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问题如今已经升级为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来工作室的孩子最小的甚至有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因为没有朋友,觉得上学不好玩,不想去学校。乍来一听觉得是小孩的玩笑话,当他不愿走进学校大门时,家长开始担忧了。
如果你正经历人际交往的影响和困惑而不知所措时,是时候考虑下孩童时期原生家庭的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有时候一不小心就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父母都是爱我们的,都想把最好的给我们,但每个人都会有认知局限,在我们没有辨别力的时候会全盘接收,当我们生长在没有表达爱和缺乏爱的家庭,就会缺乏安全感,如果我们没有从父母这里学会沟通,不知怎样与人交往,过于敏感逐渐会发展为社恐型人格。
过度敏感的人对外界高度敏感,时常关注对方的一言一行有没有提到自己,是不是在针对自己,极度在意别人的评价,经常为一点小事不能入睡。他们渴望别人的赞美,认可,出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也不能说服自己,与自己和解,从而陷入更深的社交焦虑中。
如果想要活出舒服的自我,建立正常的社交,我们首先要在头脑中预设一个良好社交的画面,想象和大家在一起畅谈欢笑的场景。当我们在心中有想成为的样子时,接下来就是具体怎么做。
首先,我们要善待自己,自我认同,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在,而不是一味的向外索求,爱是我们和父母的共同课题,真正的爱是勇敢的表达,平等的交流,真实面对自己的需求,并用心满足自己的渴求。每个人都是爱本具足,不需要向外索求,当我们内观自己,感受到爱和最大的善意,才能给予爱给我们身边的人。
其次,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而来的,发现自己的优势,让优势去承载我们的匮乏和愧疚感。优势会让我们有成就感,会变得更加自信,当我们持续绽放自己的时候,优质的资源和友好的朋友就会涌向我们,我们要做的就是张开双臂,真诚迎接朋友们的祝福和馈赠。
最后,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人际关系,练就强大的自己,沟通永远是解决人际烦恼的重要通道。刻意练习情绪管理的能力,中断获得他人的欣赏和认可,不是所有人都要接纳你,都能成为你的朋友,知己一二足矣。如果你被一些人际关系或者社交困扰,要区分是不是无意义社交,有时候过于在意社交会产生无效的自我内耗。
人生是一个自我经营的旅程,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关系中,好好爱自己是让自己人生幸福的无上法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