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女卿年设计诗自媒体
用心“工作”的“孩子”最打动人。

用心“工作”的“孩子”最打动人。

作者: 女卿年Min | 来源:发表于2016-10-10 20:39 被阅读20次

WDD_Min推荐 : 本期专访嘉宾“卢心远”

卢心远~本科就读985名校,后报送至清华攻读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美国专业咨询公司。梦想有一个独立工作室,为纯洁的孩子进行创作。

和心远是在大学期间的Coin设计交流活动上认识的,毕业至今已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领域从业者。近期与她聊天之后,发现兴趣和工作其实一点也不冲突,反而构成了一种有趣的生活节奏。所以把内容稍作整理,以问答形式分享给大家,希望对正在阅读的密友们有所启发:

嗨~我是心远。

我觉得自己应该是一名混合型设计师。平日,我在一家叫Continuum的美国创新咨询公司负责产品体验设计,和我的团队一起透过用户洞察为企业明确创新契机。在生活另一个维度里,我是一个kid designer,我做插画绘本、为孩子做有趣的产品;有时也会做一些关于孩子的调研与研究。

接下来我们进入问答环节吧 Q&A

Q :在魔都快节奏的状态下,你如何看待“工作”这件不大也不小的事?

A:

平时工作蛮忙的,出差加班以及个人项目一起出现时,真的是又累又焦虑。但是我觉得主要还是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现在所做的事情的“价值”。如果“价值”能被确认,那事情也会变得顺理成章了。

我所理解的“工作”,包含两个维度:职业和工作。

“职业”是指某行业内的一项特定职能。有着时间和责任范畴的界限。而“工作”意指“休息”的对立面——一个在闲暇之外需要持续而为的事情。

对我来说“做设计”同时具备两个维度,它的持续性让我源源不断地进行着各种来自外界、以及来自内心愿望的项目。我喜欢将“设计工作”划分为主线和副线,这样我可以更聚焦每一条线上的定位和目标,并依此做任务切分和时间管理。

Q :主线和副线?似乎挺有意思,怎样理解呢?

A:

我对“主线”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当下的能力和专业背景最适合做的事情。

我现就职于一家美国设计咨询公司Continuum,担任产品体验设计师,负责设计策略和产品体验相关工作。这是与我的专业背景、思维特点很相匹配的选择。很幸运能得到这样一个契合的机会。

而“副线”是一种累积,是对所信仰领域的累积。我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画插画、学习有关绘本的知识,收集整理儿童领域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信息。也会时不时地合作一些相关的项目。我很喜欢为孩子做东西。

对我来说,“主线”引领我成长,而“副线”让我的生活长出分支,引来更多的可能性。主线和副线的内容有时也会相互交织。

其实你看现在很多人也都有着多重的身份,越来越难用某一个职业解释一个人。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大家不愿意再用一个“职业名词”来限制可能性。

Q :刚才所谈及的“主线”和“副线”,在你的生活中发生着怎样的交互?

A:

我想分享两个小经历,对我来说我觉得是礼物。

我在Continuum参与过一个有关儿童教育的项目,其中一项内容是为孩子设计书籍插图。我们团队从小朋友对视觉图像的喜好及接受度入手,和孩子们做访谈做测试,明确他们年龄段所能产生共鸣的视觉方向,最后提出设计方案。我在这个项目中“玩”的很开心,创作了近10个关键人物形象。这是“副线”走入“主线”的奇妙经历。

另一个是我的”主线“融入”副线“的例子。我最近在和上海一家博物馆合作,为孩子们设计一些可玩可学的产品。后来博物馆老师跟我说,她定下来与我合作,不仅因为喜欢我的插图风格,更是因为我带来了关于用户使用情境、目标用户特点的思维视角。而这种思维正是我在日常有关用户体验和设计策略的工作中逐渐训练、累积出来的。

博物馆项目中的一个方案草图

Q :你如何平衡主线和副线之间的关系呢?

A:

我觉得主要在于时间管理。我会以“为每一天定一个主题”的方式安排要做的事情。

举例来说:我周一的主题是“Professional Improve”,即学习与设计策略和用户体验有关的知识。周二至周五的主题都是“design for kids”,这些时间用来学习有关孩子知识,或完成相关领域的项目。周末一天用来休息,一天是机动的灵活时间。

其实如果遇到出差或加班,我也不会强迫自己非要完成每天的“主题”。毕竟生活是有弹性的,专注于每天有能力完成的事情就已经很不错了。

Q :可以介绍一下你的“副线”都做了哪些事情吗?

A:

我觉得我的“副线”是关于“design for kids”这件事的一个比较广的范畴,我想以最后设计的类别来做限制。只要是为孩子做的东西,我都想研究。可以是绘本、玩具,也可以是幼儿园空间或课程体系。我相信这是有意义的。

回头看来我在做的有这样几类事情:

一是绘本。我认为绘本集合了很多智慧,是很打动孩子的一种媒介。我在尝试自己想故事,做绘本。这还在刚刚开始的阶段,仍然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学习。

我的一些插图作品

二是参与一些有关孩子的设计项目,比如为幼儿园美术课设计画画工具,或是为小朋友设计带插图的纸品。这方面也很感谢我男友,他总在我什么都想要的时候帮我梳理出值得专注的方向。

和幼儿园老师一起讨论孩子使用美术工具时的困难之 为孩子设计的水彩笔工具,并配上故事插图教孩子如何收纳彩笔

三是寻找一些与孩子有关的话题做研究,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最近我和一个朋友挑选了16把风格各异的椅子请孩子选出他们的最爱,并说明理由。我们想通过这个小调研理解哪些因素影响孩子做审美选择。

我和朋友在请小朋友挑选最喜欢的椅子

Q :你对以后有怎样的期待?

A:

期待的是主线和副线最终的交汇吧。

用户研究和设计策略的思考能力,让我在“design for kids”的领域能够以更细腻、更系统的方式拓展其可能性。而自己一点点累积起来对孩子的理解,积累起来的插画及设计相关的专长,让我能够把想法落地。

如果真能开一个“design for kids”的工作室那我觉得会很酷。

Q :女生从事设计行业很容易陷入困惑、迷茫,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吗?

A:

其实我并没有感觉到这种困惑诶,嘿嘿。但是相比起男生,大多数女生的确容易缺少对于趋势、商业或宏观视野的把握。但相较于男性,女性更细腻也更敏锐,尤其是在与“人”有关的领域,女生更容易捕捉到契机。

WDD_Min:

和心远认识这么久,最令我触动的是她始终保有的一颗“童心”,不论面对繁忙的工作还是琐碎的生活,总是善用她的双眼,来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也许这就是她持续不断创作灵感的“来源”吧~

结束了吗?🤔NO~!

WDD另荐

WDD从来都喜欢扒设计背后的故事,嘻嘻~今天很自觉的把心远小盆友的朋友圈扒了点分享给大家,看看“职业”设计师是如何捕捉生活灵感,又是如何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相关文章

  • 用心“工作”的“孩子”最打动人。

    WDD_Min推荐 : 本期专访嘉宾“卢心远”卢心远~本科就读985名校,后报送至清华攻读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美国...

  • 用心的文字最动人

    最近在简书的文章更新,无论是一首诗还是一篇文章,都有幸被主编七月晴雨表选中,进入了最终入围群。究其原因,每...

  • 细节决定成败

    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成功的玫瑰终将绽放出最动人的美丽。 —...

  • 看过最甜蜜的爱情 见证最动人的时刻

    #AlessMakeup# 秋收Wedding 昨天在北京参加了场婚礼 这是我看过最用心最温暖最动人的婚礼 一场关...

  • 用心感受,真诚的文字最打动人

    小时候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对写作文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提起笔,不知道要写什么?从哪里下笔?印象最深的是,大概小...

  • 真诚和用心永远最打动人

    今天和朋友约去陶德砂锅总店。到那里发现,那里一如既往的排了满满当当的人。当时拿到号时,排在我们前面的中号桌还有38...

  • 色粉(6)

    黄昏 暮色 呈现出最动人的色彩 然而却美得虚幻 无法捕捉 只能用心去感受

  • 【动人+用心之举】

    43张贺卡,小朋友一张张精心挑选卡片颜色,挑选卡片内容,挑选卡封颜色,认真书写,写到手抽筋也没放弃,英文祝福和英文...

  • 一封封情书,穿越缓慢的时空。

    什么信物最打动人心,各人标准不一,在我看来,大抵情书最用心、最永恒了。 关于沈从文与张兆和的故事,应该也是中学里语...

  • 他17岁开始,做了18年的视频

    变化的世界里,不变的是用心,因为用心没有标准,它是源于人内心里的良知良能,所以才最容易被重视,容易打动人。 他17...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心“工作”的“孩子”最打动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xn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