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纷争,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且说东汉末年,于桓、灵二帝始,宦官外戚交替专权,自此天下大乱,先有黄巾起义在先,后有董卓废少帝,继董卓死后,又有李傕郭汜同揽大权。后李傕郭汜败北,不说曹操执掌朝政,更有孙氏东吴,刘氏蜀汉之争,三大势力斗智斗勇,拼死相争,洋洋洒洒近一百年,怎料天下却落入司马晋之手,遥想当年孔明周瑜斗智斗勇,赵云单骑救阿斗,早成了过往云烟,人走茶凉。
三国演义的历史始于东汉,终于吴亡,近一百年的历史,且不说那数不清的英雄豪杰、博古通今的著名谋士,就先说刘备,曹操,孙坚这一代枭雄。
刘关张首出场于桃园三结义。小说中描写到,张飞出身于富贵人家,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关羽则是一位行走江湖的豪杰,三人自结义后招兵来投刘焉,以破黄巾贼党,后又相继投往曹操、袁绍、刘表处,自此三人历经数次磨难,或华容富贵,或颠沛流离,几次大起大落后,在川蜀之地扎下根来。
小说中,作者赋予了刘备“仁义”之盛名,通篇看下来也是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作者对于刘备的推崇。其实话说回来,刘备与曹操、孙权也没什么大不同,说白了,都是乱世中的军阀,各势力之间争权夺利,互不相容。那么,为何曹操孙权在三国演义中被渲染成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甚至可以说一部《三国》奠定了曹操“奸雄”的称号,而独有刘备被刻画成了仁义之至的开明君士?
到这里,就不得不剖析一下作者罗贯中所处的年代背景了。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这一社会大动乱的时期,深刻了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深重,但是由于古代封建思想的束缚,罗贯中认为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办法只有扶持正统,即巩固元朝的统治。而刘备作为中山靖王之后,属于汉朝的皇亲国戚,代表的是汉朝,他所建立的国家也被称为“蜀汉”,自然是正义的,正统的一方。作者也是借刻画出的刘备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念。
同时,作者还推崇忠信、仁义,于是又着重刻画了刘备仁义的形象以及关羽“忠”的品质,甚至花大笔墨描写关羽不降曹操、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等一系列情节,刘备欲取西川时,也是再三推辞,不愿起兵与自己同宗的刘璋。
但其实罗贯中所持的观念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他从根本上否定了黄巾起义的历史作用,黄巾起义被完全贬化,这些起义农民被称之为“贼子”。而实际上,黄巾起义是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末年的腐朽统治,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同时,要说到刘备的发家之路,自是少不了诸葛亮这个人物。小说中,先是借司马徽之口初步显其才智,后又有刘备三顾茅庐为其披上一层神秘面纱。博望坡之战,新晋军师孔明初次用兵,大捷,自此威望初步确立,即使张飞也心服口服。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孔明周瑜斗智斗勇,“用奇谋孔明借箭”,“七星坛诸葛祭风”,自此诸葛亮神机妙算之名算是彻底立了下来。
说到周瑜,亦是个足智多谋之士,若不与诸葛孔明相论,就说周瑜打黄盖,火烧赤壁等计谋,又输天下几人?小说中也曾写到,周瑜最妒孔明才智,几欲杀害诸葛亮,“善妒”成了他最鲜明的特点,甚至最后死亡的原因也是因为妒火攻心。其实在其他正史典籍上,都不曾有过关于周瑜“气量狭小”“心胸狭隘”的记载。三国演义中,周瑜其实可以算是一个被丑化的人物,其作用也就是更衬出诸葛亮淡泊恬淡的智者形象。
周瑜乃是孙权的军师。若要说孙权,就不得不从孙坚说起了。虽说东吴是由孙权建立,但实际上,孙氏东吴的发家史是从孙坚——孙权之父开始的。
孙坚,据传为孙武的后代,于汉末征讨黄巾有功,被拜为长沙太守。董卓乱政之际,孙坚为“十八路诸侯反董卓”中的一路,屡立军功。后董卓迁都长安,孙坚进驻洛阳,意外发现传国玉玺,遂起私心,藏匿玉玺返回,不料事情泄漏,因此与袁绍、刘表结仇。不久,孙坚在与刘表手下黄祖的交战中,被乱箭射死。其实这个结局,也可以说是“毒誓的应验”。小说前文中,曾提到孙坚私匿玉玺时,为脱身曾对袁绍立誓曰:“吾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也不知是否是孙坚“死有应得”?
且往下说。孙坚死后,孙坚的一切便由孙策接手。为什么不是孙权呢,因为孙权是次子。按照封建观念,长子嫡孙才能够继承父辈的权利与财富。那么后来这半壁江山又是如何落入孙权手中的呢?当然没有争抢,就小说来看,这两兄弟还是很和睦的。只是实在是孙策英年早逝。
小说中描写到,孙策惨死的主要原因是许贡的三个门客用毒箭射中孙策面门,后来创口迸裂而死。但又为孙策之死笼上一层神秘色彩。小说中提到,孙策养伤期间执意要杀江湖道士于吉,却被其亡魂纠缠,惊惧而死。
这里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于吉并没有得罪孙策,孙策的下属也向孙策推荐过这个人才。孙策为何执意要杀于吉呢?作者并没有明说,但想想可以总结出三个原因。
首先是因为于吉深受百姓爱戴,然而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主,孙策作为江东的最高首领,又是一个自大急躁的人。他希望江东的子民跪拜的只有自己。可就在江东的大街上,孙策亲眼看到了他的子民在跪拜一个普通老百姓于吉。若不加以制止,百姓都推崇于吉,他就成了空架子。这怎能让他忍受呢。
其次,在孙策眼中,于吉就是个黄巾余孽,毕竟黄巾起义之初,张角就是靠着画符治病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的,而孙策之父孙坚也是发家于镇压黄巾起义,现如今孙策看到于吉这个装神弄鬼画符治病的道士,又岂有不杀之理?
此外,孙策此举也有树威之意。当时正值袁绍遣使说与孙权一起攻打曹操。当时袁绍比他的实力强,正好于吉的出现,给了孙策一个证明自己在江东是一言九鼎的机会,于吉是百姓心目中的神,孙策认为,只有杀掉于吉,才能证明自己在江东是无所不能的。那么袁绍知道以后,也必然不会轻视孙策。
那么孙策死后,大权终于落入孙权手中。作为东吴之主,孙权本身其实也算得上是一位谋士,虽然终不敌诸葛周瑜之才赋,但也足以令人侧目。此外,孙权也是敬才爱才,礼贤下士。鲁肃,甘宁,周瑜,太史慈,吕蒙 ,周泰,韩当,丁奉,张昭,程普,鲁肃,凌统,黄盖等文官武将,均在孙权麾下。小说中还提到了孙权骑马射虎,不记前仇等时间衬托孙权形象。此外,孙权的为人处世非常圆滑,几乎刘备和曹操都很喜欢他,可以说孙权是三国时期统治最长的皇帝,也很让人敬佩,尤其是孙权刚开始治理东吴的时候,不仅刘备称赞过孙权:“吾不可以再见之。”,连当时不管是政治还是军事上非常杰出的曹操也很佩服孙权。不得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除孙权、刘备外,曹操更是三国一霸。曹操具有非凡的军事与政治才能,也是魏国的奠基者。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曹操最出名的一个典故,“奸雄”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但其实曹操是“汉贼”这一说法确实有失偏颇。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局面下,曹操挟持穷途末路的皇帝,迁都许县,以武力削平北方群雄,力图进而统一中国,历史上曹操究竟安的是好心坏心早已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的是,曹操在稳定东汉朝政局面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小说中,除了曹操“奸雄”这一名号,作者也刻画了其敬才爱才,求贤若渴的形象。其中作者着墨比较多的一个情节就是曹操招降关羽。作者在刻画关羽忠义的同时,也是突出了曹操爱才的形象。不过在这一系列情节里,有一个比较矛盾的地方,那就是关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这一部分——曹操公文为何姗姗来迟?结合三国演义中对于曹操形象的刻画,不得不怀疑曹操是否其心可诛?“得不到的就毁了他”,也不像是曹操做不出来的事情。
当然,这也只是其中一种说法,其实我更赞同另一种说法,那就是作者是既想突出关羽之英勇和其想要回归刘备的决心,也要刻画曹操爱才的形象,于是只好来一些牺牲情节的合理性同时达成这两个目的。
《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进行再发挥,进行夸张、美化、丑化等。取材于历史,又不为历史事实所限制,是《三国演义》的一大特色。同时善于描写战争,提供封建社会战争的某些有价值的研究材料,也是《三国演义》积极意义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尽管《三国演义》中所表达的某些思想观念可能不太被现代所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是一部让人有所收获,意义深远的巨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