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生只有一件事?
我们每天明明有很多事要做,要上班,要工作,要带娃,要做家务……
可是这本书却要强调,人生只有一件事,如果人生只有一件事,那会是什么事呢?
这本书是台湾《商业周刊》创始人金惟纯学怎么“活”的读书笔记。
它告诉你,人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活好,把自己活好,其他事就会很简单。
你真的会活吗?有能力让自己越活越幸福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书中,“看见”自己,然后转动心念,自我突破,实现高效能的人生。
作者在创办《商业周刊》的时候,要管理很大的一个团队,前期因为缺少资金,管理不善,导致杂志没有人看。
后来却变成了中国台湾最大的杂志出版集团,当初能够翻转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一次跟员工谈话,他说暂时无法改变现状,大家还是另谋高就吧,他自己来善后。
结果公司一个人没走,他在员工面前的忏悔,员工感受的是他的真诚。
当你敞开心的时候,大家也会敞开心,所以心与心之间会有一些频率的共振。
作者说,跟员工讲完这些话之后,心态转变了,他不再要求别人这个事情没做到,那个事情不合规定,而是要求自己卷起袖子做小事。
做小事的时候,心态是安定的,当你用心了,大家会有内在的连接,团队的能量就起来了。
这让我想起跟孩子相处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回家一推开门,孩子正在听课,面前摊着一个笔记本,孩子对我说,妈妈,你看我做的读书笔记,他扬起脸,期待我的夸奖。
我一看,字迹有些不工整,马上随口说道,写得什么呀,字迹潦草。
其实,我也觉得他做的思维导图式的读书笔记很好,只是字不规范,想要纠正一下。
孩子很委屈,眼睛里闪烁着泪花,说,听课本来就很快,写工整不赶趟,我一听马上意识到自己不对,向孩子道歉,孩子也转怒为喜。
这件事给我的感受是,我觉得自己很厉害,想教育孩子,其实那个读书笔记如果让我做,却不一定能做的比孩子好。
如果转变心态,跟孩子共同学习,无论亲子关系还是还是学习成绩,效果会更好。
作者说,人生只有一个捷径,那就是认错,首先学会承认错误,承认自己不行。
有的人认错,抓小放大,就是小错认,而自己在意的事情不愿意认错。
作者说,要从内心接受自己,归根结底,认错不是对外,而是对内的一个修炼。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用头脑解决问题,但是新问题带来办法,办法再带来新问题。
到最后发现,我们一天到晚永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怎么样才能让这些问题不再成为问题呢?
作者说,就是人生发生位移,通过改变内在,去掉生命里多余的包袱,让自己变得有吸引力。
比如我们想要赚更多的钱,想教育好孩子上名校,你会发现钱越赚越累,孩子越教育越不听你的。
人生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大部分人活反了,他在一天到晚管别人的事,管老天的事,就是不管自己的事。
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回避,他不能够真正的、完整的接受自己。
这时候我们自己就要不断的修炼,所以人生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活”好,先把自己活好。
孟子说,为长者折枝,非不能也,实不为。
有些事情不是你不能做,而是你不愿意做。
“看见”自己,改变自己的起心动念,然后自我突破,先让自己活好,其他事就会很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