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通识课》每天翻2天,翻出好气质
其实我挺喜欢“文化通识”这个定义,我们的孩子除了接受九年基础义务教育之外,还需要拓宽文化通识课程及阅读范围,了解更多层面的文化领域和见识,增强自身修养以及基础的文化素养,它不需要很高深,也不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它不是一门专业技术,却是一份精神食粮,让我们的内在得到滋养,再发于外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发展规划之类的人生成长课。
《中国文化通识课》的形式也挺好的,做成了口袋书,而且涵盖文化课、哲学课、美学课、小说课和写作课。现在的孩子们普遍会被手机和网络吸引了目光,但阅读仍需要渗透给他们,让他们了解自己并培养一些爱好和情趣,这样生活才更有风彩更有意思。
汪曾祺的《写作课》是极好的,写小说要从思想、语言、结构三个方面去提炼精华,挖出有价值的东西,然后去付出时间完成它。关于个人风格方面,我觉得那些脱口学演员就做得比较好,他们的课程就是让初学者在自己身上挖,挖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故事,然后去找话题找闪光点和燃点,说自己往往更容易些。而这个就是自己的风格了,因为“风格即人”,风格就是你自己的本质特色了。你有什么样的成长,什么样的环境浸润,以及什么样的思考,那些东西就会成就你的风格,如果深挖和放大之后,能形成很好地表达,就能创造出作品。这样的作品如同从自己身体里面长出来的一样,往往能引起别人的共鸣,也能表达出属于自己的内容。
王安忆的《小说课》就说得更直接了些,她说最走红最受欢迎的作品是两大类:一类为纪实类作品,另一类是言情、武侠、推理类作品。按部就班的生活枯燥乏味,很多人的生活都是乏善可陈的。而这些小说,“满足人们做梦心理的功能”,说到底就是灰姑娘的故事,让人们看到折磨的真实和童话般的美好向往。符合大家的心理预期,希望在受到痛苦挣扎的一面之后,有被人拯救之类的完美计划,表达出一份对未来生活的预期,哪怕这种预期是不真实的甚至是不可靠的,但小说故事可以给大家安慰一下了。
《中国文化通识课》,每天翻2天,挺好的。涵盖文化课、哲学课、美学课、小说课和写作课的口袋书。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