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身体打击乐,顾名思义就是敲击身体的一种模仿打击乐行为,在专业术语上来讲其实就是一种身体声势。18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和爱上了这门新兴的音乐表现形式,这可能是内心本身就很渴望动感而节奏感强的音乐本身吧。

说到学习身体打击乐,就不得不提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相信从事音乐教育的同仁们也都对此感到既熟悉而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大家都听过这个教学法的名字,而陌生是在于不了解这个音乐体系的真正意义。其实是以学习原本性音乐教学为原则,在加上利用节奏的训练方式达到音乐启蒙学习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法。那么与奥尔夫相辅相成的还有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法,这种体态律动教学法也让音乐学习的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说了这么多其实无论是身体打击乐还是其他两种教学模式,一异曲同工都是通过有节奏的训练达到对学生学习音乐素养的学习。最近厦门六中合唱团的新作品《鱼歌》中全程就用身体打击乐代替音乐伴奏。其实这种形式也不止一次出现在他们表演中,从最早的《稻香》到《夜空中最亮的星》,除了阿卡贝拉的加入也离不开身体打击乐的伴奏。而这种身体打击乐的学习其实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同时也能丰富表演形式。就像你不方便搬一架鼓上台,却仍旧可以用我们的身体敲打出不一样的节奏,音乐的表达式多样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重新的去认识他和利用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