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质及面质与积极倾听换挡的这一部分,讲义上的流程非常清晰,而且面质定义也是分为三部分,所以从表面上看这是学生很容易理解的一章。我在流程设计上也是觉得最没问题的一章,可是在这一章我发现了新的问题。
我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我在问题区,而别人不在问题区”时的案例,然后让学生回应,引出“你信息”评判、指责攻击他人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我们的目标是能“清晰、直接、不带责备地告诉他人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引出“面质性我信息”的三要素“行为+感受+影响”。
为了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三要素,我把学员分成了“行为组、影响组、感受组”三个组,这是他们非常开心的环节,他们好像特别喜欢用挂图画或描述自己的想法。在他们写的过程中,我就发现自己确实不了解他们。
“行为组”的大部分是同伴、他人或者陌生人影响到自己的行为;感受组在写感受的时候,居然写了“想上春晚、想打人、想上天、想下海”我一再强调是感受,他们才加上“寂寞、空虚、冷、内心毫无波澜”等;“影响组”写的是“没法专心上课,没时间看薛之谦,无法看电影,无法爱谁谁谁”
ET系列倡导的人本,那一刻在我那里力量很弱,我觉得我有点收不住了。那是他们那一刻的真实想法,可是我分不清他们是真性情流露,还是单纯的为了追求好玩或者与众不同的显摆感?我发现自己在忍不住猜测和评判。 再接下来的环节,我让他们从“行为组”里挑选一个案例,两两练习面质与换挡技巧,他们挑选了“电影院,前面的人大声打电话”这个情景,接下来我发现这个选择非常失败,他们一个个在自动驾驶用平时的方式回应,两个男生还欲上演抡起椅子干仗的戏码,两个女生在煞有介事的练习“吵架”。那一刻我的感受很不好。
课后我仔细分析了是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发现他们的行为组里列举的只有同伴与陌生人的行为,而没有关于父母沟通的。当时他们在写的时候,我好像没有特意强调一定要写和父母之间,他们没写。所以在选案例的时候就比较片面,同时我当时同意他们用“电影院情景”来练习换挡时机不对,因为这里不是长时间沟通的场合,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主要问题是孩子们为什么会屏蔽父母的行为给自己造成的影响?按道理来讲这是她们青春期动荡的一个很大因素,是父母给的爱足够安全,父母情感账户那里的钱是可以随意支取的吗?所以让他们觉得没有必要用到沟通技巧吗?但是我恰恰是觉得,与父母的沟通正是他们需要提高的方面。反思了这一点,我决定下节课再拿一个 “父母行为让我处在问题区的” 案例,进一步练习“换挡” 同时我注意到他们同伴之间常常是互相贬损、互相指责嘲笑,而且他们好像很享受这样的沟通状态。我向他们询问,他们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说好朋友之间这样没心没肺的说话,恰好说明他们小事不放在心上,说明他们的关系好。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问题最多的是我。父母行为给他们造成问题,他们自动驾驶去回应,不担心被炒鱿鱼(问题是真的不担心吗?);同伴之间这样评判贬损的方式是他们喜欢的,那么在他们心里,沟通技巧还需要学习吗?我觉察自己进入了短暂的迷茫状态。
让我觉得欣慰的是,下一周我还会再见到他们,并能够询问验证我的猜测是否正确。
同时有一个问题,是我一直思考但没有答案的问题,那就是具体他们的收获有多少。课上到今天,行为窗口,已经走过了大部分,我发现有几个一直在玩笑中度过的学生,收获真的不大。但是有几个学生,每次分享都能积极参与,也会尝试在生活中应用,他们的收获就真的不同。在看到同伴胡志分享的学员细致入微的分享之后,我更加清晰明白学员本身的理解力与兴趣点对Y.E.T.课程的能量贡献很重要。
那么接下来我要思考的是如何让Y.E.T.更加生动和落地,同时在以后Y.E.T.招生时要确认学员是否真的感兴趣,是否真的准备好要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