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我们最近的书法家—王作舟

人民礼堂的匾额,郭企之纪念亭的碑刻,这些刻在曲周人心里的地标建筑,因为王作舟的书法题字而更让人们津津乐道。

学海无涯苦作舟。王汝楫(1909-1997),字作舟,小河道村人,有“曲周书法第一人”之称。其父亲王学曾,字效先,清末童生试秀才第一名,后毕业于北京师范,是曲周现代教育特别是女学教育的先驱。王作舟自幼受父亲熏陶,不仅把教育作为终身事业,桃李满天,而且一生研摩书法,功力了得。他的书品以颜体为本,吸取柳、欧、赵等家所长,以楷行见长。其楷书入木三分,笔道遒劲,具有沉稳大气之势,而行书飘逸无华,朴实稳健,极具灵动洒脱之美,深受群众喜爱。曲周书画者及文化人士大都藏有他的书法作品。

说离我们最近,是因为他为人和蔼可亲,书法平易近人。无论远近,不说亲疏,世人对其书法是有求必应,他搭纸撘墨搭功夫,分文不取。说离我们最近,是因为他横跨了二十世纪,新旧社会中,致力于教书育人,培育了无数为民族、为梦想而孜孜不倦的有志青年。说离我们最近,是因为他的书法看得见、摸得着、用的好,成为了群众生活的一部分。春节前夕,请他写对联的更是络绎不绝,小河道村半个村子的对联都出自他手,走进村子里,户户“王体”,也是一片风景。

本文选用的书法并不是王老先生的代表作,但充分体现了他的书法艺术功底和自己的特点。行内人不用看第二眼,就知道是他的作品。

图片来自曲周博物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