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是个6岁的小女孩,读中班,懂事乖巧。有一天从幼儿园回来,豆豆却嚎啕大哭,喊着要一顶黄色的帽子,从她断断续续的表达中,妈妈终于了解到事情的原委。
幼儿园要搞亲子活动,活动是家委会倡议和组织的,当时有家委会代表提出,活动那天太阳比较大,最好给孩子买一顶帽子,并且在家长群里发了一张帽子的图片,需要的家长可以报名购买。
豆豆妈妈看图片上的帽子自己家正好有一顶,颜色款式都一样,帽檐还要大一些,遮阳效果更好,想着反正是家委会买,就没有报名。
结果,过了几天老师开始在教室里发帽子了,看很多小朋友都有帽子,豆豆也上前跟老师要,老师说:“豆豆,这些帽子是其他小朋友的,你没有哦!”
6岁的孩子不了解也不理解这件事,她只知道,老师给很多小朋友发了帽子,但是她没有。可以想象豆豆当时的那种委屈,在学校没有哭,回家就闹上了。
听完豆豆的哭诉,豆豆妈妈心里很不是滋味,既心痛又愤怒:明明是家委会组织的,为什么老师要在教室里当着所有孩子的面发帽子?作为一名专业的幼儿老师,难道会想不到其他小朋友的感受?
“当时我真想打个电话给老师说说这件事”豆豆妈妈对我说。
“你说了吗?”我问。
“没有,我想了想还是忍了,我怎么说?说了以后老师对豆豆有偏见怎么办?”豆豆妈妈说,“我吸取教训,以后班级里搞活动,只要说买东西我都买。”
“你就把豆豆哭的事情跟老师委婉地说一下,也许是老师真的没有考虑到也不一定呢?”我说。
“她是幼儿教师,她整天跟孩子打交道,学过幼儿心理学,难道会连这些都考虑不到?”豆豆妈妈想了想说,“我还是不能说,我说了老师听得进还好,要是老师听不进呢?就会觉得家长难搞,豆豆现在是中班,还有一年多时间在她班里呢?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我想了想,一时竟无力反驳。很多人都说家长难搞,然而事实上,很多家长都过得小心翼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