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金凤老师推荐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叫作《奥格威谈广告》。
其实,我个人对广告、投资类的书籍并不感兴趣,但是昨天金凤老师的话却对我产生了影响。她说:我大学就是学广告的,可我对这方面并不喜欢,但我现在依旧买一本回来看。
是啊,金凤老师还是学这个专业的,都不喜欢,说明这很正常。既然她不喜欢,都能在听完分享之后决定买原著回来看,那说明这本书一定有它的价值所在。

今天整理房间时,就索性在樊登读书app里面搜索出来,先听了一下。不得不说,吸引我的地方很多。
但触动的我,并不是关于广告的大创意,以及作为一个广告人该如何与客户互动的部分。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广告素养。
而我首先类比到的,就是写作——每个人都该练就的硬本领。
第一,重视标题。
标题,一直是我的硬伤。用一位朋友的话来说,就是“太不新媒体”了。
尤其是在网络写作中,标题写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篇文章是否成功。因为没人愿意去点击一个毫无吸引力的标题,来求证正文到底是不是行云流水,妙笔生花。
樊登老师的分享中,特别提到了公众号。他指出:其实公众号一打开其实就是一个平面广告,标题的阅读量往往是正文的五倍。
所以新媒体写作中,研究标题很重要。一篇文章一旦标题成功了,也就等于成功了大半。
第二,当今时代,每个人都是广告人。
的确,正如樊登老师所说:只要你在发公众号、发抖音、发小红书,甚至发朋友圈时,你都是一个广告人。
这里的广告并不是狭义的商品广告,而是让我们自己能够更好、更有效地被他人看见,更好地向公众展示自己,也就是打造个人品牌。
所以,你发的内容如何更好地引起他人的关注,这是需要花心思和精力去研究的事情。
第三,重视插图。
之前我写的文章,通常是没有什么插图的。因为总觉得插图会破坏文字的连贯性和流畅性,甚至有点画蛇添足。
这本书中关于插图的诠释,颠覆了我的认知。单从公众号写作的角度来说,我的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好的插图有助于唤起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读下去,在你的文案中寻找答案;
二,插图的选取要紧扣主题,对于正文来说,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甚至很多人会因为插图而注目整篇文章;
三,真实的照片往往比绘画图片更能吸引读者,特别是人像照片,一定要用正面,露出眼睛。
第四,写好长文案的重要性。
很多人觉得长文案有谁看呢?但作者却坚信长文案是有效的。
即使在今天,你也会发现,我们读公众号文章的时候,经常一整篇读下来,却发现这篇文章其实就是个大广告,但是,你依旧会很认真地把它读完,这就是长文案的效果。
长文案的第一段最重要。第一段绝不拖泥带水,而且要引人入胜。第一段如果能够抓住人们的眼球,这个文案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第五,学会分层次。
长文案的弊端在于,当想表达的东西很多时,整个文章会显得堆砌冗长。
该如何解决?
首先,写作能力要过硬,要做到逻辑清晰有条理;此外,划分“一、二、三、四……”这样的序号,也会让整个文案更加有层次。
第五,要有故事思维。
要带给人画面感,要给人以代入感,要给人以遐想的空间。
第六,要有对象感。
樊登老师举例演讲来说明“对象感”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就是在给一个人讲,虽然他面对着千军万马,但他的对象感是非常清晰的。
而写文案也是一样,我们要找到那种对“只对一个人说”的感觉,找到推心置腹地跟他(她)聊天的感觉,去打动对方。也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这篇文案的每一位读者。
以上是我听过樊登老师分享后的一点收获和感悟。
虽然这本书是讲广告的,但触类旁通,我却触到了自己在关于新媒体写作方面的不少盲区,也让我突然有了一点灵感,找到了一点方向。
在这个时代,能写会说,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创业者,不管你愿不愿意。
当当网已下单,期待拜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