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完一条朋友圈,绝对不只是就这样将它扔进朋友圈这片海洋里,发朋友圈更像是撒网,你总想捞点什么上岸,点赞、评论,那一个个的小红点就是你发完朋友圈后时不时回看的最诱人的猎物。
我们为什么要发朋友圈?为什么想要那么多的赞?我想是源于人们想要倾诉,想要交流,想要了解,想要获得存在感。 所有社交媒体的初衷都是为了促进沟通,消除孤独,可是,在庞大的朋友圈里,我们真的能够去了解一个人吗?点赞真的可以促进人们情感的建立,消除孤独吗?我们发一条朋友圈,需要精心找角度拍唯美的照片,需要花费时间修图,文字删了又要重新编辑,悲苦情节都是你我心照不宣的禁区,我们只有快乐与调侃,朋友圈就好比我们表演的前台,一切都要精心布置,它饱含更多的是人们表演时候的仪式感,还有每个人为自己贴上的标签,拉出的横幅。
可以说朋友圈并不是一个坦诚的地方,所以它不能帮我们建立结实的情感基础和对一个人的理性认知,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生活,你会发现真正关心你发的内容的还是你现实生活中的那几个好朋友,在大多数其他人眼中只是过眼云烟,即使给你点赞,也只是一种惯性使然。你看过的风景,你经历过的事情,在于沉浸其中,不然你生活的意义就只是那几个小红点了。
比起发朋友圈,我更喜欢写日记,同样是一种倾诉的方式,在日记里,你会去认识自己,你可以对自己百分百的坦诚,而不是伪装,两种方式同样可以从倾诉中获得安全感,然而朋友圈会将人圈养其中,给人造成幻觉,很多人在一个个小红点上贪婪地吸取认同感,安全感,愉悦感,然而几秒后,几分钟后,空虚感又会袭来。但日记本让你更加清醒,坦诚。
村上春树每有新作,都会有声音说他写得不如以前,或者重复自己,很多人认为还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且听风铃》写得最好,但是他回答说,他不这么觉得,他认为他一开始并不知道如何写作,但随着40年的努力,他觉得自己越写越好了,并且他做到了。在大家都觉得他写得不如以前的时候,他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情况,不因大家的想法而改变自己的写作思路,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那些书的出版,不是为了向读者倾诉,是对自己的倾诉。
我们需要和这个世界交谈,我们更需要的是和自己交谈,这世上最宽慰人心的倾诉是向自己倾诉。
朋友圈是我们表演的前台,但越多地依靠它,我们留给自己的后台时间就越少,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眼下的生活,关心身边的朋友,将更多的光投向自己的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