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肤浅但能善辩的人,也许能够取得暂时性的或更长久的胜利。他们知道如何讨人欢心,以此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谓:巧言令色,鲜矣仁。我始终相信的是,谎言和寡言,一定不能经受起时间的考验"《境湖 庆山》
今日,看到老友发出朋友圈,是关于内向的人因为内向所受到的外界周遭对此的态度。在2018年,可以是一个值得自己好好想想的话题。若有幸与你分享,我,与你握手!
2018末了,我还在学习如何好好说话"内向"在社会角色层面是"外向"的对立面。可我既不研究社会学,也不专注于精神心理学,我只想说"语言的表达"!是的,通俗来说,肤浅来看,话多话少如何表述!
就像大理石一样,铺在地上的,总是比未经雕刻的更及时地吸引人们的目光。一个道理,愿意表达的一类人,总是光鲜亮丽(抛开说的是否是垃圾信息),寡言额人,像是光中的影!
从儿时的喜欢表达,愿意诉说到现在的沉默平静,不得不说,时间真是一块磨刀石!暂且不去追溯童孩时期能说什么,会说什么,怎样去说,因为此种表述欲望的推动,被定义为"外向的人"。经历了时间这个东西,我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到现在不愿多说的人。我想,这个和"是否内向了"无关。更多是因为身边人能够正确辨别"言语表达"这个定义的人,越来越少!
在这样一个快速经济增长环境下,几乎没有人始终拥有和保持"听,Listening‘’的能力,就更别说是交流或探讨了!于是,在各种场合,我更愿意成为一个‘过客’或‘听客’,再到后来,不去刻意参加场合了,就停留在不添加给别人尴尬,也不委屈自己的状态,这,很好!
Guess what, 世界从此清净了!这是一个有力的结论。当然,对于我个人来说!
我记得曾经有人说过:我们用几年的时间学会说话,可用余生学习如何闭嘴!成年人的世界,存在的普遍性就是:我们喜欢对各自的理念进行表述。这样看来,本可以是一个有意义的开始!大家都在看过了多少个不一样的日升日落后,能够举杯欢笑一起分享各自看到的世界。若就此,这本应是多么幸运啊!可人类,最终是‘情感’的动物,高级就高级在这儿——我们在表述的过程中,启动了‘情绪’这个程序!主观的陈述中,我们无法干巴巴的面对一张张渴望的脸庞,我们要自己所说的更精彩,更完美,让大家都最终相信!于是最终,对个人理念的陈述变成了一盆水煮肉片——色,香,味俱全,充满了市井生活吵吵嚷嚷的幸福味道!
试问,有多少人是这个说故事的人,又有多少人是听故事的人?
‘他们都是社会的必然产物和大势所趋。就像覆盖整个地球的电视暴力,你知道它是浅薄和负性的,但它的确在扩大范围,引领潮流!’
‘一个人能持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和空间,这是一种骄傲’’《境湖 庆山》
这个世界有太多会说话的人了,而我想我们或者说我最需要的是那些会有效对谈的人!有效的对谈,应该是单纯的,朴素的,这不仅仅能从表述人的肢体中得以表现,在表达的内容,声调,音量及节奏上都是可以感觉出来的!因为,‘好好说话’这四个字,并不简单!我要什么,不要什么,应该是清晰地被表达,这样对方就能明白地知道什么该给,什么不该给!有效的对谈之后,彼此是‘能量+’的感觉。无累赘,疲惫或是厌倦!同时,在对方的表述过程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倾听者——听清,听好,听懂也是对交谈本身的一种基本尊重。而这种心境下,大脑才是清晰地,明亮的和警觉的!
我很享受在有效表述之后,留给彼此的沉默时间和思考空间!享受无在此间深层次的感知和启发,就普通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中般温暖自由!
表述本身是门艺术,对于普通的我,不求成就艺术本身,只求在人生过程中不断清晰并合理运用,"会说话"这三个字背后,是做个明白人!在各种社会角色中,迷失自我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我们用太多的时间去揣摩他人,用过多的精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到最终,不幸运的,成为了他们曾经排斥的本身,幸运的,成就了自己!
表达本身,是有力量和彩色的!而我,愿意去学习如何识别它!表达的对象也不仅仅只有人类一种,保持心中自我的认定,在某种条件下,降低自己的需索或采取后退并非弱点!自发的,平等的,宽厚的和真挚的,是我内心认定的最基本和重要的!
2018末了,我还在学习如何好好说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