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亲历的生活变迁

亲历的生活变迁

作者: 刘德昌 | 来源:发表于2019-12-27 22:49 被阅读0次

过去二十年,人们的生活方式急剧变化,变化之快,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模糊记得一本清史谈到清朝农村妇女的生活状态,其中重点说了绝大多数农村妇女一生的活动范围局限在十里之内,进入现代社会之前的几千年里,底层民众的生活稳定的徘徊在衣食匮乏、生死又命的状态,差异不大,这次大变迁的起始年份大概在千禧年,随后几年农村人口快速流向城市,衣食住行跟着一年一个样。   

1.生活垃圾急剧增多。记得20年前在农村老家,生活垃圾很少,冠生园方便面的包装袋都会被收藏,糖果皮也会被收藏用来做游戏,能仍的来及很少,打扫万房子,清出的垃圾主要是尘土和饭渣,倒垃圾也俗称倒土,院子里有个垃圾池,俗名:恶垃坑(音译),坑里的垃圾可以当做农用肥,坑满了之后就挖出来,用平板车运去地里做肥料。

2.家用电器更新迭代速度极快。记得1997家里的电器包括14寸黑白电视、一台80年代收音机、脚踏式缝纫机、一顶吊扇、一个台扇;电视信号不好,要经常转动院子里的天线,勉强能看淮北台的电视剧和新闻转播,2000千禧年,托在商丘的表姐代购了21寸创维彩电,随后两年内又陆续添置了洗衣机和家庭影院,2004年上高中搬去县城,高中几年的班级元旦年会,用的都是我家这套家庭影院。现在的家用电器就太多了,除了空调、液晶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常用电器外,其它各类小型电器会有几十类。

3.农活从人力到自动化。弯着腰用镰刀割麦子,锄头除草,收麦装车,开着拖拉机拉着石滚在麦场压麦,垒麦垛,在已经收割的麦地里捡掉落的麦穗,犁地,耙地。满院子待拨皮的玉米,剥完皮晒干,再人工一个个把玉米粒搞下来,非常繁琐,现在都是收割机,直接拉着麦子和玉米粒就回家了,短短几十年,彻底解放了人力、畜力,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式农民在不经意间走进历史。

4.饮食品类从单一到多样化。过去的农村集市菜品比较单一,尤其是冬天,屯白菜、萝卜、番薯和粉条,番薯在皖北俗称红芋,冬天做成红芋稀饭,早上晚上变相的充当主食,如果没做菜的话,就是馒头配上豆瓣酱和腌制的萝卜条,都是自制,记得豆瓣酱就是在麦垛里闷出来的,存储红芋的地窖有两种,一种坑式,一种井式,坑式比较浅,容易挖,井式比较深,难挖但储存效果好,我们家就是井式,每次下去拿红薯,窖口要提前打开透透气(在农村有很多小孩自己下去缺氧窒息致死的案例),基本是我妈用绳子把我送下去,扔个篮子下去,我在下面把篮子装满红芋,我妈先用绳子把装满红芋的篮子提上去,最后再把绳子放下去,我自己把绳子捆腰上,再被拉上去,这种场景在农村应该是要绝迹了。现在的饮食非常杂了,基本做到了能吃的都能吃到,物质过剩,以至于挑肥拣瘦、挑三拣四也算不上什么恶习了。视频单一跟缺乏储存工具也有不少关系,那时没冰箱,只有能抵挡苍蝇的菜厨,剩菜剩饭馒头全放里边,保持时效很短。那时零食很少,冠生园方便面和火腿肠就是奢饰品了,我跟着有离休金的曾祖父住过一段时间,能吃到的零食算是同龄人中比较多,房梁上吊着的竹筐、墙角里放置的粮缸都放着零食,现在想想,全是甜食。

5.交通从自行车、农用车、摩托到轿车,到如今地铁、高铁、高速客运甚至飞机都成了大众化的出行选择。刚刚开始记事的年龄,我爸从镇上下班骑着自行车回家,我坐在凤凰车的前杠上,缺少照明设备和路灯,凭着夜色中仅存的一点光往家赶,结果撞上了马路中间的一块石头,车子完全失控,幸亏我爸反应快,让车冲下路边沟之前停下来,2000年家里买了嘉陵摩托,2002年我爸又倒腾了一辆二手面包车,想着爷三冬天上早自习能暖和些,结果搞不定冬天发动机启动的难题,现在只记得推车的次数比坐车的次数多。2009年上大学,大学四年都是徐州西安两点一线,统一的绿皮火车硬座,半价只要20多元,只不过太遭罪,熬夜做过长途绿皮车的都有这种体验,工作后基本就是高铁,绿皮也只买卧铺,远的就飞机,长途出行遭罪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记得1998年跟着爷爷奶奶去开封军区探望参军的小叔,从最近的砀山坐火车,老人家为了省车票,检票前让我猫着腰跟着人群钻过去,检票员喊也不要回头,我圆满的完成了任务,这是第一次出远门,能感受的就是陌生、好奇和恐惧,包括火车站候车厅里各种肢体残缺的乞讨者、轰鸣的大块头火车、军区端着刺刀的哨兵,总的来说,恐惧是压过好奇的。

6.穿着从有衣服穿就行,到如今多到选择困难症。过去着装状态,翻翻自己儿时照片大概心理就有谱了,记得有次表姐从商丘带着照相机回来,喊我们去外婆家照相,我穿着白色秋裤,顺手从柜子里拿了一个超大款鲜红上衣,一口气跑到外婆家,穿上衣服发现衣角耷拉到膝盖,好不容易扣上了所有扣子跟弟弟一起合影,过于紧张的弟弟拽着我上衣,直接把上面的扣子给拽开,成就了一张经典照,基本就是六亲不认残疾儿童的雕版。

7.住房。住过两年曾祖父家的土墙瓦房,爸妈结婚时,盖了五间红砖瓦房,由于资金不够,成了烂尾工程,厨房只能临时搭个坡子,1997年左右,家里厨房拆了,改成了楼板平方,没有隔热层的那种,上面能晾晒各种农作物,记得2004年,几十年一遇的龙卷风加冰雹,把房子后边的大杨树吹断,大树直接砸在了瓦房的横梁上,很多瓦片也被冰雹砸烂,天亮后才发现情况危险,房子没被大树压塌也是运气,隔壁邻居房子被砸塌,掉落的水泥横梁直接把钢丝床砸穿,差点砸到人,现在农村新建的房子都采用钢筋会凝土架构了,安全性相对高很多,离开农村的,大都住上了商品住宅,这也算是革命了。

相关文章

  • 亲历的生活变迁

    过去二十年,人们的生活方式急剧变化,变化之快,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模糊记得一本清史谈到清朝农村妇女的生活状态,其中...

  • 生活的变迁

    最近一个多月的生活状态可以用 “起伏不定,聚合涣散”来形容。当飞机在这个陌生的国度着陆后,独自一人排队过关望着前方...

  • 生活的变迁

    在几十年以前,一个人若是离开组织或者没有单位,你是无法生存的。然而,现在你已经可以自谋职业,可以不在单位工作,也...

  • 生活变迁

    看图作诗[https://www.jianshu.com/p/ab390f23b14b] 绿皮车 又把我带到了从前...

  • 四十青春与家国

    1978,农历戊午年,我出生在一个幸运的年份,能与改革开放同龄,亲历一个时代的变迁。 大概因为属马...

  • 暴发户式的文字快餐,你要吃到什么时候?

    作为一枚80后,亲历了时代纷繁复杂的变迁,社会激流勇进的变革。 上初中时,有幸转学到镇里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寄宿在...

  • 时代变迁之住房

    我是个60后,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亲历者、见证者。在此,愿同大家一起分享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的住房变迁。 ...

  • 疫情假期的生活变迁

    让疫情的现实被困于家中的我,开始的时候悠闲于网络电视剧、电影和综艺节目度日,一天又一天,把之前没看过的、想看...

  • 霍乱时期的爱情:世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如果有那可能就是衰老了吧

    我合上书页,怅然若失。 我仿佛见证了一场历史的变迁,亲历了几位主角短暂又漫长的一生。在他们的爱情纠葛里,让我震撼的...

  • 关于适应

    生活,应该是一场鲜活的亲历,而不是一连串的道听途说。就拿养孩子这件事来讲,我在亲历中,慢慢适应有她的不一样的生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历的生活变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gv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