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简介:用目的论去解释人的行为动机,分析有意识的和无意识两种情况,再根据因果关系去追寻潜意识行为下人的动机。
人的每一个行动好像都可以用目的来解释。比如,我为什么要去吃早餐?因为我饿了。
我在想,一个人有没有可能不怀着任何目的去做一件事?睡觉算吗?好像不算,因为休息是人体正常运转所必需的,也就是说,睡觉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学习和工作罢了。
那做梦呢?貌似做梦是完全随机的,你不知何时梦会潜入你的睡眠之中。但研究又表明:做梦其实是有很多目的的,比如舒缓压力、整理记忆等。
那是否意味着,许多潜意识下的动作,如公众演讲下紧张时说话结巴,与陌生人沟通时习惯保持很远的距离,这些都是有目的的呢?按理说,我表达演讲的目的应该很明确,肯定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自我,那为什么会紧张呢?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的能力的不认可。
这时首先不用目的论去解释,因为外化行为的目的有时并不与我们所认为的目的一致,这点很好理解。一个人是主动参加演讲呢?还是被迫参加?其性质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我觉得在分析行为上可以有主观的猜想,但至少不能将其当作唯一的判据。
这种情况下,用因果推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寻找到他的目的。为什么会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呢?可能是第一次参加,那么问题来了,你会发现现在很多人在第一次做这种有公示性质的活动时都会紧张,但是自己做时却没有任何感觉。
这里引入一个我觉得可以解释的理由,公众预期与自我预期的冲突,我们自己独立做一件事,比如写作业、打游戏,很多情况下是我们自己独立完成的,这时会有自我预期,但很少有公众预期的存在,我们会因为最后做不好这件事而愤懑、不满,但我们却很少在做这件事时感到紧张,究其原因,我们在没有达到自我预期时,可能会一时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但人最容易原谅的就是自己,在多次原谅之后,我们对自我的预期有所降低,更符合自己的水平,那么结果就不会出乎意料了。
但是公众预期呢?这里涉及到一个公众形象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想展示给他人一个怎样的形象。就拿公众演讲而言,谁不想在台上能够,游刃有余,侃侃而谈呢?但很大程度上,我们对自我的能力有一个较大偏差的误解。总是要去做了这件事,才能知道自己的差距所在。所以,为什么会紧张呢?因为自己的能力没有达到预期,既然有紧张得语无伦次的存在,又为何不能坦然地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呢?
进一步说,是我们在自欺欺人,我们觉得自己行,但客观上来讲是还需要努力的,这两者的矛盾自然而然地导致了在台上紧张得语无伦次。但有时紧张却可以成为影响发挥的一个“借口”——自我欺骗,觉得自己能力还是可以的。这就是我根据因果关系所推出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