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昨晚在朋友圈发007写作的推荐海报,今早随手抓起电话摁掉闹铃,再看屏幕发现有“关注成功通知”,关注的不是别人,是我儿时的玩伴,一位小学同学。
早餐过后,跟这位同学在微信里聊了起来,话题也转到写作上来,我在简书写了40多篇,总共一万多字,人家一天日更至少一万字,在小说平台连载,已完成两部都市类和科幻类作品,正在连载的是古今穿越内容的都市类。
我跟他讨来平台名称,下载后搜索笔名“剑西来”,找到读了一会儿就有些欲罢不能,情节层层逐渐展开不忍退出APP,如果不是还要搬砖,真能捧着手机聚精会神的读一上午。
同学的文学能力不是一句天赋就能概括的,他阅读量之大,涉猎之广,又喜欢动笔写,当年就不是其它同学所能企及的,就连在学校犯了错误,闯了祸,老师惩罚写的检讨书,他都能写得既深刻,又句句藏幽默,段段有包袱,逗我们笑得前仰后合。班主任也会绷不住,噗嗤笑出声来。到后来大家都盼望着哪天他再捅娄子,我们又可以听他的“单口相声”。
有输入才有输出,输入又倒逼输入。就像我这位同学的经历,“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读过的书,趟过的河,吃过的亏都在脑子里成为了写作语料库的一部分,当这个宝库积累足够多时,灵感会像泄洪的河水一样势不可挡,奔涌不息。
2.今天下午公司有为参加今年职称英语考试的员工举办的培训,本来我想和培训负责人申请5分钟在课后做一个英语学习的分享,讲讲我的经验,因为别的事耽搁了。
我就退而求其次,写了一篇关于英语阅读方法和推荐材料的小文,共两页A4纸,发到了我们学英语的群里。
我一直觉得对于成年人来说,学习尤其学外语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除了把这事儿当成爱好之外,需要很强的内驱力才能坚持下去。为了评职称的同事们,大多是被逼的。
所以我们这个群一直没什么活跃度,除了每周五早上会发布下午培训地点和培训内容,再就是偶尔我转发一些英语学习文章或资料推荐,其他时间大多忙自己的项目或别的事情,很少有人说话,更谈不上交流英语学习的话题。
今天则有些不同,提到打卡,押金,旷课的押金被满勤的分掉,大家顿时有了些兴趣,瞬间三人接龙成团,我马上发起了一个RAZ阅读21天挑战的圈子,群里分享完海报,又有一名同事加入。要知道我之前发起的第一个圈子,很长时间一直三个人在打卡,今天妙面包爸也加入进来,也是因为他有了练习街健的计划。我的圈和他的需求有一点不谋而合。




这就让我联想到了品牌课里覃杰讲到的客户需求,很明显同事们有提升英语的需求,至少是为了通过考试,因为职称考试阅读占很大的比重。再一个是差异化,我虽然英语还不错,阅读更突出一些,但说到底只是一名中级英语学习者,和专业的老师没法比较,但是我的优势是同事们对我的信任,而且可以做到陪伴,就像我突然想出的这句“Cliff带你们通关”。
我当然不能把同事都定义成客户,但是既然在学习个人品牌课,还想在主业外也寻找增长点,在新的领域也打造个人品牌,这么做也算是个小小的尝试,“先完成,再完美,不停迭代”。
带领身边的同事一起成长,至少在英语方面,对他们来说我不只是一名工程师,也多了英语陪伴学习师这个标签。他们也有可能成为我影响力增长的第一根杠杆,为我赋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