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深度的历史论坛。故事性不强,但是话题性是超强啊。谈古论今,各有思想和观点,看向历史的目光各有不同,又各怀智慧。有时候觉得,历史虽然是过往,但真正看清和融汇贯通的有人,又有多少啊。作为对历史没有深度研究的读者,又看过太多戏说历史的小说之流的书,读《历史的荣耀》的时候,我多多少少有些震惊的。因为历史中许多人物的真面目,然来还有另一面啊。
历史就像个说书的人,如果认真听,认真读,总会发现些什么。在岁月的天空中飘过,回头看几百年云烟,然来很多东西都有迹可循啊。
曹操竟是道教的“末日救世主”? 三国论的书读了很多,把曹操跟道教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的,还是头一回读到。古往今来,许多的乱世枭雄,甚至帝王将相,有很多人都利用了道教,说自己懂天象,为天潜良人,天降真龙,是世造新主人,有天机在身……如此等等,历史上真的多啊。其实从这一观点看向历史世界,许多农民起义将领也是身披天机神算、身带玄术而来的,把跟随者虎得服服贴贴的。可能往自己脸上贴金,说自己来自贵族甚至身带仙令,比较有号召力,且师出有名。曹操确实也请桥玄等名士给自己背书打广告,“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广告语也是极好的。也许这就是那个最简单的道理,身份和名气是需要有人抬,有人炒,有人来上价值的,这样才能蔚然成风,获得别人的追随和增加自己的形象值。

历史真相看不清,是作为读者来说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不是专家,所以对历史只是一个跟随者,你怎么解读,我们就怎么去理解和相信。其实历史是需要深度解析的,如果没有人来引领,我们一般很难触及其深义。《历史的荣耀》是一本有深度的书,我读的时候觉得它有点偏学术,感觉论文性质强烈,每一个主题都是抓住一个历史论点,搜集历史证据,查询史料,然后开展立论分析,要让自己的论点站得住伸得开,同时又把历史某种独特的视角释放出来,表达不一样的观点和有深度的见解。这样读历史对于普通读者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虽然文字通俗易懂,但是缺少趣味性。当故事性弱化,历史专业性凸显出来,就无形中上升了一种高度,与通俗读物区分开来,就走向了另一个层次和另一个方向去了。
在我眼里,历史不需要去崇拜,但是需要解读、引导和理解。作者们试图通过解剖中国历史上(尤其是三国和晚清)顶层结构权力运行的内在逻辑,来加深读者对于历史现象之认识。有见解的剖析是我们最需要的,我读完《历史的荣耀》之后,再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觉无形中已经变得深刻一些了。当然我还是很局限,因为知识结构和个人格局都打开的很小,所以我还得慢慢学习,我现阶段的任务就是:正确的去跟随。

太史公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光为宋神宗编写《资治通鉴》为的是让皇帝“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古时候王候将相们希望通过历史来学习治国之道。而民间老百姓也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历史研习社是由一群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历史学硕士、博士、青年教师组成的历史知识社群。——我真想挤进去,但是不行啊,圈层差得太远了。
所以还是一句话,我现阶段的目标是:继续跟随。《历史的荣耀》对来我说还是一本需要慢慢去啃的书,我目前才阅读了一半,读的时候有些许的累感,读一阵思考一阵儿,然后继续啃。爱历史,从历史分析中发现更多的社会智慧和发展策略。希望有一天,我会雄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