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随笔 三十七

作者: 向阳人家 | 来源:发表于2020-06-28 08:48 被阅读0次

读诗词,使胸有锦绣,让心容万川;让自己不空,使人生不寒。

三十七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王安石从年熙宁三年到九年(1070-1076年),推行变法,两次拜相,两次罢相,最后退居江宁。此诗是在江宁(今南京)时作,题称《北陂杏花》,陂即池塘之意。虽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诗更为人知,但余更喜这首诗,因为王荆公以杏花自比,托物言志,展示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人格。眼在“杏”,蕴在“雪”和“尘”,一二句用赋,叙陈春天北陂杏花之美丽,三四句用比和兴,纵然被春风吹落如雪,也一定胜过南陌路边辗成污泥。“纵被”与“绝胜”的对碰,似玉石相击清冷干脆,“北陂”与“南陌”,空间的对立,一隐一现,不争不吵,只看着一被“吹成雪”,一被“碾作尘”,自见分晓。罢相后已是闲云野鹤的王安石,依然发出人生之执言,无悔之宣言。

政敌司马光曾说:“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执拗代表着坚持,不忘初心,即使零落,也如雪般,绝不与世同污。

黄庭坚赞曰:余尝熟观其(王安石)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

后世小子观之,世上“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者有几何?王荆公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之气势,立意变法,直除朝廷积弊,强兵富国,谋国不谋家。虽变法功败垂成,亦以一肩之力承担责任。

元丰七年(1084年)7月28日,王荆公因变法失败而赋闲在江宁已八年,而苏东坡则因“乌台诗案”贬黄州四年后起任至汝州,路经江宁,与荆公“野服乘驴谒于舟次”,唱和聚谈甚欢。苏东坡和诗《次荆公韵四绝》其三: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从公已觉十年迟”表达了一种相见恨晚的遗憾。

其实,荆公之后的历史,都混有一种相交恨晚的负疚和遗憾。

相关文章

  • 诗词随笔 三十七

    读诗词,使胸有锦绣,让心容万川;让自己不空,使人生不寒。 三十七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

  • 2018-12-21

    诗词小散文,情感随笔

  • 随笔三十七

    我住在仓库里,可是,黑夜透过黑夜传递的却是阳光,心里,好多五颜六色的玻璃球,在滚动。

  • 随笔(三十七)

    想起那些写诗的傍晚和清晨 还有那些宅在家里的时候 一个人偷偷的想着一些事情 关于阳光 ,鸟鸣,绿树,小花 和你 关...

  • 随笔(三十七)

    想起那些写诗的傍晚和清晨 一个人偷偷的想你 内心流淌着甜蜜的忧伤和快乐 想想这三年了 我对你的爱一点都没有减少 反...

  • 随笔三十七

    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就像河北地区小辈向长辈磕头,这也是种尊老爱幼的习俗。南方现在已经没有磕头了,但是大年初一全...

  • 随笔(三十七)

    昨天,朋友转发一则水滴筹,只要看到,都会有所表示。这次不同,一个孩子,本地的,正在上学。当有了孩子,就能体会父母的...

  • 中华好诗词 (37) | 想佳人,妆楼颙望

    此为戴德文「中华好诗词」系列之三十七。与君共赏诗词之美。 八聲甘州 【宋】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

  • 《诗词创作随笔》之(三十一) ——诗词的创作如何把握新旧时代的差

    《诗词创作随笔》之(三十一) ——诗词的创作如何把握新旧时代的差距? 文/北平永胜 作为在古体诗词的创作过程中,我...

  • 学诗词(三十七集)

    我爱你 儒子刘 我会把你的玉照设为手机屏,时刻用眼嘴亲你 我会记住你的你家人的生日 以及咱俩在一起的点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随笔 三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hi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