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520 红包雨心灵之音
德国入境:居Ochsenfurt,访维尔茨堡

德国入境:居Ochsenfurt,访维尔茨堡

作者: 情绪化的大笨蛇 | 来源:发表于2019-09-29 02:06 被阅读0次

抵达法兰克福的时候,是当地时间九月二十日清晨六点半,北京时间九月二十一日中午十二点半。

那会,法兰克福的天色还没有完全亮。彼时的我们,已经顺利入境,并连接上了机场的免费wifi,通知了在特里尔的三儿来汇合。

头还有点昏沉,耳朵也总有阵阵轻微的低鸣,我知道是因为睡眠不足,还没有恢复体力,还有需要倒时差的原因。

外面的温度显示是七度,已是冬日气候。我们在机场出发大厅门口附近找了个位置坐下,静静等待三儿的到来。

等待的间隙,把飞机餐还没有吃完的面包三口两口吃完,又觉得口渴。左右张望没看到装开水的机器,于是,我把目标投向了不远处的星巴克。

语言不通,就先在有道翻译官查询了帮忙装开水的英语语句,才略有点小紧张又有点小兴奋的走了过去。

星巴克的服务生正在聊天,一个褐发白人一个黑发黑人。当我说了一句“Excuse me”后,才分出心神招呼我。

也不知道是我发音不准,还是因为翻译的语句不够准,总之服务员听到我说的话没有动作,直到看到我的保温杯又加上我的肢体语言之后,才给我装好了水。

这经历不由又让我想起入境时候的情况--几乎如出一辙般的囧并乐呵着。

当时,和办理入境的工作人员沟通,互相不懂对方的语言,我靠着一句“my English is poor”开头,又打开有道翻译官辅助,最后加上对工作人员个别单词和语句的推测,几乎是头脑手并用外加丰富表情才得以顺利入境。

好容易和三儿汇合,已等待的几乎昏昏欲睡。和三儿说到和当地人沟通的情况,被毫不留情取笑了一番,倒让精气神恢复了些。

接下来,也还不到可以休息的时候。我们必须拎着行李,坐几趟火车,去距离法兰克福约两个小时左右的小镇Ochsenfurt放行李,办理入住。

城际火车

尽管睡眠不足的后遗症仍在,可已不影响我兴致勃勃开始观察第一站法兰克福&Ochsenfurt的一切:

在三儿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德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茂密的森林环绕;在德国,最贵的是人工,快递员收送快递只会按一次门铃,过时不候,而如果要找师傅维修东西,计算下来折合人民币要几乎一千多元一次;德国人习惯了享受生活,基本上周末都会去徒步或旅行,每到周日超市、商店都会关门,只有少量餐馆还正常营业。

听起来,在德国生活还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坐在城际火车的感觉,与坐在国内高铁的感觉近似。稍一比较,发现这边的设计还更为便利。

如火车会按时或提前停靠在站台,有专门的指示牌提示出发时间;如乘客可以买一天之内无限次使用的通票,既可以选择全国通用的,也可以选择州内通用的;如火车、公交的门一般会关上,如有人要上车,则用手触按即会感应开门。

就这么边闲聊,边看外面与国内截然不同的风景,趁着时间充裕还小眯一会恢复一下体力,终于,Ochsenfurt小镇到了。

Ochsenfurt小镇

小镇不大,顺着地图的指引,沿着主干道行走,很快就到达了小镇的中心。

只见当地的房屋,并不完全一样,却每每有相似的设计,红色、白色、黑色,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安详,令人倍觉舒适。

我们拖着行李行走的声音惊动了两侧在吃午饭,或者悠哉吃点心的当地人。他们大多数都是白发丛生的中老年人,偶尔也会出现几个衣着清凉的着紧身健身衣服打扮正外出游玩的年轻人。

在当地人眼中,我们一行亚洲人的面孔,估计也吸引了她们不少注意力,也成为了当地人眼中的“外国人”。

环境的变化,也带来了身份的改变,每逢想到这个小变动,我就觉得好玩。

在爱彼迎订好的民宿办好入住手续,我们在房东的推荐下找了一家附近的好评美食餐厅解决午餐。

按照德国的饮食习惯,总是要先点喝的饮料酒水,再点吃的主食甜点。且这里的人们习惯了吃冰冻的饮品,一般如果不是为了煮咖啡就不会单独供应白开水。

幸好有德语交流无障碍的三儿操心一应对外交流的事务,我们只是静坐着,等待点好的美食上桌就行。

午餐之一

和国内饮食不一样的地方又出现了。

这里的餐厅在点餐后,除了提供客人点的食物饮品,一般不会主动上前提供诸如茶水之类的服务,可按这边的习惯却肯定要支付对应的小费。上菜的速度也实在是很慢,而菜品丰富之余,令我们惊讶的是口感格外咸,以至于到了最后,只剩下这一个感觉,反而忽略了其他。

也不知道是本地人口感重的原因,还是因为厨师今日心情不好,或者当地盐价下降的原因。

行宫

饭罢已是下午三点。收拾了一番,又补充了食物,大家伙的精力稍微恢复。秉着不要浪费时光的原则,我们决定去附近的维尔兹堡游览。

维尔兹堡号称德国的小布兰格,该地区地段不大,却历史悠久,是以前的主教区。

相邻的街区,既有天主教堂,也有基督教堂,对我这个不信教的人来说,进去参观只是为了看看建筑的不同,而对不同教众来说,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调整心态的。

俯瞰维尔兹堡

三儿拿着地图边看边查阅边带领我们参观。顺着她的指引,我们的脚步遍布了小城数得上号的教堂,著名景点的公交,还顺带品尝了当地人男女老少都在吃的冰淇淋。

教堂给我的感觉一向是庄严肃穆的,还总不自觉的拿国内的寺庙做比较。所以,每到一个教堂里面,声音会不自觉的放低,会自动把帽子摘下,只有看到有游客也在拍照才会拿出手机留念。

教堂的建筑风格还有壁画,大部分是十一到十三世纪的风格。对于走马观花的我们来说,并没有深究哪些是从古保留至今的,哪些又是现代修复的。

傍晚,终于等到九号公交,前往山顶城堡。

这个不知名的城堡,坐落在维尔兹堡的山巅。一开始,我以为这就是维尔兹堡名称的来源,后来和三儿交谈才知道,这实在是一个美丽又可笑的误会。

坐在公交上,看着师傅娴熟的开车,依次经过城区,大桥,盘山公路,甚至穿过了一个弯曲狭窄的山洞--这些路径的设计令人惊讶之余又对古堡生出些期待来。

及至下到车来,走在圆滚滚的青石铺就的大路,望着前面古堡在夕阳照射下显得色彩格外协调的模样,我忽然想起了去年游览布达拉宫的情景。

或许是古堡的颜色也以深红、土黄为主,或许是古堡的厚重历史感令我觉得熟悉,或许是长长甬道笔直向上的攀爬格外一致,也或许只是因为每个国家的经典建筑在某个年代隔着遥远的地理位置就会有心有灵犀的时刻。

总之,爬上矮墙俯瞰整个维尔兹堡城,爬上山巅游览古堡风景,视觉上令我惊艳,心理上又莫名令我觉得好似冥冥之中有一只手促成了这次相遇一般玄妙。

入夜,准备下山。考虑到第二日是周日,为了不影响旅行的食物供给,我们必须赶在晚上八点超市关门之前去购物。

身体上的疲惫,心灵上的满足都还没有消化,又必须因为紧凑的行程快速适应现实的节奏安排。

没有国内超市动辄分为两三层陈设,囊括了衣食住行的豪华,我们去的超市只提供食物。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儿地段较小,就算是连锁的超市也并不十分大的缘故。

在一地游玩,自然就要入乡随俗品尝该地的食物才算完整。翌日的食材我们准备的是全麦面包、意大利面,考虑到父母的需求还额外准备了一袋米,一瓶酒。

超市新鲜的食材不多,可供选择的蔬菜仅是西红柿、土豆、大白菜、彩椒等有限的几种,反而是各种不知名的沙拉酱、调料,琳琅满目摆满了长长的货架。

我内心对德国人民贫瘠的食物选择充满了深深的同情。不过话说回来,人家已经熟悉了本地风情,焉知国内食材的种类繁多不是一种困惑或折磨?

毕竟风景也好,风俗也罢,甲之蜜糖,很有可能是乙之砒霜。


本文写于2019年9月21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德国入境:居Ochsenfurt,访维尔茨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oy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