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荒野》读后感

作者: 奔跑的笔尖 | 来源:发表于2022-08-15 23:52 被阅读0次

想象一下26岁的我们在干嘛?

或者即将要干嘛?

本书根据美国作家谢丽尔·斯特雷德的真实经历写成。

那年她26岁,在这之前她经历了6岁父母离异,自此那个嗜酒家暴的父亲从她生命中消失,她与母亲,姐姐和弟弟过着朝不保夕,居无定所的日子。后来母亲跟继父艾迪结了婚,日子虽然艰难,但有爱在。他们在自己开辟的农场里过着“田园生活”,在这里有闲暇时的玩耍和打闹,有跟继父间的亲密无间,更有母亲的呵护和关爱,但所有这些,在她22岁时却戛然而止了。

她的母亲患上了癌症,几个月后就去世了,那年她45岁。

在这之后的四年七个月零3天里,她与继父成了陌路人,她的姐姐和弟弟离开家各自为生,而她四年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她吸大麻,跟男人厮混,生活一团糟,身陷无尽的痛苦之中而迷茫无助。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太平洋屋脊步道的杂志封面,随手翻了翻,在那一刻心门就突然被打开了。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何尝没有黑暗时刻。作者心中的荒野,比起在死亡的边缘,与死神拼死抗争的癌症患者,比起失去双手,抑或失去双腿的身残者,比起从小失去父母,孤苦无依的孤儿……谢丽尔的荒野,至少还有杂草和小溪,而这些人面临的无不是绝境和深渊,但只要有一线希望,都要为活而拼尽全力。

在我们心中即使荒野无垠,也不能堕落沉沦,要努力寻找出口,指引自己前行。

谢丽尔开始行动,比起缜密计划的人,她的做法有些荒谬。背着比自己一半体重还要重的背包,直不起身,只有弓着背才能保持平衡,背着这个“怪物”走了14天,走过了一百多英里。

后来在第一站休息的时候,受到同行人没有恶意的嘲笑,并帮她进行了删减,但她的包还是比其他人的要重,所以她叫它“怪物”。

无论开始时是多么的豪情万丈,但切切实实做的时候,是真的需要强大的决心和毅力的,她在咬牙坚持中,心里无时无刻不再纠结,到底继续前行,还是打道回府。

在二者的斗争中逼着自己前行,正如她所说的:“我没有选择的余地,时常要硬着头皮去做自己最不愿意做的事情,没有退路可逃,也没有放弃的权利。”

是的,开弓没有回头箭。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如此。无法自由选择那些所谓的喜好,只能在无奈和痛苦中逼着自己做事。

但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人生亦如此,只有经历了痛苦,磨练,让自己变得强大时,才有能力来选择更好的人生。

那个不断摧残你的身体,啃噬你心智的,正是你心中那片无垠的荒野,我们需要重生,逼着自己寻找出路。

谢丽尔用94天走了1100多英里,她走过了小草冒出地面蓊蓊郁郁,阴雨绵绵的春季;山花烂漫,景色诱人的夏季;层层叠叠,峰峦叠嶂的秋季;白雪皑皑,大雪纷飞的冬季。

在这四季里,她走过沙漠高原,爬过高山峻岭,穿过溪流峡谷,趟过落日长河。

她也走过了人生四季:

在阿什兰休息时,邂逅乔纳森,与他约会时的春心荡漾;与道格第二次相遇时,热烈,震惊和紧紧相拥,如炎炎夏日下的热情似火;完成她的旅途,坐在众神之桥边,品尝着自己收获的喜悦,在笃定和淡然里说了一声最想说的话“谢谢!”而这句谢谢里,少不了无数个孤寂之夜,如寒冬时的漫漫长路。

她不仅要感谢这漫漫长路,也要感谢在她心中聚集的所有感觉。感谢艰辛的路途教会她一切,放下了对母亲的思念,对父亲的憎恨,以及过去的点点滴滴。更感谢对未来虽未知,但冥冥中却有定数的一切。

在谢丽尔的成功中,也纠缠着无数次的想要放弃。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她不停地“前进,前进”,是信念,是生命和爱。

莎士比亚说:巨大的幻灭,应会生出更大的希望。

只有将过去的自己揉碎了,才会诞生一个全新的自我。

在自己心的荒野里,我们是要给自己建一个避难所,勉强度过一生呢?还是要寻找出路,勇敢的走出来。

玛丽·奥利弗说:告诉我,你要打算怎样度过,你这疯狂却珍贵的一生。

林肯说:虽然走得慢,但我从来不走回头路。

那好吧,就让我们接过谢丽尔手中的滑雪杖,在心里默念,丘吉尔说的话,永远永远不要放弃!

相信自己,挺直腰板,迈出坚定的步伐,勇敢地走出自己心中的那片荒野。

重生需要有毁灭的决心!

推荐这本书,值得一读。

明天开始一周的补课,好久没有骑尕车车了,有点想念,太阳又要开始撩晒我又长又纤细的身影。

人总要不停地前行,抬起头迎着太阳。

晚安。

祝福自己。

相关文章

  • 《走出荒野》读后感

    我已经许久没有看过让人距离感如此近的书了,上一本《打开一颗心》讲的是生命,讲的是拯救他人,帮助他人脱离死的恐惧,于...

  • 《走出荒野》读后感

    这是一本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写成的一本书籍.作者是一名普通的美国女子,在22岁的时候母亲突然离世给她带来了沉重...

  • 《走出荒野》读后感

    在2021年第一天有缘遇到了它———《走出荒野》,我在想是命中注定的吗?刚送走了2020,迎来2021年第道...

  • 《走出荒野》读后感

    想象一下26岁的我们在干嘛? 或者即将要干嘛? 本书根据美国作家谢丽尔·斯特雷德的真实经历写成。 那年她26岁,在...

  • 走出荒野

    一个人置身于荒野,行走在海拔3000到5000米之间,时而深处荒漠,气温高达37摄氏度,不见人烟,时而置身雪山,脚...

  • 走出荒野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片荒野,需要你自己探出一条路来。 一一《走...

  • 走出荒野

    女主是个因母亲意外去世,选择去走路挑战自己的人。她在出发之前,也对自己有过疑问,也担心自己做不到。甚至她对生活中一...

  • 走出荒野

    如果人生遭遇了重大变故,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走出来? 刻意的麻痹自己不去想,还是用时间的力量消除那些伤痛? 亦或者采...

  • 《走出荒野》

    2.20-2.25,用了5天时间,读完《走出荒野》,又用一上午的时间看完这部电影,2019年第一本书。下一本《...

  • 走出荒野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片荒野,需要你自己探出一条路来。 一一《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出荒野》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qr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