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孩子大了,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就不喜欢和父母聊天了。这么说来,我们家倒是例外。女儿胖球今年初二了,还常拉着我聊,我也挺乐意。
今天周日,是去牙诊所检查牙套的日子。起床后,直接去了牙诊所,然后在回来的路上一起吃了顿早午饭。今天是在肯德基吃的。
“妈,你说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胖球边吃着她的那份套餐,边问我。
真的是长大了的缘故,最近总问些让我一下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
“我觉得吧,人活着要有精神层面的东西,要思考,要活得像人,要有尊严。”我这么一说。
我也是近些年特别这么觉得的,年轻时20来岁那阵子,只忙着打工赚钱,丝毫没有多余的心力想过这些,我把那时候的一些事情说了给她听。
“物质生活是重要的,物质方面是基础?”胖球又问道。
“有点是这么回事,你看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人走出精神面貌就是不一样。但也不是绝对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培养一点艺术方面的爱好,像音乐,文学方面啦。在休息时间里还是可以让自己离开一下世俗环境的。”我这么说着。
我是那种做事凭感觉的人,不擅长理性思考,和孩子随便聊聊是可以,真要给出什么高质量的回答,怕也是难的。
去年,胖球向我推荐了几本书。余华的《活着》、奥威尔的《1984》等。这些书名以前是知道的,就差一个读它们的契机了。然后,经孩子一说,我也乘着这股劲读完了。读完还有后续的讨论环节,这也算是和孩子一起进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