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士申琴堂
离现在最近的武进士,是申琴堂。博物馆长李治山在拍摄南油村粉皮制作传统技艺的时候,和老乡的攀谈中,意外获得了这最后一位武进士的信息。使他很快被世人所知。
申琴堂(1866——1926)字化理,曲周县白寨镇南油村人。出身贫家,自幼习武,人高马大,食量惊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武殿试金榜,第二甲(赐武进士出身)共19名, 申琴堂排名第17,这一年他24岁。

申琴堂获赐武进士出身后,被慈禧太后钦点为乾清门侍卫,后逐渐晋升至四品御前侍卫。有这样一个传说:申琴堂在乾清门前执勤时,一天,因为晚上没有睡好觉,迷迷糊糊睡着了。这时,老佛爷慈禧刚好从这里出来,看到申琴堂后,讥讽说:“你倒自在,像个自在王呐!”申琴堂赶忙立正,端正军容,慈禧说话间就过去了。后来,申琴堂曾说:“可惜了我当时没有道谢,要不,金口玉言,我真就成了自在王了!”

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慈禧西逃,申琴堂为近身侍卫,多次击退土匪,化险为夷,护驾有功。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晋升为从三品的江西九江镇标前营游击,主管长江商船,位高权重。国际国内贸易都走水路,长江上商船如梭,所有船只都要经过申琴堂检验才能放行。一些商家往往重金贿赂,均被申琴堂呵斥门外。他在九江任职期间,为官清廉,留下了很好的口碑。辛亥革命爆发后,作为大清国遗臣,申琴堂“一臣不保二主”,拒授国民革命军团长一职,返回家乡。

由于申琴堂很清正,没有多少积蓄,返乡后靠做小买卖为生。他曾赶着骡子车从河南往河北倒卖粮食,由于声望高、名气大,行的端、走得正,虽然兵荒马乱,也无人敢拦截。
1926年,申琴堂偶然疾病去世,享年62岁。长子申庆同给父亲起草好了碑文,但申家无钱树碑,直到2010年申家后人才为申琴堂立了墓碑。
图片来自曲周博物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