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鸿儒纪昀(纪晓岚),晚年所作的文言笔记志怪小说,也是唯一面向大众的通俗作品。
该书记录了作者本人和亲友的家庭轶事,记载了作者亲身经历以及道听途说的各种新奇故事,包括官场见闻、世态炎凉、风土人情、京师风尚、边地民俗、奇闻轶事。
从作者号称的“原生态”故事里,可以了解当时人们对神仙的信仰,对鬼神的态度,对婆媳关系、主仆矛盾的看法,窥见“人情练达即文章”的为官之道、做人技巧、处世哲学等等。
《阅微草堂笔记》传达了纪昀颇为艰辛的思考:完美意义上的人是什么样的,又有着什么样的生存意义和价值?作为社会人应该有着怎样的生存状态,又应该有着怎样的精神追求和理想信仰?
《阅微草堂笔记》的许多故事,表现了人们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对空虚的恍然,对曾经犯错的内疚和自责。纪昀试图让读者明白,比死更值得害怕的,一是活得没有意义,二是活得没有希望。
在《阅微草堂笔记》中,鬼神无所不能,冥界清正公明。
纪昀这样的描写,一方面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失望,更重要的一方面,他想借冥界鬼神,让人们时时感受到对于死亡的恐惧,启发人们从“恐惧”和“死亡”出发扪心自问。
通过反思唤醒自己,从沉沦中醒来,回到本真状态;自我决定生存方式,自主选择自己的命运;避免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这样才能达到一个相对超脱的境界,不再靠尔虞我诈维持相互关系,不需要靠吹嘘粉饰确立自己的地位,保持独立人格,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
《阅微草堂笔记》中有着对死亡的遐想,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人生意义的误解等等,体现了儒学精神对人们的终极关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