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仲夏阅读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作者: 嫣然子 | 来源:发表于2016-08-24 21:51 被阅读254次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我想,红楼梦所描绘的,无非是一场繁华谢幕过后的曲终人散,一阵烟火纷飞过后的一灯如豆,一场爱恨纠结过后的大彻大悟。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应该是其中最细腻的一篇文章了。不像三国演义那般风云翻涌,不像水浒传那样波澜壮阔,亦不像西游记那样扣人心弦。它只是用婉转的笔调,将儿女情怀,将人心变化,将美丑对比,描绘的淋漓尽致。

小说中暗含两条主线,一条是贾府的兴衰,一条则是宝黛钗三人曲折的爱情。诚然,在我这个读者眼里,宝钗的性格比黛玉更加成熟。黛玉多疑敏感,身娇体弱,而宝钗落落大方,识得大体。二人都是极有才的女子,本该落得一个幸福的结局,奈何后来的比之先来的,便是错了,总比不过初相识时心里的微微一动:“这妹妹我识得的。”潇湘馆里的旧帕诗歌,喃喃竹语,满纸小女儿心事,可有人识得?不管文章如何暗示或者明指,潇湘神瑛终不能成眷属,曲曲折折,辗转反复,三人最终都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悲剧,更能镌刻人心。

除了明暗交替的主线,红楼梦中最具特色的应该是众多的人物了。每个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绝不是平面上一个简单的剪影。作者曹雪芹用寥寥几笔,就能勾出一个立体鲜活的人物,让人不得不拜服。

说说我最喜欢的角色吧,不是已经提到的黛玉和宝钗,甚至不是一个小姐,她只是一个丫头,却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没错,是贾母的大丫头,鸳鸯。虽说是贾母极喜爱的一个丫头,却从来不因此仗势欺人,不温不火的性格也是她的特点之一。引起我注意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四个字:洁身自好。面对贾赦纳她为妾的威逼利诱,她坚决的态度是那么的难能可贵。作为一个丫头,在贾母死后悬梁自尽,并非是她不爱惜生命,而是自知贾母死后没人再能保她,她最终还是会落进贾赦手里,她是为了自己的清白追随贾母而去的。

为了清白和自尊这简简单单的两个词,竟能牺牲至斯。鸳鸯在这个人心叵测的家族里,将她自身美好的品质留存到了生命的最后,丝毫没有受到玷污。她是一个淡淡的人物,有自己独一份的风景。

那个时候有着太多的无奈,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史足以映射整个社会的变化。作者用悲凉的笔锋,传达了自己对那时社会的不满,也传达了自己对百姓不知反抗的观念的同情。纵观红楼梦,其实会发现,贾府的衰落不是偶然,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旧的制度必然会被淘汰,盛极必衰其实是必然的。

千古佳人,红颜枯骨。最美的一刹那,大概就是丝竹声乐朦胧的从远方传来,一缕芳魂终究是魂归天外罢。

相关文章

  • 众生百态,全在一部《红楼梦》

    ———《红楼梦》读后感 阿涵 整整一个寒假,我都被《红楼梦》吸引得不能自拔。 《红楼梦》的...

  •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肖滋峰 红楼梦成书于公元1784年<清乾隆34年>,全书共1...

  • 读红楼梦有感之贾宝玉(一)

    今日开始,笔者将开始写作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 对于红楼梦,读过很多次,也阅读过很多他人关于红楼梦的文章。 但是,他...

  • 紅樓夢读后感及紅學研究

    红楼梦读后感/蒋勋听後感/87版红楼梦观後感 听了240个小时的蒋勋说红楼梦,看了87版红楼梦,也读了已庚辰本为底...

  • 《红楼梦》读后感

    昨晚读完了《红楼梦》,没什么感受,但既然之前说过要写读后感,那就言出必行,写点什么东西吧! 《红楼梦》成书于十八世...

  • 小观红楼

    不久前刚看完《红楼梦》,打算写篇完整的读后感(自己很少写读后感,这算是第一篇吧。),因为在读的时候,是有些东西想说...

  • 红楼断想

    1 我相信,每一个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有写读后感的冲动。 《红楼梦》有巨大的代入感和感染力,爱恨纠缠、繁华落尽...

  • 齐帆齐微课(33)《红楼梦》读后感1009字

    《红楼梦》读后感 最近,心血来潮,一直在家阅读《红楼梦》。这是原著的精编版,章回经典,脉络清晰。原来经典真不愧是经...

  • 读《红楼梦》一点感想

    喜欢读书,可读书习惯并不好。一向没有写过读后感,这次算是我写读后感的开端吧。 初读《红楼梦》是中小学课本中选自第三...

  • 【真情何易】自序——因《红楼梦》而写的随笔

    这是一些《红楼梦》的读后感,也是一些带有哲理性的散文。至少,这是我写下这些的初衷。 我从小就觉得,《红楼梦》是一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eo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