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喜欢的人约会,一定要晚到几分钟,让他知道,你并不是那么迫切地要见他。”
“初夜一定要留到新婚之夜,吊着他的胃口,你们才能修成正果。”
……
诸如此类的“爱情三十六计”,不知道你们听着受不受用,反正我只会心生鄙夷,对说话的人抛一记白眼过去。
咱们来分析分析产生该想法的女性深层次心理原因,我想这主要还是来自传统教育对女性思维的影响:认为男女关系中男性应该占主动,而女性要保守,含蓄,矜持。
表面上这是在保护女性,其实造成了女孩在两性关系中的弱势心理——总是被动地将自己当成商品一样静候买家光顾。“不秒回”就是在这样的思维框架里企图抬高身价挽回点赢面而做出的微不足道的努力——一来微信就秒回,让人感觉呼之即来挥之则去的,只有廉价货才巴不得将自己倒腾出去呢!本姑娘要端好了,绝不能掉价。
——这是一种待价而沽的心态。
那么为什么矜持或者说不轻易“上钩”就显得价高一等呢?可以拿经济学上的“沉没成本”来做下解释,这种观点认为男性在追求女性的过程中付出得越多得到之后就会越珍惜,区别就像你对待花费巨资买下的钻石和路边摊上随意购来的琉璃翡翠玛瑙……
这样的考虑当然是符合心理学的,也是建立在对人性的了解之上所做出的应对策略,然而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在沉没成本前,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就好像一些姑娘爱上一些渣男,因为觉得之前付出太多了,甚至怀孕了,就勉强嫁了吧,结果婚后更悲惨。反过来也是一个道理。亲爱的姑娘,你难道是想籍着人家因为舍不下追你的成本而勉强跟你在一起?这不是为以后埋下了隐患吗?你要知道,恋爱不是买卖,付出的多寡决定不了以后幸福与否。
你也许会说我压根没考虑那么长远,我只是单纯地想试探下他对我的感情,如果我对他的回应很冷淡,他就不再跟我交往,那么这就绝对不是真爱。
好吧,姑娘,愿你有满腹才学,若是没有,希望是天生丽质或者有万贯家财的父亲作为依傍,否则你凭什么摆出高冷姿态却希冀对方穷追不舍呢?无论你是恃才(财)还是恃色,这样被动得到的未必就是你想要的真爱。
爱是一种博弈,没错。但它不是表现在“我很难追”,而是我跟你一样,有着平等的选择权,我可以依照自己的心自由地放弃,或者接受,甚或主动追求。
你们坐在爱情的跷跷板上,应该是旗鼓相当的,而不是轻盈飘在这一头的你,瞅着重重坠在那头的他,心里乐滋滋地庆幸着:他爱得比我多,谁先认真谁就输了!你要知道,他随时可以选择站起来,让你重重地摔下去,摔得体无完肤。
“秒回微信就失了身段”?如果你真是老娘的菜,别说“秒回”了,就是死缠烂打,巴巴地倒贴上去又如何?
张爱玲爱上了胡兰成,在赠给他的相片背后写着这样的一段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高傲如张爱玲,在遇见爱情时也是低到尘埃里,却毫不忌惮地告诉她的恋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她那么真实地面对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不光不以自己的卑微心态为耻,反而将其作为最动人的爱情告白。
这就是大女主的行事风格,一个爱写故事的才女,她才不惧“爱得深就会伤得狠”,就怕情不铭心爱不刻骨,故事缺了灵魂,人生淡了色彩。
回想自己大学恋爱时,寒假里的大冬夜躲在被窝里和男友发短信,聊着聊着手机没电,只能拿到远处去充着,手机隔一小会儿就发出清脆的鸟叫声,我就一次又一次,雀跃着从暖和的被窝里窜出来去“秒回”信息。娘亲看到了酸溜溜地丢过来一句“从来也没见你回我的信息这么及时过”。哈哈,尴尬又甜蜜。
短信也是绝舍不得删的,那会儿的手机存储量太小,存不下了就手工誊抄到本子上,那本子就是属于我们俩的爱情剧本,每一句台词都要来来回回地重温。乐此不疲地回忆过去的甜蜜,情不自禁地脑补未来的幸福。
那样质朴、拙劣,率真的爱,即便现在早已远去,却仍然在人生的回忆中闪着光,它给我的漫长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在爱情的实习课里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去付出去包容。
姑娘,做你自己故事的大女主吧!轰轰烈烈爱一场,合适就腻,不合适就散。让绿茶婊们去玩心机耍套路!让胆小鬼们去扮矜持演含蓄!身为新时代自由奔放的女性,咱只想真情真意随心随性地,爱一场!
在往后的平淡生涯里,哪怕烟火人生将你磨砺地越来越粗糙,不再天真烂漫,你也将毫无畏惧——曾经沧海,即便下半生不开场又如何?我仍旧是个有故事的女同学。
做个有故事的女同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