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亲子教育生活
有一种国民焦虑,叫“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上补习班了

有一种国民焦虑,叫“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上补习班了

作者: ahaschool第二课堂 | 来源:发表于2019-03-19 18:32 被阅读1次

相信很多妈妈都听过那首《最伤心的人》,里面有句歌词是:

我最爱的人,却伤我最深……但自从有了娃后,妈妈们开始变得不再为爱情神伤,相反却经常在夜深人静时感叹:

“为什么我最舍得花钱的“班”,伤我却是最深!

后台有位林妈妈给我们留言说:“我一口气给孩子报了4个课外培训班,英语得报,艺术也少不了,体育类增强体质,还有编程学学也不错。于是每个周末,我都要带着孩子奔波于各个培训班,连个懒觉都不能睡,这都不重要。

最令我伤心的是,一年多下来,感觉孩子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其实在一二线城市,像林妈妈这样的家长有很多。在她们看来,选择课外补习,就是去打一场旷日持久又无法避免的拉锯战。

两年前,上海市委前书记韩正曾说:

教育不能被资本绑架,如果培训机构是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这样的培训市场,党和政府必须管,不管就是失职!

两年后的今天,教育部长陈宝生终于站出来兑现了这句话。

教育部去年调研了40.13万个校外培训机构,整顿了其中27.3万个违规机构。

不仅如此,陈部长还公开表示,

与课外培训班的较量,是一场硬仗!

 为什么大家都扎堆地把孩子送进课外机构? 

汇丰银行曾做过这样一个调研,对比世界其他几个国家,中国的父母对子女课外补习费用占比最多,远超美、英、法等国。

中国家长最有钱?还是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超过美、英、法等国?

答案都不是。

对中国家长来说,补习班虽然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是和动则几百万的学区房相比,还是便宜太多了,起码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我曾经见过这样一类奇葩家长,本来班上的孩子都有去课外补习的现象,后来学校打算,严令校外补课行为,要补课的话,就让孩子来学校免费补吧。

本来是件皆大欢喜的事,多好?谁想到后来那位家长居然去教育局举报,说学校给孩子添负。一纸令下,学校的补课活动被落空。

不光补课要举报,作业布置多了也要向教育局通报一声。

几个回合下来,校内补课的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你以为这位家长是崇尚快乐教育,提倡减负?其实他背地里早带着孩子上各种校外补习班。

又不想浪费已经报名的费用,又不想学校补课赶超自家孩子,那就捣乱呗。

教育竞争背后的实质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太稀缺,上升的通道太狭窄,你想获得更多资源,我也想,大家都去补习班了,谁还甘心当拖油瓶?

针对应试教育,高晓松说过:

那些声称被应试教育毁了的人,不应试也会自毁;

那些抱怨婚姻磨灭理想的,不结婚也成不了居里夫人;

 不去培训机构学,行吗? 

并不是没有人尝试过自己在家教孩子,有一位同济05届数学系的妈妈这样说道:

“我女儿的奥数题,弄得我熬夜到凌晨一点。上一次这样熬夜还是在七年前评职称的时候......”

同济的毕业生难道还解不了区区中学数学题,当然不是。有的时候,奥数的难度不在于你有多高的学历,掌握了多少的知识量,而在于你一定要听辅导老师的解题套路。

知道了这些“隐形规则”的家长自然会想,唉......还是老老实实地报班吧。

当然了,培训机构是有优势的,这是市场竞争下的必然体现。

但拿这些来说明家庭教育完全比不上补习班,那就是谬论了,因为培训机构也不是万能的。

Face Book的总裁扎克伯格,34岁就成为全球第三大富豪,可他的编程天赋,不是来自学校,更不是课外培训,而是被父亲爱德华发现并培养的。

扎克伯格10岁的时候,父亲给他买了一台电脑,对于这种高新科技产品,年幼的马克·扎克伯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这种兴趣恰好被父亲重视了起来。

后来,爱德华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好儿子的发展动向,就非常细心地观察着扎克伯格生活中的一举一动,结果他很快又发现儿子有极其好的观察能力。

扎克伯格

在小扎克的求学路上,父亲一直在支持和引导,可以说,扎克伯格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细心培养,这一点,正好应验今年两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的发言。

他的原话是:

“家长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对孩子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

有些能力,恰恰不是靠在补习班做几道题就能达到的。

比如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互动的表现,还有孩子的专注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不管孩子报了多少个课外班,这些都不是培训机构所能教会的。

 倘若不给孩子补课,就让他们尽情撒欢吗? 

很多人喜欢拿欧美教育说事:

朋友阿何就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孩子在国内学校上学时,中国的老师都要求学生们上体育课时记录跑步成绩,并按成绩快慢排序。

言下之意,学校评判的标准是:你要比别人强才行。

后来他们一家去了美国,在国外,就是另一番场景,当时阿何孩子的班上有个学生成绩很糟糕,痛哭流涕,美国老师走过来安慰他:你只要比自己强就行了。

言下之意:你不必在乎别人的成绩。

真正的精英教育,他们对教育的态度与应试教育有着根本的不同:

你是你的船的主人,开快开慢你自己决定;我们要教你的就是:学会怎样决策你的快慢。

而应试教育则是:你必须得快,不然就会沉没。

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高考工厂“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就是应试体制的最典型的例子。

而补习培训班只有在这种体制下,才能不断蓬勃地发展起来。

安徽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

这么说,是应试教育比不上素质教育?还是我们的教育不如别人好?

自然也不是。

凤凰网新媒体副总裁刘春在微博上说过这么一段话:

如果一味地强调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我这样的穷人孩子是没有任何上大学机会的。

我们中学乒乓球桌都两台篮球场一个,网球马球高尔夫没听说过,没有图书馆,也没有音乐老师、美育老师、舞蹈老师、戏剧老师,英语老师二把刀,发音都是驻马店口音,我们唯一跟城里孩子一样的就是教材,就是做试卷。

为什么应试教育产生了诸如“填鸭式教育”、“高分低能”等弊端,依然没有一点改变?还宛如大树扎根般得,立于我们的教育之本。

尽管有诸多弊端,但应试教育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钱文忠说:“高考制度之所以不能改,是因为我们找不到比高考制度更不坏的制度。高考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它是最不坏的制度。”

在教育评价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对普通家庭来说,高考就是唯一,就是客观事实,就是实现教育平等最有力的武器。

 既然高考就是唯一,为什么还要重视素质教育? 

既然应试教育是我们的教育之本,为什么还要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两会上说,期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能够真正改变唯分数、唯升学的倾向。

有没有发现?在应试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唯分数、唯升学第一。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素质教育愈显苍白和匮乏,甚至有家长直呼:

“所谓科技创作的爱好,什么机器人啊,编程啊,艺术啊,我觉得大家该醒一醒了,大家该停一停了。

人类历史几千年,能出几个天才?”

发现、培养自己的天赋,真的只是教育之路上的画蛇添足吗?

下面这对双胞胎姐妹花,虽然初中数学曾只考过17分,但却精通四国语言。

寒暑假,别的孩子在补习班度过盛夏的时候,她们是和妈妈一起环游并探索世界,最后大学分别被牛津和剑桥录取。

杭州高三女孩郭文景被哈佛录取的原因,除了考试分数外,还综合了她的爱好编程、帆船、滑雪等。

韩桐彦在《素质教育》里说:

“对教育而言,读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训练思维,点燃学生头脑中创新的火把。”

为什么走了那么久的应试之路,反而要开始为素质教育让道了?

因为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已经不再以唯分数第一了。

素质教育的核心使命,是要让孩子学会怎样选择和改变世界,这才是除了分数外,孩子更应该去知道的东西。

而课外机构?

它们不是洪水猛兽,更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课外机构和学校一样,只不过是额外提供了一个学习的环境和平台罢了。

妄想只通过添加一个平台就能让孩子的学习突飞猛进,那是投机取巧的偷懒行为。

真正想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还是得让家庭教育,学校和课外相互联手合作,根据自身家庭的条件做调整,再加上孩子的反馈,从而发现孩子的天赋,找出适合孩子发展的道路,这才是一条能让人连连点赞的最优路径。

相关文章

  • 有一种国民焦虑,叫“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上补习班了

    相信很多妈妈都听过那首《最伤心的人》,里面有句歌词是: 我最爱的人,却伤我最深……但自从有了娃后,妈妈们开始变得不...

  • 2020-12-29

    有一种焦虑叫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还有一种焦虑叫看到身边的人读书!

  • 看看别人家的黄亮发型师

    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有一种家长叫别人家的家长;有一种老师叫别人家的老师;有一种男朋友叫别人家的男朋友,现在有...

  • 食堂文艺成这样真是逆天了,周末速度来南航蹭饭

    有一种好叫别人家的好, 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孩子, 有一种男朋友叫别人家的男朋友, 还有一种食堂叫别人家的食堂! 这...

  • 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孩子,一种叫自己家的孩子,另外一种叫别人家的孩子。而且“别人家的孩子”还天生自带多才多艺...

  • 这届父母,拼的不仅仅只是经济实力

    目前正在暑假期间,你家的孩子报兴趣班、补习班了吗?你有没有这样的焦虑?别人家的娃都去学这学那了,一个暑假说不定就弯...

  • 看过千山万水 你依然是你 我与我和解

    有一种父母叫别人家的父母,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小时候羡慕别人家的父母,还愿意做自己父母的孩子。深知别人家父母...

  • 米索:有种衣柜叫别人家的衣柜

    有一种老公叫别人家的老公,有一种孩子叫做别人家的孩子,而有一种衣柜叫别人家的衣柜,它以全新的视角,人性化的设计,与...

  • 别人家的翡翠让人眼馋

    有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勤快,听话而且成绩优异;有一种男友,叫别人家的男友,细心,体贴还浪漫温柔;有...

  • How 度 you do|魏晋zuō男2

    ▼ 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 有一种男人,叫别人家的男人。 他们的共同特点: 都是你人生中被用作标杆却无法企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一种国民焦虑,叫“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上补习班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vn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