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丨自学:框架搭建丨

丨自学:框架搭建丨

作者: 黄憨憨 | 来源:发表于2023-11-17 17:17 被阅读0次

    首先,想要自学就需要知道自己的脑子是怎么工作的。

    这时候涉及两个认知理论。

    “认知吝啬鬼”&“必要难度理论”。

    前者解释的是,人类的大脑是一个非常懒的器官,能不用的时候就不用,用的时候也不想用;就像,我们看到了红色的地毯,大脑真的去用了么?只是简单的从记忆里将这些提取出来,而不是思考。

    后者建议的是,当我们进行脑力工作的时候,想要提升,最好面对的是有一定难度的,类似于人类的肌肉,只有适当强度的锻炼,才能激活并提升。

    这两个前提和自学需要进行的行为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只有了解自己的大脑,才能合理的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学。

    一、搭建框架

    当决定学习某领域的时候,先找该领域的书3~5本,大致的通读一遍,并不需要读的多么的仔细。

    这一步的目的是思考和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what:这个领域研究的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流派和分支?有哪些常用的术语?

    (2)why:这个领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现在进展到了哪里?

    (3)how:这个领域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有哪些被广泛承认和应用的基本成功?

    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时为了形成并建立“图式”。

    二、完善概念

    当搭建完成框架后,要去做的就是把那粗糙的“图式框架”精细化,补充完善。

    在搭建框架的时候,会出现很多术语和概念,而自己对这些的理解也大多停留在“似懂非懂”的程度,可能存在偏差,而这一步就是将这些攻克。

    在这个阶段要采取的方法就是搜索——不只是课本而是广泛的搜索。

    所谓的搜索就是快速定位到存在疑惑概念,用尽可能多的信息去攻克它。

    在这个过程中,广泛的搜索难免会遇到新的概念,我们当然要补充完善,但需要有一个边界;这个边界的界定就是:“当自己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原本概念解释清楚,不涉及其他定义即可。”

    三、网络:入门的开始

    这个阶段,就可以正式的去阅读、听课、学习。但此时,要带着一个问题:

    “我学到了一个什么知识点?它可以跟别的什么知识点联系?如何构建这种联系?”

    这个问题正式学习的核心:知识的本质永远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信息之间的联系——系统化。

    那么,如何思考“联系”?

    将每个知识点看做一个“知识元”,它又三个突触:what、why、how。

    what:话题、结构、类别。

    why:原理、原因、起源。

    how:应用、解释、结果。

    循环精进;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知识元”之间的联系。

    四、主题

    我们在前三步建立了庞大的知识网络。

    而主题就是聚焦到我们庞大知识网络中的某个细节,拎出一个“局部网络”。

    如果说知识网络就像一栋房子,那么「主题」,就是你在这栋房子里面,可以进行的种种活动:聚会,工作,吃饭,看电影,等等。   这些种种主题,就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五、迁移

    如果说前四点,都属于「知识的积累」;那么到这里,就正式进入了「知识的应用」。

    什么叫迁移?它的意思其实就是:把旧的、已知的规律、模式,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上面。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理解和拆解外部情境的能力。

    比如这个问题:博物馆着火了,你应该救一幅名画还是救一只猫?——当你看到这个问题时,就应该透过表象去思考它的实质: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是一个两难选择。

    两难之处在哪里?一端是价值(名画),一端是道德(生命)。

    那么,你或许就会发现: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被说滥的「电车难题」的变体而已。

    再进一步,当我们面临道德和价值的两难抉择时,应该如何思考呢?我们不妨求助于伦理学。

    伦理学有两个观点,分别是目的论和义务论。前者着眼于事物的「效用」和「价值」,后者着眼于行为的动机和行为本身,只要出发点是善的,行为就是善的。

    那么很显然,把伦理学的知识迁移过来,我们就会知道:这类两难问题并不存在答案。但透过这类问题,我们可以做的是,反思自己的立场和观念。

    比如,你是一位功利主义者,那么不妨想一想:你真的能接受一条生命在你面前消失吗?你是一位义务论者,那么不妨想一想,你的行为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吗?是否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预?

    当然,如果你用别的知识去迁移,那得出的可能又会是别的结论。

    这就是一种迁移。具体来说,就是三步:

    (1)在前四步积累知识时,为知识预留出「接口」(参考第四点的 how 突触)

    (2)遇到新情境、新问题时,通过对问题进行拆解,找出它背后的核心。

    (3)把问题核心跟「接口」做对比,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应用到新问题上面。

    同样,假如你在学习编程,那么,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就是对你想实现的效果去「拆解」,把它们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流程、模式,描述出来,再对应到自己积累的编程知识,去「调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假如我想在一群人里做一个「一对一匹配」的小活动,可以如何来拆解这个问题呢?

    不妨思考,它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使到相似的人尽可能地匹配上。那如何让电脑理解「相似」呢?我们知道,计算机是不理解语言的,它只能理解数字。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数字,来实现「相似」。

    那么,一个简单的思路就是:我们事先定义出若干个分类,再让参与活动的人做一个问卷,依据问卷结果,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分类里面(给每个人贴上一个1、2、3……的标签),再在同一个分类里随机选取。

    进一步,你会发现,这其实跟推荐系统的算法也是相似的。只不过推荐算法的输入,换成了各种各样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算法复杂了很多。

    简而言之,结合这几个例子,我们有哪些进行「迁移」的方法呢?

    (1)类比。可以去思考,这个问题跟哪些旧的问题、我们已知的问题相似,可以进行模仿和类推。

    (2)黑箱。不妨把这个问题视为一个黑箱,去思考:它的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

    (3)抽象。不妨去掉具体情境,试着把它泛化、抽象化,提炼出它的结构和骨架,思考,它本质上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六、模型

    当你进入「迁移」的阶段之后,下一步,就是不断去练习。不断去寻找和发现新的情境,练习拆解和迁移。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慢慢发现:

    许多新问题之间,其实是存在一些共性的。它们虽然不同,但都可以用同一套知识模式去迁移解决。

    这时,你就创造出了一个「模型」。

    这也是很多人缺乏的能力。他们或许知道怎么迁移,也不缺乏练习量,但缺的是,从解决问题的经验中,进行高层次的总结归纳、抽象出「模型」的能力。

    许多我们所说的「专家」和「聪明的人」,其实比我们厉害的,也正是这一点:他们的优势并不在于知识量的储备——那些都是静态的。他们的长处,是拥有大量的「模型」积累。

    你会发现,面对一个新问题,他们总是能够很快把它进行拆解,并调用相关的知识来解决——这就是模型起到的作用。

    比如,我在第5点举的例子「救画还是救猫」中,用到的措辞是「这类问题」——这其实就是一种「模型」。

    但是,通过这个模型,我就可以把许多相关的知识浓缩起来,去处理一系列跟决策、行为、习惯、政策……等等相关的问题,更好地思考它们和解决它们。

    要努力去创造自己的方法论。模型就是自己的方法论。你所有的知识,都是这个世界上已有的、已知的,唯有这些通过你的经验和实践,所得来的浓缩的「模型」,才是真正专属于你自己的财富。

    你会发现,模型跟主题非常像。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主题是对内的,是你围绕知识网络中某个节点所展开的一系列「解释」;而模型是对外的,它是将主题迁移到一系列情境上面的结果。

    简而言之,模型的本质,就是主题+情境;主题聚焦于「为什么」,而模型聚焦于「怎么做」。

    当你能够打通前五层,并且从模型的角度看待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进入「专业」的领域了。

    七、更新

    学无止境。一个框架搭建起来,一个知识网络构建起来,它始终是「过去」。但人类的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你必须时刻去更新它,去更新旧的节点,更新节点间的联系,才能让你的知识网络保持生命力。

    如何更新呢?这里,就是碎片信息的作用了。我会在生活中,去看各种各样的网站、博客、杂志,看一些不长的、专注于某个点的文章,并用最新的结论和观点,去覆盖和修正我的旧观点。

    同样,在生活中,如果我的旧观点受到挑战和质疑,我也会去想办法「寻找共识」,找到自己观点的不足和残缺点(正),把对方的观点整合起来(反),以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合」。

    这就是一个不断更新知识库、不断升级大脑操作系统的过程。

    但很多人在这一层,也特别容易产生一个问题:封闭心态。

    许多人会把不同的观点,当成是对自己的攻击,从而下意识地启动防卫机制,来维护自己的正确、稳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丨自学:框架搭建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fu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