趋势,其中趋势之一就是,Cell已经全盘Helvetica(无衬线字体中最著名的一种)化了。而无衬线的发展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印刷品质量越来越好:在完美印刷的情况下,无衬线字体可以通过许多方法(如增加x高)来弥补相对衬线字体劣势的小字辨识度;二是在数字时代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屏幕的分辨率问题,衬线字体有可能在某些分辨率条件下变形显得丑陋无比,故无衬线在IT领域十分常见(随便打开个大网站都是无衬线的);第三点,难以说是原因还是结果的原因,是二战之后“少即是多”(包豪斯主义算一个)的设计理念大为流行,无衬线字体刚好非常顺应这种思潮。

    虽然现在在很多地方(除了比较保守的地方,如学术界)使用无衬线做正文也无可厚非,但是因为无衬线有时会给人非常枯燥的感觉,虽然理论上无衬线通过加高“x高”的方法,使得易读性完全不输衬线体,但是个人觉着读无衬线的长篇文章更容易疲劳。

    总结:

    无衬线用于小篇幅的宣传品,图注,摘要或者其他一些地方是比较好的;长篇大论或者文学化的东西还是使用衬线比较好。因为与衬线相对应的联想是长篇大论或者小说,而与无衬线相关联的联想是比较图形化的联想(或者说无衬线更好的能与图片相适应)。因此凡是图文并茂的文件都应该考虑部分或者全部使用无衬线,而纯文本要优先考虑衬线。另个原因是无衬线比较容易无聊,多一些图片可以调剂一下。

    至于说标题,大胆的来无衬线吧!在醒目程度与设计感上面,无衬线的高度是衬线远远无法达到的。

    又及:

    因为许多设计感非常强的宣传标语都使用Ultralight或者Semilight字体,这里想说一下这个问题。细体用于正文真的不是很好,因为小字号的时候细体实在是太细了,很不利于阅读,眼睛很累。正文的要义是一切以易读性为先,所以不建议使用细体。笔者有时在参考文献中使用细体,这是因为参考文献是没有人会细看的(大部分是复制粘贴搜原文),而小字号的细体会有一种弱化的感觉,很符合参考文献的定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英文字体小结(正文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dc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