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上博观俄罗斯画展2018-01-30

在上博观俄罗斯画展2018-01-30

作者: 阿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18-01-31 20:31 被阅读0次

    在上博观俄罗斯画展

    特列恰科夫(1832-1898)

    出生

    1832年12月15日,巴维尔·特列恰科夫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商人家庭中。从巴维尔的曾祖父开始,这个家庭就以经商为生。巴维尔的父亲从经营一家小布匹店起家,在他兢兢业业的操持下,产业很快有了相当规模,当他49岁去世的时候,被评为俄罗斯二级商人;巴维尔的母亲则来自专门从事向英国出口油制品生意的大商人家庭。这位精明能干的女人在丈夫中年早逝之后,带领两个尚未成年的儿子把家族事业打理得井井有条。

    1865年,巴维尔·特列恰科夫与薇拉·马蒙托娃结婚,新娘的叔父是莫斯科著名的商人及文化赞助人萨瓦·马蒙托夫,即19世纪末莫斯科著名的社交群体、文艺沙龙阿布拉姆采沃的主人。巴维尔与薇拉一生相濡以沫,共育有六子:四个女儿与两个儿子。但不幸的是,最为巴维尔疼爱的颇有艺术天分的小儿子瓦尼亚八岁时得急病去世;而另一个儿子则是天生的弱智。

    画廊

    19世纪中期,与一位大收藏家的相识及参观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后所留下的深刻印象使巴维尔·特列恰科夫产生了进行绘画收藏的想法。在这之前,他已经零星地购买了几幅国内外画家的油画、版画作品。1856年,他正式收藏了俄罗斯两位画家的作品,弗·戈·胡佳科夫的《与芬兰走私者的冲突》与诺·戈·什德尔的《诱惑》,这一年因此被研究者们认为是特列恰科夫画廊诞生的年代。

    1860年,年轻的巴维尔·特列恰科夫在自己的遗嘱中这样写道:"我要把我资产中的150,000卢布用于在莫斯科建一座艺术博物馆或对公众开放的画廊。"正是基于这个愿望,他继续着自己的收藏活动。但逐渐地,他明确了收藏的方向:正如给列夫·托尔斯泰的信中所说:"我要收藏具有独立发展进程的俄罗斯绘画","我只收藏能够展示俄罗斯绘画面貌的作品"。

    然而,在巴维尔·特列恰科夫进行收藏活动的初期,当时的社会意识还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人们看不到其中的文化意义。除了自己的妻子和少数几个朋友外,巴维尔·特列恰科夫几乎得不到其他人的理解,无人善意地评价他的做法,他的亲戚甚至想以"极度浪费"的罪名将他诉诸法律;当他为某幅画与画家讨价还价时,更激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他们认为他只是个"毫无品味的商人"和"沽名钓誉之徒"。

    乞讨者

    柴可夫斯基(1840-1893)

    无名女郎

    无名女郎 1883年 克拉姆斯柯依 俄国 75.5cm×99cm 布 油彩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

    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 

    屠格涅夫(1818-1883)

    列宾的儿子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松树林之晨

     希施金 俄国 1889年 油画 28.3cm×40.1cm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

    晨光为松树林涂上一层金辉,松林里荡漾着清新的生气。松树林苏醒了,几只黑熊在嬉闹玩耍,为宁静的松树林增添了生息。高大的松树林,分出近景、中景、远景,层次的丰富加强了空间感,展示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俄国风景画大师希施金从生活出发,以写生为基础,为作品灌注了现实情感。据说画中可爱、亲和的大小黑熊是萨维茨基所画。

    意外归来

     1882年 列宾 俄国 160.5×167.5cm 油画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藏

    这幅画表现一位被流放多年的革命者突然回家的瞬间在他家庭所引起的惊愕反应。这是一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室内的摆设和墙上挂的俄国进步诗人舍甫琴科的肖像上,可见画中革命者是信奉民主主义的,他经过多年流放回到家里,以审慎警惕的目光看着家人。这是一位受过折磨但从未屈服的革命家,他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回来,身着囚衣,已精疲力尽了。画中描绘最生动的是两个孩子,男孩的表情由惊奇转而识别出这位毛胡子就是自己的父亲,他那微张的嘴刚要叫出“爸爸”,而小女孩则显出对陌生人惧怕的神情,这个细节表明这位革命者被捕时,在男孩的幼小记忆中还有印象,而小女孩可能还躺在摇篮中,孩子的两种神态生动地表现出两种符合年龄的表情。母亲的神态与儿子对视,瞬间的沉默之后将爆发骨肉相聚的喜悦。画家曾多次修改构图,最终定下的这个画面选择佣人打开房门,流放的革命者刚跨入室内的一刹那场景,由此而展现的一切如一幕戏剧,画中人物和场景的布局产生均衡和呼应的效果,构成一幅严谨有序的自然场面,富有动感。瞬间的沉默和宁静,可见画家对革命者深厚的同情,对社会和人物深刻的理解,画中每一个人物,既具典型性又有鲜明个性。 

    女骑士

     布留洛夫 俄国 1832年 291.5x206cm 布 油彩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 

    女骑士是肖像画最佳典范之一。有力的构图在建筑和风景的背景中展开,画中人通过并不复杂的风俗主题——仿佛某种节日庆典——联系起来。画中人物是乔瓦尼娜与阿玛齐莉娅·帕齐妮姐妹,布留洛夫的好友尤·巴·萨莫依洛娃的养女。在《女骑士》中叙事没有动作显得重要。姐姐生硬地坐在烈马上,但是自己却完全保持镇静。蛮力屈服于脆弱的美——这是浪漫主义最爱的主题之一。女孩的脸蛋理想般地美丽。意大利式的外表在布留洛夫的时代被认为是完美的,画家因此也十分乐意地表现它。颜色精致的闪变与布匹的闪耀——每一个细节仿佛都庄严宣布这幅“全世界最好作品”的华丽光辉。 

    金色的秋天   

    列维坦 俄国 1895年 油画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列维坦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画了一些抒情性作品,杰出的有这幅《金色的秋天》。画家运用潇洒稳健的笔触和色块,高度概括地描绘了俄罗斯金黄色秋天的自然景象。这幅画是一首秋天的颂歌。湛蓝的天空,仿佛活生生的会呼吸似地,天空飘浮着灰白色的云,阳光穿过云朵照耀在同样蓝得发亮的小溪上,田野正在由绿变黄,树叶已全部变成金黄色。

    白桦林  

    阿尔希普.伊凡诺维奇.库茵芝 (1842-1910) 俄国  现收藏于莫斯科特列恰柯夫美术馆

    库茵芝在1880年举办了一次只展出一幅画的展览会,展出的作品是他的名作《第涅伯河上的月夜》,轰动了彼得堡城,每日参观者拥挤不堪。一年后库茵芝又举办了一次只展出独幅作品的展览会, 展出的作品就是下面这幅光影对比极其强烈的《白桦林》,那明亮耀眼的光线,浓烈鲜艳的色彩,比印象派画家还要热烈,套用句雷诺阿的话,那颜色,“响得像一个钟一样”。白桦树不是什么高贵品种,在俄罗斯大片大片到处都是,就像咱们国家北方的白杨一样平常,然而那挺拔秀美,仿佛永无尽头的白桦林却是俄罗斯人的最爱,它寄托着俄罗斯人的情感和记忆,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在人们心中也有着无可替代的魅力。

    第聂伯河上的月夜

     库因芝 俄国 1880年 麻布油画  布 油彩 藏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1880年,库因芝在彼得堡举办了一个非常独特的个人画展,展览会上只陈列一幅作品,就是这幅《第聂伯河上的月夜》。一幅油画就能够开一个美术展览会,这确实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创举。这个史无前例的举动一时间轰动社会,整个圣彼得堡都为之震动,人们都纷纷涌到展览会来,排着长长的队来争相观赏这幅非凡奇妙的夜景画。人们带着无限惊奇的眼光看着这无比熟悉却又相当陌生的景致,发出由衷的赞叹。在一般人的概念中,都已经熟悉了用黄色的或是银白来画月光,但在这幅画中,库因芝却是选用了一种粉绿色来画出月光,看上去似乎不可思议,但在整幅画中这颜色却无比地谐调,又无可替代,第聂伯河静静地躺在深暗色的河床中,闪耀着粼粼的光波,伫立在画前的观众犹如听到了隐隐的涛声,嗅到了蒙蒙的水汽,它犹如一首抒情的诗篇,一下子就慑动了全体观众的心,这正是“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情景。,《第聂伯河上的月夜》一画为库因芝赢得了非凡的荣誉。

    不相称的婚姻

     1862 普基寥夫 (1832-1890)俄国  现藏于特列恰柯夫美术馆

    在这幅作品中,画家体现的是妇女命运的主题。特写式的构图,展示一个结婚场面: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正与一白发老者举行婚礼,神父为他们祝福,新娘低头无奈地默认了悲惨的命运,而成为新郎的老者则一幅傲慢的神情。画家抓住了这一病态的社会现象,用自己的艺术揭露了卑劣的社会交易和对女性的摧残。

    列宾的名画代表作

    【上博新展】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

    2017-11-12 文化上海

      上海博物馆新展“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将于12月14日开幕,12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

      由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本次特展共展出包括克拉姆斯柯依、列宾、列维坦、希施金等多名杰出油画家的代表作在内的68幅油画,通过风景画、肖像画、历史画和风俗画较为全面地展示19-20世纪初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如此大胆甚至被认为“越轨”的想法被学院驳回后,这14名学生与皇家美术学院决裂,成立了“彼得堡自由美术家协会”。他们打破美术展览只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展览的旧格局,在各大城市巡回展览画作,因此得名“巡回展览画派”。

      20世纪50年代,中国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政策,一方面将优秀的年轻画家送至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留学,一方面邀请梅尔尼科夫、马克西莫夫来华开设“油画训练班”和“雕塑训练班”。它用饱含情感的笔触,教会中国的艺术家们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如何用油画的形式展现眼中的世界、表达内心的情感。

      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馆藏俄罗斯民族艺术珍品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特列恰科夫肖像》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4–1930)

    1901 年  布面油画  111×134 厘米

    脱胎于学院传统的自由艺术

      在本次展览中,“学院派”部分将帮助观众了解到若干代表画家和拥护者。他们一般都是俄国贵族阶层的代表,与皇室交谊笃深,或其本人就是皇室成员。他们的作品总是规避生活中的不完美,主要被用来装饰宫墙府邸或作为珍藏。

    《亚历山德拉·捷利舍车娃肖像》伊万·柯兹米克·马卡洛夫(1822–1897)

    1865 年  布面油画  89.3×71.2 厘米(椭圆形)

      但是,此类作品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与规则,年轻的艺术家们反对的正是这种使艺术创作沦为日常苦役的标准。巡回展览画派的艺术家们虽然在皇家美术学院接受了“学院派”模式的美术教育,但在筹备首届独立展览之际就已经明确与官方学院派划清了界限。

    《棚内的排演》列昂尼德·伊万诺维奇·索罗马特金(1837–1883)

    1867 年  布面油画  51×81.5 厘米

    面对自然风景时的 情怀抒发

      风景画在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与“学院派”基于想象所创作的风景画不同,巡回展览画派鼓励画家们走出去观察田野和乡村,从故乡真实的自然风光中获得创作灵感。

      在本次展览中,“自然与情怀”版块的风景画将有助于观众领略到俄国本土风光之美,从而更深入地体会民众生活的真实面貌。

      瓦西里耶夫在《融雪》一作中表达出特殊的情感,观众可以从画面中感受到画家真切的伤感、苦痛与坚忍。

    《融雪费多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瓦西里耶夫(1850–1873)

    1871 年  布面油画  53.5×107 厘米

      萨夫拉索夫在《黑麦田》中则以庄严而充满诗意的笔调描绘了一片广袤的土地。整幅图景充满着一种自由呼吸、崇尚自然的情感基调。但与此同时,起伏的麦田和积聚的乌云又传递出一种紧张和焦虑感。

    《黑麦田》阿列克谢·康德拉特耶维奇·萨夫拉索夫(1830–1897)

    1881  年布面油画  46.6×64.5 厘米

      画家们从生活的真实中发现美,用充满情感的诗意描绘出自己眼中的祖国山河,将人类情感与“自然界的神圣之美”融合在了一起。

    不同面孔下的个性心理

      巡回展览画派在肖像画领域成就斐然,诞生了许多著名的肖像画,如《无名女郎》、《护林员》、《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肖像》、《列夫·托尔斯泰肖像》等。

      巡回展览画派的肖像画涵盖了俄国知识分子的各个阶层,如作家、音乐家、科学家、思想家等。19世纪60年代是俄罗斯文学艺术的“曙光期”,诞生了以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音乐家和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思想家。这些关心现实生活、心系百姓的艺术家们敲开了俄罗斯传统艺术的坚壳。油画家们在刻画这些人物形象时,往往有着深刻的思想共鸣。

    《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肖像》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4–1930)

    1874 年  布面油画  116.5×89 厘米

      除了“国家精英”,巡回展览画派的艺术家们还刻画了一批普通人的形象。对于“巡回画派”的画家们而言,他们不仅需要理解模特,更需要在画作中向有效地传达出画家们的个人理解。

    《护林员》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1837–1887)

    1874 年  布面油画  84×62 厘米

    《无名女郎》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1837–1887)

    1883 年  布面油画  75.5×99 厘米

      本次展览还包括数幅孩童肖像。画家通过这些肖像,构建出一个充满友好、关爱和怜爱的情感世界。

    “人物合唱”中的风俗民情

      在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中,风俗画的地位至关重要。

      本次来展的风俗画包含众多群像类作品,仿佛“人物的合唱”,它们生动地刻画了人民大众真实的生活和真挚的情感。画家通过对生活各方面的细致描绘,展现了19世纪最原汁原味的俄国生活图景。每位画家对历史有着不同的思考,于是他们笔下的历史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历史的真实”而并非简单的“真实的历史”。

    《最后的晚餐》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盖依(1831–1894)

    1866 年  布面油画  66.5×89.6 厘米

    《雪橇上的女贵族莫洛佐娃》瓦西里·伊万诺维奇·苏里科夫(1848–1916)

    1886 年  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女贵族莫洛佐娃》(1881-1887)的习作

    布面油画  76.2×103 厘米

    积极探索下的新发展

      老一辈的画家将真实生活的美深深地融入到巡回展览画派的血脉中,年轻一代的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笔触和色彩的运用,并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他们积极创新绘画语言,其艺术充满着创意。他们往往拥有更纯熟的笔法和更强的塑造力,力求运用新的艺术方式来发现生命中的积极一面,表达生命之乐。其画作的色彩更趋明亮丰富,笔法也更为开放自由。

      阿尔希波夫的《奥卡河上》充满了阳光和空气,涅斯捷罗夫的风景画《伏尔加河边的牧羊人》则充满着动感和音律之美。作品虽然诞生于艰难时代,但它却充满着对战胜艰险的期许和希望。

    《奥卡河上》阿布拉姆·叶菲莫维奇·阿尔希波夫(1862–1930)

    1889年  布面油画  41.6×77.8厘米

    《伏尔加河边的牧羊人》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涅斯捷罗夫(1862–1942)

    1922 年  布面油画  66.5×90.5 厘米

    视听结合的全面展现

      除了油画作品之外,视听专室内播放的影音作品也将是本次特展的一大看点。

    “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将采取视听结合的方式带领观众走进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艺术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上博观俄罗斯画展2018-01-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wl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