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房装修,到了刮腻子阶段,干活的是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妻,是我们买腻子材料的店给我们介绍的。夫妻两都挺能说会道的,就是不知道活儿怎么样。
那会我们全家租住在新房所在小区对面的小区里,这样方便盯着装修进度。晚饭后,我们等天一黑就会到新房,看看进度和装修情况。
老公从装修市场买了一根空心矩形管,铝的,大概有2米长,我问他买这个东西干嘛,他说用来靠墙。到了新房我才知道他用它来检验腻子刮得是否平整。
等到了新房,干活的夫妻两已经走了,他开了灯,一面墙一面墙地靠,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我本来以为人家干活的是专业的,他这么干无异于没事找事。但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同一面墙,同一个水平线,左边平,右边却不平!
他得意地看了我一眼,意思是说:你瞧,我说得没错吧,就是有不平的地方。
等到了第二天,老公当着人家的面又把墙靠了一遍,两人解释了半天,说人手会有失误,没那么精确,老公则是那种得理不饶人的人,他要求可以接受有失误,但是误差不能太大,应该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最后那夫妻两人只能把所有的墙面都重新找了一遍平,老公才罢休。
这一“事件”的发生给了我一个重大的启示,那就是做事,得有一个标杆,先不管这个标杆是事前找还是事后找,它的存在对于修正做事的方向和方法,划定做事的范围都很有必要。
于是,行业里有标杆企业,有行业标准,有些是成文的,而大多数则是不成文的。
举个例子,同样是出租房子,两居室,市价是1800元/月的租金,如果在其他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你租1300元,那便是离“标杆”太远,会遭到同行的排挤和记恨。
另外,标杆并不一定是不可超越的,有些事情你或许没有做过,也没有经历过,但是你看别人做过,便依样画葫芦,照猫画虎,再在这个过程中去调整和修正,让结果变成你想要的那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