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写。
从初中开始写日记,由于我的不善保存,现在的日记都已丢失,估计都化为土灰了。至于写的是什么,自己也大都忘记了,唯一能记住的是感觉。对,感觉。
写,真的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高中某个晴朗的下午,走在校园里看那一排排的树,忽然觉得它们很像在振臂高呼。不知道是我那日心情好,所以看什么都投射着喜悦;还是那些树本来就充满活力,就像它守护的一代代年轻的灵魂;亦或是我那时想象力丰富,总能看到些奇思妙想的景象。无论是什么原因,重要的是我看到了!那一棵棵树就像是一个个欢呼的人,好像在跳跃,甚至在呼喊,这景象实在是热闹愉悦。我觉得我拉一个同学过来指着树告诉对方,你看,他们在开心的振臂高呼!同学估计会以为我玄幻剧看多了眼花了。于是回到教室开始描述自己的感受,“一排排直立的树干,是一张张振臂高呼的笑脸……”原话记不清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当我把这满篇的文字拿给同桌时,她说我一定是有开心的事。
高中是个极其感性的时代,常常沉溺于各种感觉不能自拔。学《再别康桥》时,老师在讲台上放录音,我们在台下感受文学。那个时刻的我真的是闭着眼忘了自己的课堂,一心沉醉在康河的柔波里。晚自习偷偷听纯音乐《雨的印记》,同样忘记了自己的课桌自己的课本,感觉自己也轻的像一丝雨。写字时,听不见周围的声音,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完全就在自己建筑的世界里。开心时,喜欢写出来记录喜悦;难过时,喜欢写出来抒发情绪。思想的激流顺着笔尖滑落到纸上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那时总喜欢用深蓝色的笔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写上自己喜欢的文字,再捡几片粉色的花瓣,固定在纸上,那就是自己的诗意世界。冬天看白雪积在山顶,那种磅礴的美,我会用笔记下来;黄昏看落日从树林降落,那不太刺眼却比平时面积大的多的橘色落日是那样迷人……是的,此刻文字充当的是摄影作品。大雨天,看着自己屋檐下挂着“珠帘”,听屋外千军万马锣鼓喧天,看云雾缭绕尘土飞扬。此刻,文字又是视频。不仅如此,文字还是乐器,是画笔,是望远镜,是各种需要的样子……
后来,生活匆忙了,只用简短的字直白描述喜怒哀乐;后来,虽然依旧没有相机,但手机的像素也基本能表达自己对景色的追求,对记忆永恒的追求;后来,科技越来越发达,喜欢的音乐基本都能收藏,想听时就能随时播放;后来,有了对图片的编辑能力,想表达时可以随心所欲了……后来有了千万种更具冲击力的表达方式,文字不知不觉被逐渐冷落了。
阅读时,感觉能走进另一个灵魂的内心世界,感动于这些真实的声音,可是没有注意这也是文字传达的,很久以前的自己,也是能用文字传递情绪的人。
最近常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每次大悟都像原子释放能量,有时同时明白了好几件事,还觉得大脑承受不了这能量的冲击……
如今体会到更多的生活艰辛,认识世界比以前更深刻了,逐渐又想静静地倾述了,向自己,向那些懂的的陌生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