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馆 | 甘肃,别藏了!

国馆 | 甘肃,别藏了!

作者: 国馆 | 来源:发表于2021-04-25 14:12 被阅读0次
图| @流浪西部ZERO

浩浩荡荡的黄河水,携着西北的风沙,一头连着历史,一头奔向远方。

甘肃,一个在“夹缝”中求生的省份。

为什么说是“夹缝”呢?看下这张图你就懂了。

图| 网络

中国有四大高原,其中三个都在甘肃边上。

得亏云贵高原离得远,否则怕是得被四大高原包了饺子。

远离海洋,又被高原包围,南边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过不来,以至于包括河西走廊在内的整个大西北都变成了干旱半干旱地区。

于是乎,茫茫沙漠与戈壁,就这样一个个形成了。

也正是因为河西走廊的印象太过深入人心,一提起甘肃,很多人脑海里总离不开戈壁、沙漠与骆驼这“西北三部曲”。

图| 网络

一位网友就曾吐槽:

我家是甘肃的,到外地上学,有室友问我,你们那是不是都骑骆驼上学?

然后我一本正经地告诉他:“路上累死了三匹骆驼,于是我家破产,去住了窑洞。”

最后他竟然信了。

可事实上,甘肃远不止如此。

图| 网络

夹缝求生的甘肃,是中国唯一跨越了四大地理分区的省份。

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甘肃通通都有份。

图| 网络

所以,不要一提到甘肃就想到西北,否则陇南人民会亲切地告诉你:俺是正经南方银儿!

除此之外,甘肃还囊括了中国四大干湿分区,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是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区,是四大温度带交汇区……

如此种种交汇,造就了甘肃无比丰富的多元景观。被誉为“旅行圣经”的《孤独星球》杂志公布的亚洲最佳旅行地,排名第一的,就是甘肃。

◆它既有广袤无垠的沙漠,也有草木葱茏的绿洲;既有巍峨耸立的冰川,也有幽深陡峭的峡谷;既有鬼斧神工的丹霞和雅丹地貌,也有鳞次栉比的万亩梯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图| @流浪西部ZERO

◆也可以领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盛景;

图| 扎尕那(甘南迭部)

◆更可以品味“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风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除了海,甘肃什么都有了。

陇南山地,重峦叠嶂,植被丰厚;甘南高原,草场辽阔,水草丰美;祁连山脉的冰川融水,也让河西走廊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戈壁绿洲”……

沙漠、绿洲、冰川、草原、戈壁、森林……大自然的万种风情,在这里得到了尽情泼洒。

难怪有人说:走完甘肃,你就走遍了五分之四的中国。

说甘肃荒凉,未免太过局限。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也该是“有料”。

甘肃的地理景观很有料,甘肃的人文风貌更有料。

中国56个民族,甘肃就有55个,只差一个主要分布在西藏的珞巴族。

加上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入的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等域外文明,与兼容并蓄的华夏文明在此交融、碰撞,造就了甘肃别有风情的人文色彩。

在甘南、临夏这两个自治州,有着独具韵味的少数民族建筑。

◆比如被誉为“世界藏学府”的拉卜楞寺,是世界上藏学体系最完整的藏传佛教寺院,是最为纯净的佛国天堂。

图| 拉卜楞寺

◆还有“伊斯兰教圣地”临夏清真寺,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穆斯林教徒前去拜访。

图| 临夏清真寺

◆以及其他风情各异的少数民族特色民居。

图|临夏清真寺甘肃庆阳一民居

而且,别看甘肃深居内陆,人家其实也是个边境省份。

一个甘肃,就是大半个中国的缩影。

一个又一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下了根,共同构成了今日的“甘肃人民”。

甘肃人民爱吃面,举世皆知;一碗兰州牛肉面,驰名天下。

如《舌尖上的中国》所说:甘肃人的早晨,从一碗牛肉面开始。

每一个甘肃人,骨子里都是“干面人”。

◆陇东地区,以庆阳的饸饹面、花馍,平凉的凉粉、搅团为代表;

图|庆阳饸饹面

◆陇中地区,则以兰州牛肉面、天水的浆水面、白银的水川长面为代表;

图|兰州牛肉面

◆到了河西走廊一带,更是“面面俱到”,无所不有:驴肉黄面、臊子面、拉条子、窝窝面、油泼面、炸酱面、干拌面、青稞面、黑面、凉面……堪称世界面食宝典!

图|张掖拉条子

吃面食、唱秦腔,老甘肃人的生活,朴实而不失豪迈,平淡而不失热烈。

秦腔的“秦”,来源于秦国,指今天的甘肃天水和陕西宝鸡一带。

两千多年前,秦人先祖就是在甘肃天水牧马练军,并以这里为起点,走上了统一中国的伟大道路。

可以说,没有甘肃,就没有今日之中国。

身处三大高原夹缝之中,甘肃也只好沿着这条“夹缝”,努力伸长。

网上有个段子,一个新疆的学生在西安上学,放假回家跟家里通电话:“已经上车了,快到甘肃了。”

第一天晚上:“已经到甘肃了。”

第二天早上:“还在甘肃呢,不着急。”

第二天早上:“不要那么急,还在甘肃呢。”

第三天早上:“给我去买烤馕,刚刚出甘肃了。”

第三天中午:“妈,开门,我回来了!”

甘肃真的很长,长到向东到达海边,向北向南出了国境,向西却还没出省。

倘若以庆阳为起点,向东940余公里即可到达渤海,到达黄海也只需1050余公里,但到本省内的敦煌,却需要1260余公里……

甘肃的地形很长,甘肃的历史更长。

上古神话里的女娲、伏羲、黄帝,都是甘肃天水出身;推翻了商朝的周武王,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开创了大唐盛世的唐太宗,也都是甘肃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甘肃人,才是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2000多年前,张骞徒步凿空西域,一路走到了阿富汗,助汉武帝在甘肃建立起大汉王朝的西大门,也让河西走廊,成为了串联起西域内外的文化桥梁。

世界各地的文化,自此真正开始进入中国。

一条河西走廊,让世界开始了解中国,也让中国看到了世界。

于是,才有了敦煌,才有了莫高窟。

图|敦煌莫高窟

甘肃的历史,很长,也很厚。

作为中原王朝的一道门户,甘肃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片土地上,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传奇与热血。

●蒙恬在这里大败匈奴,修筑长城;

●霍去病在这里三击匈奴,封狼居胥;

●左宗棠在这里抬棺出征,收复新疆……

这片狭长的土地上,藏着中国人最硬的骨气与精神。

图|霍去病

《全唐诗》收录的2000多首边塞诗中,1500多首都与甘肃有关,统治了今天中小学生的语文课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玉门关、嘉峪关、张掖、酒泉、武威、平凉、定西……

这一个个金戈铁马的名字,背后都是沉甸甸的历史,诉说着甘肃过往的辉煌与功绩。

图|玉门关

西北的风,拂过黄河的水;大漠的沙,连着阴山的月。

今天的甘肃,已然是中国人最后的江湖,是西北民谣的精神故乡。

陌生的人,请给我一支兰州。

——宋冬野《董小姐》

西北的街巷,不欺负歇脚的旅人。

——陈小虎《兰州故事》

流浪的人不停地唱,唱着我的《黄河谣》。

——野孩子乐队《黄河谣》

这些歌声,不知抚慰过多少失意的旅人?

生于斯、长于斯的甘肃人啊,沿袭着这片土地的坚韧与内敛,更不失热情与温暖。

甘肃,穿过那些粗砺的岁月,在沧桑之中,沉淀出了所有的美好与浪漫。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敦煌飞天,驼铃声响。

浩浩荡荡的黄河水,携着西北的风沙,一头连着历史,一头奔向远方。

两千年前,人们在敦煌莫高窟里画着神女飞天;两千年后,甘肃的征途早已是星辰大海。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2003年,杨利伟在酒泉被送上太空。

甘肃的飞天梦,照进了现实。

图|敦煌沸腾壁画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

甘肃,低调了太久太久,以至于很多人记得兰州,记得敦煌,偏偏记不起甘肃。

甘肃确实没啥名气,甘肃也确实没啥特别,也就只有一件国宝级文物“马踏飞燕”,一座东风航天城,一条丝绸之路,一个大牧区,一座大金矿;

还有中国第一口油井,全国产量第一的土豆,一套全国最完整的四库全书,出了本中国最出名的文摘杂志,顺便给央视送去了十几个主持人(水均益、李修平、裴新华、和佳等)……

图|马踏飞燕

从陇东、陇中黄土高原的悠久历史,到河西走廊的辉煌人文;

从陇南山地的层峦叠嶂,到甘南高原的壮阔清丽;

从“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到“天下黄河第一弯”玛曲;

从举世瞩目的莫高窟,到日渐崛起的金城兰州……

这里,也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刚好有着世界上最厚重的历史、最灿烂的文化。

这里,是甘肃。

参考资料:

纪录片《河西走廊》

谁最中国《喂,我是甘肅》

星球研究所《甘肃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

《中国国家地理》甘肃篇(上、下)

文章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馆 | 甘肃,别藏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yd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