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培养有梦想的孩子》共读思考

《培养有梦想的孩子》共读思考

作者: 符充的生涯驿站 | 来源:发表于2022-02-14 19:25 被阅读0次

今天我们烟火共读小组的值班老师出了个思考题:

您现在有在引导和陪伴自己的孩子做好时间管理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或者以何为契机开始的呢?在帮助孩子建立有成就感的目标时,有的家长会许诺给孩子买礼物或其他想要的东西,您是如何看待这种外部强化手段的呢?可以多次、长期使用吗?

一、关于时间管理

妹妹小时候吃饭很慢,边吃边玩。后来每次在桌面上放一个闹钟,给她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速度就快了,最多也只需20分钟,甚至10多分钟。

过去我让孩子学习自我管理,比如,看电视或玩手机,让孩子给自己定时间,到点就要结束。允许孩子自己定半小时甚至1小时,但一旦设定了,就要做到。

“要事优先,”这个道理是懂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问他们:“是先去运动还是先做作业?”他们当然是选择后者。在我看来,健康第一,是要事。在孩子看来,快乐第一,也是要事。反正作业总能完成。那天出门,妹妹又晚了,哥哥说“要事优先”,妹妹为什么不早点做准备。道理,孩子们是懂的。时间管理的能力,也是有的。 比如,约了同学,或者去哪里玩,约好了出门的时间,他们总是很准时。寒假开始时,我要求孩子们订自己的时间计划,我发现,他们的计划只是写给我看的,那些在我们看来还挺有意思的实践,还有运动,一旦变成了“作业”,变成了“任务”,就没兴趣了。

不是不会管理,而是不愿意管。状态、目标、价值,都是影响时间管理意愿度的原因。在孩子小的时候,我没有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规划时间的习惯,尤其是妹妹,写字很认真,但很慢,没能在自己预设的时间内完成,多了挫败感,对于时间规划,就会本能地抗拒。书中说道:'“先要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有成就感的目标”,“有效率地完成,就会有成就感。”'

归根结底,父母规划时间的能力不足,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帮助孩子。孩子的状态,也照见了父母的状态。

我们真的不会管理时间吗?非也。回想过去在职场,曾经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我工作的搭档病了,我不得不一个人挑起了大梁,生物钟好像给我自动调好了时间,每天忙碌,但仍然有条不紊,即使常常要凌晨才能休息。 责任感一直驱使着我,没有丝毫的放松。从此在公司和客户心目中都站稳了脚跟。

前几天许老师问我,为什么没有申请定位训练营的助教?我告诉她现在要做的一堆事情,担心自己顾此失彼,影响工作质量。多重角色之下,除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对自己时间管理的能力,其实是不自信的。实际上承担的责任越多,时间管理的能力就越强。但是想想我目前的主定位,仍然在家庭,就只能放慢职业成长的脚步,换另一种方式成长。陪伴孩子学习时间管理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二、关于物质奖励

我是不赞成用物质奖励的。孩子二年级的时候,爸爸说,考一个优就奖励200元。我的反对无效。几年后,爸爸终于承认了这个方式并不好,想取消,孩子们一致反对。

1.要考虑物质奖励,奖的是什么?是结果, 忽略了孩子努力的过程。不是结果不重要,而是努力的过程更重要。这样的奖励,是功利性的。把孩子导向追求功利,而忽视了享受过程,动力就不会持久。

    2.如果是兴趣,带来的成就感就是最好的奖励。 物质的介入,是画蛇添足。最终导向物质的功利,兴趣的消失。

    3.物质奖励一旦终止,就变成了惩罚。不是激发人的主动性,而是通过物质奖励,把人给物化了。一旦奖励终止,行为也就终止了。在企业中,常常会看到一些员工的状态:给我多少钱就干多少活,多劳又没有多得。忽视了学习和工作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物质的回报,还有个人成长和未来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的意义。正如赵昂老师在定位训练营里说的:定位就是在生生不息的循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位置的人生,纵使手里攥着一大把的物质奖励,都是迷茫而无措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养有梦想的孩子》共读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dh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