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我记忆中爱情的模样。
常奶奶❤沈爷爷。二人育有两子,大儿子唤之——涛涛,小儿子唤之——三八。
常奶奶一口响亮的东北京腔,术后在病床上讲起话来依旧铿锵有力。大概在以前就是个身强体健乐观开朗的老太太。
常奶奶其实是个很讲究的人,每天早上六点多护工扶她起床,上厕所,洗漱,喝蛋白粉,吃儿子带过来的早餐。这个早餐可真是不简单,常奶奶担心沈爷爷身体,不让他上医院来看她,所以沈爷爷每天早上四点就起床给老伴儿熬粥,蒸鸡蛋羹,准备小菜。儿子六点多就送饭。早上吃着老伴儿熬的粥,常奶奶一边吃一边给儿子说,不要送饭了,早上这里有卖饭的,很方便的。这个老沈啊,就会熬粥,天天熬粥,其实是怕老伴儿和儿子辛苦,常常说着说着还会心疼的湿了眼眶。由于新冠的影响,每个病床只允许留一个陪护,护工白天晚上都在,所以每天儿子就跟护士打游击,陪在母亲身边,讲各种各样的事情,来哄老太太开心。老太太真的是一会哈哈哈大笑,一会又哭,哭的时候嘴里总念叨着,儿子太辛苦了。当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开心的。
出院的时候,大儿子小儿子还有老伴儿都来了。大儿子是个不爱讲话的人,但是也会隔三差五的来看常奶奶,大儿媳妇却是个很会说话的人,哄的老太太一乐一乐的。能够这样相处的一家人,常奶奶的功劳一定不小。再讲又跑远了,还是讲回出院的日子吧。那天早上,不到七点小儿子和老伴儿就带着早餐来看常奶奶了,因为一直不让老伴儿来,老伴儿实在是憋不住了,就跑来了。没想到,医生查完房后,护士一进病房就说,奶奶,今天出院了。开心不?常奶奶还没反应过来,啊,真的吗?高兴高兴。护士走了后,小儿子笑着说,老沈今天还来对了。
一家人便开始计划出院的事,大家分头行动。大儿子负责联系车,常奶奶负责联系小区物业,本来沈爷爷要联系的,常奶奶说还是她来,她跟那些人熟。常奶奶打起电话来,依旧铿锵有力,但却非常尊重对方,电话接起来,说,某某某,你好,我是常老师。然后用她流利的京调普通话很有礼貌的讲完事情。顺利的就办好了。小儿子则去办理出院手续。
一家人都忙开了,老伴儿也坐不住,想去看看小儿子那边怎么样了。常奶奶立马大声“呵斥”,老头儿,你给我坐好了,哪儿也不许去。老沈便乖乖的坐好了,说,好,我哪儿也不去,就在这陪着你。常奶奶接着说,老头儿,时间过得真快啊,我都指挥你50年了。
护工在一旁收拾常奶奶的东西,常奶奶要换衣服,说要找一条毛毛裤,而且她能准确说出在哪个颜色的包包里,可是护工却找不到包包,这下急坏了常奶奶。护工说再没有包包了,就在大家都忙乱的找包包时,护工说,找到了,原来柜子上面一层还放着好几个包呢。找到包包后,常奶奶的裤子衣服也都找到了。常奶奶一家人觉得这个护工还不错,说要请到家里一段时间。护工就去向领导请示去常奶奶家里的事了。
常奶奶一边穿衣服一边说,在她之前做检查的时候,她把所有贵重物品给了上一个护工,包括手表、钻戒、还有一枚5克的金戒指。等出来后,5克的金戒指就不见了。护工说她没见。常奶奶说那枚戒指也值不了多少钱,主要是儿子给买的,有纪念意义,说着说着难过的哭了起来。但话音一转,又欣慰地说,幸亏没拿走手表,手表是她跟老伴儿结婚50周年纪念日的时候,老伴儿送的,很有意义,价格也不便宜,五千多呢。还有钻戒也是有纪念意义的。
其实常奶奶是个很有生活情调并且仪式感很强的人。
她喜欢指挥老伴儿,老伴儿也乐于被指挥,整个场面甚是欢喜。
或许这才是幸福最好的归宿吧。愿我们所有人都具备幸福的能力,让平淡无奇的生活变得有趣,幽默,富有生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