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真实的人物命运,平凡人的历史命运,命不由己十分苦涩。
玛丽亚是个平平凡凡的女孩,生于1937年,卒于2009年。一生普普通通,却被新加坡载入了历史。
1950年12月11日,新加坡发生了规模较大的爆-乱冲突事件,死伤共一百余人。
事情的起因就是法院判决玛利亚的归属问题引起的。
玛丽亚1937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父亲是荷兰人,母亲是印荷混血儿会说马来语,父母都是基督徒。
跟大多数欧洲人一样,玛利亚皮肤白皙,头发金黄蜷曲,看起来很可爱。也同许多人一样,生下来,父母替她决定了她的宗教信仰。
1942年,她还是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改变许多人命运的太平洋战争爆发,父亲作为军人,被日本人抓走了,杳无音讯。随后,母亲又生下了他们家的第六个孩子,手忙脚乱,便把五岁的老三玛丽亚托付给朋友阿米娜照顾。
几天后,妈妈借了自行车,去朋友的村子去探望自己的女儿,路上被日本人抓住,因为没有良民证之类的证件,被关进了监狱。狱中,玛丽亚的妈妈写信给玛丽亚的外婆,托她照看孩子们并请她接回玛丽亚。阿米娜写信给玛丽亚的妈妈说自己想同玛丽亚多呆几天,回头会带玛丽亚去探望她。
此后两家便音信渺茫。
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玛丽亚的一家除了玛丽亚之外都团聚了,四处寻找不着阿米娜和玛丽亚,玛丽亚的爸爸便委托政府帮他寻找女儿。
阿米娜是马来西亚人,精通日语,战时曾做翻译。自己没有孩子,在玛丽亚之前,已经收养了一个日本孤女。他们视两个孩子如己出,教她们马来语,教她们可兰经。因为丈夫是商人,后来去了万隆。
战后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高涨,阿米娜明白她带的两个孩子都有危险,她让她的两个异族孩子披头巾,穿沙龙。但是,她还是被抓了,因为窝藏外国人。阿米娜一口咬定是自己合法收养的,有合法手续和文书,只是不在自己身边。被放回去后,她们一家赶紧回了马来西亚的故乡甘马望。
在那里,玛丽亚像当地人一样上了马来学校,同当地的孩子一起玩耍。她似乎忘了自己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亲人,有自己出生的地方,还有自己曾未谋面的家乡。她是个孩子,同着眼前的亲她疼她阿米娜奔波,眼前的一切就是她的所有。
1950年,玛丽亚十三岁,十三似乎真是个不吉利的数字。玛丽亚被一个英国人发现了,报告了驻新加坡的荷兰官员。
其时,她的父亲在新加坡。他们写信给阿米娜,请她带玛丽亚去新加坡,她的父母想看看女儿。
五月,阿米娜带着玛丽亚到了新加坡,阿米娜一直是说玛丽亚是她领养的养女,有合法手续,当时玛丽亚的舅舅,也就是玛丽亚妈妈的弟弟在场,手续文书在他身边。所以没有多想就去了。
孰料,这一去,掀起了轩然大波。从此,新加坡成了她们的伤心地,回不去的伤心地。如果能预料那就是一个阴谋,阿米娜肯定就不去了,历史就是没有如果。迎接阿米娜的不仅是玛丽亚的父亲,还有荷兰的官方人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