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笑话里的哲学

笑话里的哲学

作者: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 来源:发表于2022-06-24 06:12 被阅读0次

    哲学是所有学问的源头,也是所有学问的集大成者,懂点哲学是读书人称其为读书人的门槛。

    同时在不少人的认知中,哲学又有点高深,单纯的去啃读一本大部头的哲学书似乎有不小的难度。

    恰好,复旦大学徐英瑾教授不止是这领域里的专家中的天花板,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讲哲学类知识总能深入浅出又接地气儿,近期我听他解读了不少书。比如《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经验的疆界》《我们如何思维》《明智行动的艺术》《非理性的人》《沉思录》《大问题》等,确实获益匪浅。

    本周上线的一本《柏拉图与鸭嘴兽一起去酒吧》,单看书名,就觉得风牛马不相及,又有点儿出人意料。

    打开一听,还真让人捧腹大笑。姑且采撷其中的两三则和诸君共享:

    一,选择遗憾

    有一位年轻的哲学家遇到了上帝,上帝看着他说:“你一脸愁容,我该怎么帮助你呢?”
    年轻人说:“我把我的困难都说一遍,您看,我既不聪明,也不帅,也没钱,您看着办吧。”
    上帝说:“我很同情你,但是我如果帮你太多的话,对其他的人就不公平了。你现在有三个弱点:第一,智商有问题;第二,颜值有问题;第三,存款有问题,我帮你解决三个问题当中的一个,请你选吧。”
    这小伙子想了想:“我是个哲学家,您给我智慧吧!”
    上帝说:“好,我给你智慧。”
    打了一个雷之后,这个老师就出现在了大学的讲堂上,他做出一种沉思者的样子,在讲堂上两个小时,一动不动,一个同学跑过去问:“老师,据说你是我们这儿最聪明的哲学老师,在过去的两个小时里面,你在思考什么深刻的人生问题呢?”
    然后老师缓缓地抬头:“我在想的深刻的问题就是,两个小时之前,我为什么不叫上帝给我钱呢?”

    瞧,这是个笑话,也是一则故事,但故事当中是最有力度、最有张力的。

    因为故事中蕴含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高深智慧,这不就是一种选择遗憾吗?选A了你向往,B选B了你又向往A,有点儿张爱玲的白月光与白米粒、朱砂痣与蚊子血的“选择遗憾”。

    原来,连所谓的最有智慧的哲学家,也免不了俗,也一样,这山望着那山高,骨子里也有得陇望蜀的劣根性。

    无外乎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能被选入中学教材,可不就是一种人生隐喻么?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因此走出了这迥异的旅途。

    还说回这个哲学笑话,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想明白的话,你会觉得怎么选都会陷入遗憾,也就是说,你如果在两个小时之前,向上帝要求选择颜值的话,那么你就会思考,为什么我没有得到智慧呢?如果你选择了钱,恐怕你也总有一天会后悔,因为拿到这笔钱以后,你有可能会到拉斯维加斯豪赌,结果这些钱一夜之间输光,上帝不会给你第二笔钱,这时候你觉得还是智慧更好,所以你怎么选都会遗憾,对于这一点的认识本身,就是哲学的成就。

    所以这里面所揭示出了一个更深的生存论困境,就是个体有限的能力和个体所能够触及的选项的有限性,与个体欲望的无限性之间是有着巨大张力的。

    说的更通俗一点,那就是有限与无限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

    不敢再往深处挖了,越挖越高深,越玄乎,就越哲学了。

    二,循环论证

    再来听一则故事:

    在美国有一些印第安人保留地,秋天到了,保留地的印第安人就问他们的新酋长,这个冬天是不是会很冷?但这位新酋长太年轻了,缺乏在山里面生活的经验,所以不是很清楚今年的冬天是冷还是暖,但他想还是保险起见,就打赌今年比较冷,多搜集点木材总没错,万一不冷的话,后面一年还能用,于是大家就听了他的命令,去搜集了很多木材。
    搜集了几周以后,酋长需要思考一下木材是不是搜集够了,于是他就致电气象局:“站在气象局的立场上,你们认为今年的冬天会不会很冷?”
    气象局说:“我认为今年的冬天会极为寒冷。”
    听完以后酋长心想我太保守了,就把所有部落里的人找过来了,继续搜集木材。
    又过了几周,酋长再打一次电话给气象局,他再问气象局:“今年的冬天会不会很冷呢?”
    气象局说:“我们前面的估计恐怕还太保守了,现在的估计是,这可能是美国最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酋长说:“怎么一次比一次说得严重,你有什么凭据能够证明这一点呢?”
    气象局说:“我们的凭据是,根据我们的观察,附近印第安保留地的印第安人正在疯狂地囤积木头。”

    我想你应该跟我一样,读到最后,越发的忍俊不禁。

    仔细想想,又觉得极有深意,似乎我们身边也有不少类似的版本。

    这不就是一个循环论证的怪圈吗?

    就像网络信息时代,一个又一个的键盘侠们胡喷乱喷得不亦乐乎又不过脑子,一旦去追根究源就会陷入循环论证的怪圈。

    因此,要想在生活中保持足够的客观、冷静和理智,确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也是一种稀缺资源。

    动辄脑子发热,被人牵着鼻子走,可能就是你我的常态化状态。

    所以不能太自以为是,我们也许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聪明。

    三,权威不靠谱

    越听越觉得讲故事好有趣:

    有一个男子走进了宠物店要去看看鹦鹉的价格,店主给他看了两只漂亮的鹦鹉,说:“先生这只鹦鹉五千美元,那只一万美元。”

    “这只五千美元,它能干什么?”

    “它有一个小小的技能,能唱出莫扎特写的所有的咏叹调。”

    “这叫小小的技能啊?另外一只呢?”

    “另外一只一万美元,它可以把瓦格纳的整部《尼伯龙根的指环》默唱出来,所以它就更贵一点。”

    “这两只我都不买,太贵了。还有第三只,这只也挺漂亮的。标价是多少?”

    “三万美元。先生,你恐怕买不起。”

    “等一下,我买不起,但我想长长知识,前面两只鹦鹉已经很牛了,三万美元一只的鹦鹉有什么技能呢?”

    “另外两只鹦鹉见到它的时候会不停地喊‘权威!权威!权威!’”

    读完这则笑话意味很深的故事,我就想起了“专家”这个词,有人把“专家”解读为乱拍砖的家伙。

    呵呵,原来不止是专家不靠谱,权威也一样的。

    不要以为小孩儿才需要读童话,其实好多童话是写给成年人的。

    但成年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笑话就担起了这个责任。

    哲学家是所有做学问的人中最精明的、最高深的群体。

    这本书的两位美国人就用一个个笑到喷饭的哲学段子,阐释那些深奥难懂的哲学概念: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真理?什么是逻辑?

    让你轻松一笑,越过哲学门槛,发现哲学原来可以如此简单、轻松、有乐趣!

    常读常新,常读常得。

    读书可以增长智慧,读书更能点亮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笑话里的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ymvrtx.html